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佛母洞圣迹,感念人世间大恩

五台山以其雄奇秀丽的景色和佛教圣地人文积淀吸引着八方游人信众,爱好户外的驴友,也把五台穿越作为经典线路,号称“大朝台”。心里充满着敬仰。

在五座颠如平台的五座山峰间,有许多峭崖、怪石和奇洞,被誉为“中华第一奇洞”佛母洞就是典型的代表。为了各位驴友在“大朝台”时更多的关注和朝拜这一圣迹,我在这里将我看到的佛母洞详细介绍一下,与大家分享。

美丽的锦绣峰南台东南麓,在巍峨挺秀的山崖间,镶嵌着一个举世奇绝的天岩岩洞——佛母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个岩洞雕塑的极富神奇色彩,长期被佛徒信众奉为圣迹,是五台山一处名声远播的自然奇观。


佛母洞也称千佛洞,佛家说是孕育佛子的一处圣迹。传说在明朝嘉靖末年,有一名叫道方的僧人,从南台而下夜游至此,看见洞口万点神光中有千佛从洞中出出进进。佛母洞由此建寺,亦名千佛洞,至今已有
500多年的历史了。

佛母洞分内洞外洞,外洞较大,高有三米,宽有一米,由外而内渐渐收缩,尽头洞壁有一个小口通向内洞。要入内洞,需从这个直径40公分左右的小口爬进去。这个略显扁圆的石孔,斜向上通入内洞,刚好能容一人爬入。

佛母洞的内洞构造十分奇特。上部垂挂而下的钟乳石酷似人体垂挂的心肝五脏。洞口洞壁不规则的钟乳石流,极似人体的肌肉粘膜。在洞右下方,微红且透明的肌肉粘膜包裹的,又恍如一根肋骨。洞壁色泽斑驳,肉质肌理清晰可辨。整个内洞仿佛一个母腹,人在这里往往从心底生出一种情感,不由想起母爱恩育的亲情。

然而,在佛家说来,他们又对这个洞穴的认识却远远不止于此。佛教认为,佛母就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她为印度天臂城主善觉王的女儿,迦毗罗王国净饭王的夫人。他在人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怀孕和诞生释迦牟尼佛。佛传故事中说,摩耶夫人一次在睡觉时梦见有位菩萨乘一头白象从右肋入身,因而怀孕。怀胎10月后又自右肋诞生下释迦牟尼佛。她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以后第7天去世,上升到忉利天宫。释迦牟尼佛得道后,感念母恩,曾到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使摩耶夫人成就了圣果。佛母洞内壁上右侧酷似肋骨的突起印痕和它旁边的洞口浑然一体,与释迦牟尼佛右肋而生的说法,真可谓天工巧成。故而佛母洞成为僧侣特别崇奉的一处圣迹。

朝圣者把进佛母洞称为佛母投胎,出洞称作佛母重生。佛家说在佛母洞投胎就可以得到佛母的恩赐,获得智慧,托却凡胎俗骨,洗净往西罪过,获得新生。有佛母的恩育和加持,种种利益不可尽言。如果在钻佛母洞的时候许个心愿,只要切合实际,加上自身的努力,配合佛母的加持,其愿望定会实现。入洞出洞是一种神圣的佛教仪式,也是一种充满妙趣的新生体验。乍看起来,佛母洞内洞口十分狭小,成年人是无法钻进钻出的。实际上,无论大小胖瘦皆能遂其所愿(但我因当时患肩周炎确实没进去)。钻洞时,双臂举直,紧贴头部两侧,身体半侧,头、手先进,随后蹬地的双腿发力,同时腰部竭力蠕动前伸,当伸直的双臂双手够著入口边沿时,胳膊肘抵著洞壁往开撑,拉著身躯蠕动前伸,便入得洞内。出洞时,取同样的姿势,头、手先出,身体半侧,由於洞口是斜下的,靠腰腹部蠕动爬伸,就能顺利出得洞外。

大自然的微妙造化,是这个天然岩洞,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八方游人。不少游人信众,往往千里迢迢,争相来此探访。体验父母恩育。这里这里青山叠影,万翠千碧,景色旖旎可人。每到春天一场春雨过后,高山沟谷中林木就翻出了新绿,崖畔的桃花杏花就挣着捧出一片片美艳来;夏日来临,各种山花漫山遍野的开放,湛蓝的天空,白云闲渡,鲜洁的空气把人的心也洗的污尘不染;待到秋日,红红艳似火的乔灌织满山林,撩拨得人心儿透醉;冬日的五台山庄严典雅,佛母洞的冬天也愈加悠然宁静。佛母洞恰如在这自然山水画卷中。

子山下停车场至佛母洞寺院,全程一公里多,有台阶1580步。如果五台连台穿越,自南台而下,这里则是必经之路。体验重生的历程,感受母亲生育的艰辛,理应生起对父母的孝养之心。佛言:“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


带你去转山发表于2012-11-14 15:31  
分享到 
赞过
(1974次阅读/6个评论/6人赞过)
    良知行

    微笑时间要计划好,我上次在门口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还在外面的铁栏杆转悠,要赶公交车,就不得不下山了。

     

    一个很祥和的地方抱拳

    漫步云端
    我从南台到佛母洞只取了一瓢饮,没得洞中过,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渊源来历,只记得当时佛母洞造访人次众多,据说很多都是很早都过来排队的,体验重生留在下次五台穿越时吧!

      嗯 娶佛母处重生吧,获得佛母加持,你会更快乐。

    花谢
    转山大哥去大五了?
    熊猫汤圆
    沙发。

    孝养之心,感觉自从取消儒家教育后,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缺失。

      是啊,弊病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