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穿越十三陵,2012年11月3日
天公不作美,也许也是一种考验,一个星期前定下来要在周六穿越十三陵,可周一到周五的天气都是晴的,唯有六日是雨加雪。但是,我们有一种执念:风雨不误。所以,每天群里都有人在问,还去不去,得到的回复都是同一个。
领队:快乐的小白~
队伍:北山客
先来一张合照吧~
早八点,德胜门集合,此时天只是阴。“包”了个345快车起点坐到终点。之所以用“包”,是因为我们一共38个人,这个车就满了.......终点后,换车,至七孔桥,十点一刻。开始徒步。
第一站:德陵,10:40分到达。德陵为熹宗朱由校之墓,年号天启,在位8年,任用宦官魏忠贤。
德陵前有一座无字碑,这个碑是朱由校为前两位帝王所立,因前两位无业绩,且二帝逝世间隔仅一月,故合而立之无字碑。
第二站:永陵,11:26到达。世宗朱厚璁之墓,年号嘉靖,在位46年。前期有作为,后期昏庸。
第三站:景陵,11:53到达。宣宗朱瞻基之墓,年号宣德,在位11年,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皇帝,在写朱棣的传记里都会提到这一位,他是朱棣的长孙,有野史说,朱棣之所以把皇位传给其长子朱高炽是朱棣喜欢长孙朱瞻基。不过,史上朱棣的确格外喜欢朱瞻基,其中除了朱瞻基聪慧,懂事,孝顺,还因其母张氏是一位有见识,有贤德,同时有智慧有心机的女性。
不过,也许是因为景陵未对外开放的原因,较为衰败。感觉像是长期无人打理。
第四站:长陵,12:07到达。长陵已对外开放,为成祖朱棣之墓,年号永乐,在位23年。关于朱棣的文献还有小说野史,是相当的多,我总觉得每看一本明朝的书都会有大篇幅朱棣在位前及在位时的介绍。最重要的几点,一,从朱允文手中夺权(有人说是被迫反抗,朱允文在朱元璋过世时不许叔叔们回京拜祭,并因害怕叔叔夺权,于是逐步瓦解各位叔叔手中的权利,削番。逼死亲叔,迫使朱棣造反;还有人说,朱允文对叔叔们好极了,不热衷于朝政,朱棣野心勃勃,篡位夺权);二,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开展海上贸易,开市,清理倭寇和海盗,另一方面,传言说朱允文逃至日本,命郑和默默寻找并带回);三,永乐大典(第一才子解缙主笔);四,迁都北京。
(唉,这开放的陵墓和没开放的就是不一样,连这个铭牌都这么新.........)
第五站:献陵,12:32到达。仁宗朱高炽之墓,年号洪熙,就是朱棣的长子,朱瞻基的爹,在位一年。生性温和,但身患疾病,很胖很胖,行动不便,因其身体之差,再加上其弟汉王朱高熙性情直爽,武将体魄,朱棣认为汉王更有其父之风范,曾动过撤掉朱高炽太子之位的念头。但,不得不说,朱高炽有一个好母亲,有一个好老婆,还有一个好儿子啊!!!再加上朱高炽的性情真的非常好,朝廷里的文官多倾向于朱高炽,而武官倾向于朱高熙,文官们厉害啊,一个局一个局的布啊,朱高熙还真的有点跋扈,总觉得老爹喜欢自己,于是高调行事,两次造反欲夺位,最后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赐死。朱高炽仅在位一年,但却很得人心,缓和了当时很多社会矛盾,政治清明,也是难得的一位君主。朱高炽和朱瞻基在位时史称仁宣之治。
第六站:庆陵,12:40到达。光宗朱常洛之墓,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坚决不是一个好皇帝,荒淫无度,即位当天应该是过于高兴,就病倒了,一个月就死掉了,无字碑的主人之一。
我就不明白了,这个皇帝就在位一个月,怎么墓地还这么大呢?虽然很败落,但是院子也太大了点吧!!!
(中午野餐,树下,面包,水,肠,看到有人带了气罐,我这个悔啊~~~因为要坐地铁,我家气罐就带不了,于是没有热呼呼的面可以吃,13:30继续启程)
第七站:裕陵,13:38到达。英宗朱祁镇之墓。这是一位很有意思的皇帝,人家一生只当一次皇帝,他当了两次,第一次年号正统,9岁即位,在位14年,宦官王振专权,第14年时,王振让他率军出征,于是他就被俘了,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一年后即1450年被放回,1457年再次登上皇帝宝座,在位7年,年号天顺。
这个陵被围起来了,我没有看到铭牌,只拍了碑。
第八站:茂陵,13:55到达。宪宗朱见深之墓,年号成化,在位24年。刚刚那位朱祁镇的长子,朱祁镇第二次即位死后由朱见深即位。是个淫乱的皇帝,宦官掌权。
第九站:泰陵,14:21到达。孝宗朱佑樘之墓,年号弘治,在位19年。是一位好皇帝,有中兴之令主美誉。
(泰陵旁边有好多好多柿子,其实这一路都有好多好多柿子树,可好看了,但是不能摘)
第十站:康陵,14:55到达。武宗朱厚照之墓,年号正德,在位17年。是朱佑樘的长子,朱佑樘那么好,怎么就生了个这么喜淫逸的儿子?!话说,正德皇帝似乎在很多小说里还有影视作品里出现,所以听上去还挺耳熟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朱厚照年间是重用大太监刘谨。又是一个宦官专权。
(像不像长颈鹿?这才三点,天都黑成啥样了!!!)
第十一站:定陵,15:54到达。神宗朱翊钧之墓,年号万历,在位48年。这个皇帝用24年的时间修建自己的陵墓,当陵墓竣工时,邀请大臣和嫔妃到陵墓海吃海喝,得意洋洋地介绍给大家看.....是一个奇葩啊.......是德陵前无字碑的另一个主人。定陵是开放的三个陵寝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开发了地下皇宫的陵寝。所以这个陵的人很多。
(没办法,手机镜头都湿了,拍的就糊了....)
翻墙攻略:我们懒,穿了小路,于是翻栅栏,一定要走到最里面,那里的栅栏比较矮,而且上面没有尖,好翻一些,还有一个大空,我觉得瘦一点的女孩子可以从那里直接钻过来。翻出去的时候,是有定陵的另一侧了,有一处栅栏被人弄宽了,身材适中及以下的人(男:160斤以下)可以直接钻,翻的人一定要从这面栅栏翻,如果是另一侧的,那得翻两个,有一个拐角的呢~
在这一站下辙了18个人,再加上德陵下辙了2个人,目前还剩18个人,算上我,一共4个女生。
第十二站:昭陵,16:28到达。穆宗朱载垢之墓,年号隆庆,在位7年。明十三陵开放的另一个陵寝。关于这个皇帝我知道的不多,嗯,应该是没有.......我一定要看完《明朝那些事儿》......看了好几年了,还没看完呢.....
(这儿基本没人,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似乎还是工作人员,是在一个村子的里面,我们走到一半还以为走错了,原路返回,又走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劲,就问个人,唉,掉头再往回走.....穿过做大锅饭的,就是了)
第十三站:思陵,17:23到达。这是一个很孤独的皇帝啊.....看,他的陵寝我们愣是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是思宗朱由检之墓,年号崇祯,在位17年。是德陵熹宗朱由校的弟弟。也是明朝最后一位帝王。记得小时候看《帝女花》,讲的就是这个皇帝。大家对朱由检应该都很熟悉的,崇祯帝在李自成攻入京城后砍断爱女一臂,自缢于景山之上。这应该是最熟悉的段子了吧~朱由检还应该算是一个好皇帝的,他想改变当时的现状,爱待百姓,努力去重建大明江山,但是,明朝的积怨已深,各种社会矛盾已暴露出来,再加上朱由检的性格中一个致命的弱点:猜忌多疑,于是很难卷土重来。这个时代的故事也挺多,我记得吴三桂和陈圆圆就是这个时期的吧....
(那个柿子真不知道是谁放的......我们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到的时候没有看到大门,只看到了这么一个碑,大家都觉得这个皇帝好可怜啊.....也许是天太黑了我们没看到?)
最后合照一张~
回程,到小宫门等车,等来了昌53路,那个司机特别热情啊,性格好好啊~到了某一站,换昌1路坐到终点,地铁南绍站。终于找到回家的路了。
总结一下十三陵:历史就是历史,当被后人遗忘的时候,不论曾经是多么风光的一人,都会落个衰败的结局。看到十三陵,和想象中的非常不一样,我以为,该是多么辉煌的建筑群,但,真正踏足这三十多公里路,才知道不论是看到的还是感受到的,都是一样的荒凉。
三十多公里路,全都在雨里和泥土里走,又冷又饿,什么叫做自作孽!!!(从定陵出来时,就有人在念叨包子包子.......)但,心中的执念一直在支撑着我们,于是很开心地结束了七个半小时的行程。
据说,这一天,有五人因大雪被困长城,两人死亡。
不知道是不是幸运,一直都没有下雪,一直在大雨中雨之间转换........似乎是爸爸妈妈在家看实时新闻,被吓到了,一个劲儿地打电话问我到哪了,当知道我上昌平地铁时,他们才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