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户外活动---雨中香山行
雨中香山行
一直期盼一次雪中爬香山的经历。
脚下踏雪,空中雪花飘飞,行走在寂静的山林间,人与雪融为一体,人在山林间,也是山的一部分,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我的期盼。
从周一开始关注一周天气预报,周五雨夹雪,周六中雪转阴,雪中登山的愿望似乎触手可及。
公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享受雪中爬山的快乐并不一定要以自虐为代价,必要的装备可以在享受户外时避免雪中湿冷的折磨。周二买了专业级防水的登山鞋,周三开始预定雪镜、雪套和抓绒飞虎帽,周五前所有的装备都备齐了。
周五早上更新的天气预报显示,周六雨转雨夹雪。周五中午更新的天气预报显示周六小到雨,周日小雪。到了下午,更新的天气预报显示周六小到中雨转阴,周日晴。周六早晨天气预报显示小到中雨,0-6度,彻底打消了我雪中爬山的希望。
早上九点,吃完热腾腾的早餐,还是按照计划驱车前往香山。
路上雾蒙蒙的,能见度不足50米,到了香山附近,看到一路上有不少人身穿冲锋衣、背着登山包在小雨中向香山进发。看到这些没有预约的同盟军,心中很受鼓舞,感受户外登山散发的巨大魅力,多少人放弃周末呆在温暖的避风港,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奔赴香山投入户外。
停好车,穿上雨衣带好手套,十点钟,开始向好汉坡前行。
路比平时湿滑许多,小雨菲菲,清新的空气洗涤着在室内呆了一周的污浊,身心经历着洗练。
由于是向上爬行,有一定的强度,出门时按照天气穿了抓绒衣和冲锋衣,外边有穿了雨衣,刚出行没多久就开始出汗,冲锋衣和雨衣的双重防护使汗气无法排出,刚到山脚下,就感觉到内衣汗湿了。脱掉冲锋衣,抓绒衣和雨衣在初冬的季节向上爬行刚刚合适。
一路上,爬山的人比平时晴朗的天气少多了。但是时不时地,还能遇到风雨无阻的山行人。
路面湿滑,为防止摔倒,一开始就用上登山杖。窄窄的山路两旁,不少树枝被上周末的大雪压折了,低低地垂在路上,稍不留神,头就碰了上去。不敢分心,专心地盯着路面小心向上爬行。到了陡峭的山石那段路,登山杖不能使用了,石头被雨水浸的湿透,只好手脚并用向上爬,这时雨势渐大,更加增加了难度,一会儿手套也湿透了,沾上不少泥土。
一路有惊无险,终于用和平时一样的时间爬到好汉坡。
右转向上往老望京行进。快到望京前途径最高处,雾气越来越重,能见度不足15米,路旁还有积雪,突然发现,原来的中雨在这里是雨夹雪。在从好汉坡到老望京短短的路途中,竟然遇到迎面遇到四五拨人相向而行。雨中的香山丝毫也不寂寞。
经过老望京后,就是沿防火道一路向下行进的路程了,重新穿上冲锋衣保暖,带好护膝,沿着防火道向四棵树前进。
雨中漫步香山,多了些闲适的心情,少了些健走的匆忙。刚开始山路重雾弥漫,不时从某个山坳里,可以看到雾气蒸腾的景象,如在仙境。
越往下走,雾气逐渐消散,路两旁金黄的银杏树和深红的枫叶不时映入眼帘,夹杂在浓绿的松树间,在薄雾背景的衬托下像是一副重彩浓墨的水彩画。
从四棵树向植物园,从防火道转入向下的山路,重新启用登山杖,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不小心踩到光滑的石头上,差点滑到。避开平整的石头,踩着石缝增加摩擦,下午两点半到达植物园。
沿着植物园大道,一边闲聊一边往下走,突然路面向上走到一个圆月门前,多次从植物园返回但从来没有走过这条路。从原路返回,找寻平时常走的那条路。到了岔路口,意识到迷路是怎么发生的,原来在不经意间向左拐了,向下才是以前常走的老路。
下午三点,走出植物园,开始返回温暖的家。
虽然没能如愿踏雪香山行,雨中的香山漫步也有不同寻常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