上黑路印象

  

十三陵陵墙     应业摄于上口村

    十三陵北部呈V字型向北伸出两条公路,一条向东北方向去黑山寨、怀柔,一条去西北方向的上口、延庆。黑山寨和上口之间有一条6公里的柏油路把两条公路连接起来,这就是上黑路。

   10年前曾经一个人探过此路,那时还是土路,记得冬季夕阳下山谷中的那种寂静。后来夏天也来过,记住了采矿的轰鸣和让我搭车小伙子的热情。几年前和朋友自驾走过分水岭村,知道柏油路已铺完全程。这次是和几个户外朋友从长陵走8公里到黑山寨,再沿上黑路去上口,全程15公里。

     7人10时许离开长陵,沿公路缓慢上行北去。约3公里,到老君堂。老君堂曾经是进入十三陵的一道关口,但是今天在公路上看不到当年关城和陵区界墙的痕迹。继续北行,公路开始盘山爬升。我们离开公路,沿山谷中的小路上行。经过沙岭村不久,上到垭口,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北望群山如海,海拔千米左右的老黑山突兀而立,黑山寨的村落就在老黑山脚下。 沿公路下行不远,到达上黑路起点处。完成了上午8公里的任务,队伍在这里休息、吃饭。吃饭时惊奇的发现,南边不远处的大秦铁路不但运输繁忙,而且列车出奇的长。数一数,竟然数到了90节,刚露出一节机车,以为是后面推的,没想到它的后面马上又是八九十节。算来整列车几乎有200节,晕。后来查资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这几十年黑山寨的板栗出口日本也与此有关。

     下午行走上黒路。3公里左右,到达分水岭村。分水岭村很大,有上百户人家。村子坐落在海拔400米左右的小山上,上黒路弯延起伏穿村而过。队伍在这里和乡亲们交谈、拍照,看到了久违的驴拉磨、和老乡们进行了交易—柿子4毛一斤、板栗一斤8元。听说这一带出产过黄金,近年已停止开采。

     离开分水岭村,开始下行,公路再次从大秦铁路下面穿过。约3公里,和昌赤路会合。昌赤路在上口村东侧沿河边在山脚下饶了一个弯,我们过桥走弓弦直接进入上口村。上口村是进入十三陵陵区的另一个关口亦称灰岭口,在村子看到了一段尚存的陵墙。陵墙约长百米,形制与长城相同。陵墙下立有一碑,上书灰岭口三字。

      上口村有昌平55路公交车,听说一天中有几次也到分水岭。

    

   

   

一直走发表于2012-11-20 20:55  
分享到 
赞过
(1894次阅读/14个评论/8人赞过)
    一直走
    谢谢满画楼。
    一直走
    谢谢老二毛。
    一直走
    谢谢惠然而来。
    一直走
    谢谢西城。
    一直走
    谢谢紫气东来。
    一直走
    谢谢数独行。
    惠然而来
    老师: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轨铁路,用于大同煤炭送往秦皇岛,同时兴建秦皇岛煤码头,上船运往沿海各省。前门的铁道博物馆对此有重点介绍,包括轨道、道岔(重轨)、车厢(重轴)、机车之间的相互通信联系等一整套技术,去柳沟的路有一段与大秦交错,也碰上过这长长的列车。
      多谢多谢,有机会去前面看看。啤酒
      我们是同学。握手
    清境
    上周因为想去沙岭摘酸枣,结果误入沙岭村那条沟里的一条山路,结果一直摸到了黑山寨。因为关注过老师的这次活动,所以在路上就联想到了老师写的这篇游记。呲牙
    苹果姐
    强继续关注
      抱歉刚写完,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