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太,那个去了就后悔的破地方

首先跟各位看客道个歉,请原谅我使用了标题党,嘿嘿,赚取点点击率,其实文章的真实标题是《螯太,在未知中穿行》

《螯太,在未知中穿行》

螯太7日反穿日记

@佟海宝

【全文7000多字,如果大家没有时间看,为你们提供了PDF下载版本,下载点击 】



题外话:

关于攻略:这个严格来讲不算做是攻略,每次出行,我不喜欢做详细的攻略,因为那样就是把别人的路重新走一遍,那不是自己的,这次十一的螯太穿越,一样没有做攻略,十一之前不想把这个长假期浪费,于是找了一个长线的徒步路线,定好时间,订好车票,就上路了,甚至不知道每天要走多久,不知道每天在哪里扎营,不知道7天的行程需要多少物资装备,想了,就去了。回来之后好多人说“羡慕你,可以经常出去玩”,“我要去西藏”,“我想去丽江,但是……”他们的理由总比理想多,总是有各种理由让他们寸步难行,其实拴住自己的不是时间,不是金钱,也不是别人的建议,而是自己内心对现实的放不下。

 

关于旅行:喜欢旅行的人都喜欢一句话“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但是,什么是在路上呢,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很喜欢纵贯线的一句歌词,也许它可以诠释我对旅行的理解“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其实旅行不管是什么形式,它的真正意义,都是不要抱着挑战自然,挑战未知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我们能挑战的只有自己,我愿意把旅行看成是一种回归,是在面对未知的时候,要如何去面对,学会如何面对自我,寻找自我,在路上我们做过哪些疯狂的事,有过哪些精心时刻,有没有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这样的行程,才能让我们在路上真正的成长。

 

关于路人甲:出去玩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体验不同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可以遇见各种不同的人,在西安第一次住青旅,很巧合遇见了一个“神人”,和我一同走螯太,此人地道的背包客,背上包走到西藏住三个月,走到云南住半年,走到哪里,哪里为家,家在西安,却每天住在青旅。他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短短的几天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生活的哲学,友善又低调的人,临走的时候请我吃地道的肉夹馍,请我喝酒,又送我越南咖啡。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许他们都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是每个路人甲乙丙丁,都会在我们生命中绘上重要的一笔。

 

 

好了,言归正传吧,说点有用的,分享一下螯太7日反穿的流水账。希望对那些想走螯太路线的驴友有一些帮助。

 

螯太路线对于很多驴友来说已经不陌生,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我们这次是反穿,可以叫“太螯”,并且选择了一条最长的路线,既然要自虐,那就虐到底吧,在秦岭名蛇的带领下,一行4人用时6天半,从鹦哥镇上山,在塘口下山,实际穿越大约150公里,途中翻越3400以上的高山十几座,遇到了各种的天气情况,能见度20米的大雾,连绵的小雨,10公分的大雪,56级的大风,小米粒大小的冰雹,有过每天走56小时的路程,也有过每天走12小时的路程,捡过吃的,喝过雨水,总之这一路,经历了一年四季,体验了风餐露宿。走完螯太,收获最大的不仅是优美的风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能在路上见到很多一样,不一样的人。

 

在大爷海的那个大雪夜,十几个南京来的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8点多,几个学生冒着大雪来到招待所营地,冻的浑身发抖,穿着单薄的衣服,头发上融化的雪已经结冰,进屋就喊着要烤火,我们把烧水的炉头让给她们,烤了烤冻的红肿的手……后来跟他们聊了几句才知道,他们是南京一所大学的户外协会的学生,十一期间16人在一个没有太多经验的所谓领队下,走太白南北穿越,当天遇到了雨雪天气,学生没有户外装备,穿的普通运动服,平底运动鞋,他们户外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他们爬的山海拔多少,12个人下到营地的时候,还有领队个3个学生在山上没有下来,而且领队由于路滑摔倒,导致鼻梁骨骨折。后来是营地派出4名有经验的当地向导,上山才把他们救下来。但是感受深刻的不是他们死里逃生,而是在4名队友在山上受伤,不知如何的情况下,下来的几个学生还在那里谈笑风生,吃吃喝喝,讨论着明天去哪玩,仿佛山上的人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不会在这里说他们冷漠无情,也不会说他们是年龄小,经历少。因为每个人的观察角度都是不同的,我只是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少“沟通”了。跟自然没有沟通,不能回归自然,很多玩户外的人天天喊着要挑战大自然,我要挑战这个高峰,挑战那个大山,但是我们就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挑战自然的结果就是自然也会给你最无情的回馈。跟人没了沟通,我们就不会有更深的人性的理解,因为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高科技产品代替了人们之间本质的交流,我们更关注的只有自己。

 

又说跑题了。

 

说说装备吧,先说说吃。7天,重装穿越,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重量,可能很多人说我年轻,重点无所谓,但是当你背上三四十斤的东西走一两天可能没问题,可当你走六七天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是我们在每天的营地可以捡到大量物资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走不动的时候就会扔掉很多吃的,无用的衣服。所以准备东西的时候,能轻则轻,比如能带单人帐篷就不要带双人帐篷,有羽绒睡袋最好,吃的东西不要买各种零食,一定要多买一些体积小,能量高的食物,因为这一路没有多少时间去腐败,有时候一顿饭的时间也就10分钟,我们后两天的晚餐都是在营地捡的食物,走完这一趟发现,很多老驴,他们上山不会带任何的包装袋食品,而是会带油盐酱醋,蔬菜,大米等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当你吃方便面吃的想吐的时候,能拿出蔬菜炒个小菜的时候,你会感觉那就是人间美味。关于水,不用太多,因为每天的营地都会有水源,一个保温杯,一个水袋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再说服装。衣服不要太多,一套防雨的冲锋衣很有必要,雨衣一定要带,速干一套,抓绒一套,帽子手套一套,高压缩羽绒服一件,防水高帮登山鞋,可以的话带一双拖鞋,这就差不多了,在山上就不要讲究有没有汗味,漂不漂亮,只要每天能保证有一套干衣服在营地的时候换上就可以了,原因还是一个字——重。出去徒步,不是逞能,不是比拼谁背的包重,谁就是牛逼,谁就是强驴,而是看谁能背更少的东西走完更长的路线,太多的负重本身对身体就会产生损害,而且也会对背包的背负系统产生损害,我们玩什么都一样,第一要素就是不能损害自己,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详细装备清单,见文章最后)

 

 

再来说路线安排,由于我们是反穿,如果正穿的朋友就反过来看吧。



D1:鹦哥镇(800)——柴胡山——上白云——下白云——骆驼树——大殿(2300

830西安省体育场东门集合出发,18人乘坐依维柯经过3小时,在中午1130到达鹦哥镇,在村长家开的农家院吃了一顿午饭,热情的村长还送了我们一瓶白酒。吃完后,短暂休息了一会,找了两辆面包车,把我们送上柴胡山,这样避免少走了很长的一段水泥板路,经常户外的朋友应该知道,穿着登山鞋,重装走在水泥路上是神马赶脚。


下午2点左右,走太白古道开始了螯太反穿。2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而且我们选择的路线又是最长的,第一个半天要从海边800直接爬升到海拔2300,所以第一天就给大家来了一个下马威,又热又累,一路上风景不错,但是停下来休息的时间不多,因为领队说我们要尽快的赶到大殿营地,因为大殿这个地方可能有很多人露营,先到了抢个好地方,所以大家走的挺来劲了。第一个到的地方叫下白云寺,休息会,拍拍照,等等后来的人,第二个地方叫上白云寺,没有什么太多的特点,第三站是骆驼树,这个地方海拔比较高,风景还是不错的,这一路的寺庙都没有人,看着挺破败的。大概6点半到达了第一天的露营地——大殿,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帮当地的年轻人在这扎营,他们应该是游玩为主的,所有人带来一个锅,点着篝火在做饭吃。我们发现大殿的一个房子里没有人,还有一个大通铺,决定所有人在那里直接睡睡袋就可以了,不扎营,这时我的倔劲来了,想着这么重的帐篷背上来不住,那多没劲啊,于是自己找了个空地开始扎营,晓峰大哥说怕打呼噜,于是在我旁边也开始扎营。这天是中秋节,安顿好后开始生火做饭,喝茶侃大山,可惜没吃到月饼,看看月亮睡觉吧,第一次在山里过中秋,还是别有风味的。



柴胡山登山口




下白云寺

骆驼树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大殿营地

营地的夕阳


山中过中秋

看看清晨的月亮吧


D2:大殿——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2750

这一晚睡得不好,还做了恶梦,早上起来给庙里的神仙们鞠个躬,呵呵。早上6点多起床,做了早餐,不到8点拔营出发。领队说,今天的路程很长,大概晚上6点菜能到营地,大家加快点进度,避免走夜路。


今天的天气还是不错的,山路还算好走,但难度还是要不断的爬升,今天的海拔上升也要1000多米。10点半的时候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休息点斗母宫,这里有太白奇景,斗母峰,陡峭的山峰矗立在眼前,伴着秋色,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休息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由于天热,水分流失,很多人在这里补充了一些水和路餐,然后继续赶路到中午午餐的地点平安寺,又是2个小时的路程,12点半到达平安寺,这里面有一个驻寺的人,一个人一条狗,在这里一待就是100天。看到我们来非常热情,把烧好的凉白开给我们喝,一口气喝掉一瓶。这下面有一个很小的水源,打来水源开始做饭,休息。这里的景色特别漂亮,五彩的树林,枯黄的草地,像油画一样。休息了大概一个小时,继续赶路,因为向导说要6点才到,我们不敢多耽误时间,上包走人。路况和风景变化不大,大概在下午4点的时候,我们到了一个岩石下面的寺庙,仔细一看竟然就是今天要露营的地方明星寺,我们大呼上当,被向导欺骗了,向导残狼笑嘻嘻的说,不骗你们,能走这么快吗。既然到了,那就赶快休息吧,扎营做饭,喝酒聊天,在这里又过了国庆节。回来之后,我最喜欢的照片也是拍自这里。这里的夕阳,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斗母奇峰

晒太阳

下山打水的天涯

五彩林

这个小房子就是明星寺,岩石下面就是水源

最爱这张,平安寺夕阳全景



D3:明星寺(2750)——放羊寺——大文公寺——大爷海(3600

第三天,不到八点拔营出发,今天的路程开始慢慢的石头变多,因为已经进入了太白山的山脉,走了1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放羊寺,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寺庙,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的云雾已经不知不觉的开始增多,云雾沿着垭口向山上蔓延,感觉到了丝丝凉意,天气预报今天有雨,但是大家都希望天气预报能跟城市里的预报一样不准就好了。加快步伐中午赶到了大文公寺吃午餐,这算是一个景区了,有几间简易板房,这里可以住宿可以吃饭,但是我们还是自己生火做饭,中午的时候已经阴天,潮气增加,吃了饭,匆匆上路,希望早点赶到大爷海。走了一个多小时后,雨真的开始下了起来,大家穿上雨衣继续前进,雨后来变成冰晶,后来又变成了雪,真实一日之间经历四季啊。还好我们在雪下大之前就到了大爷海营地,这个时候才不到3点。因为大爷海算是太白的一个大景点,所以这里有个招待所,在这扎营要收30元,而住宿50元,因为下大雪,我们都选择了住宿。因为很多人是第一次重装徒步,很难保证在大雪里扎营是什么后果。晚上决定腐败一次,在这里吃饭,这里的伙食标准绝对是够得上腐败了,素材40一盘,荤菜50一盘,米饭10元一碗,面条20一碗,我们吃了8个菜,8碗饭,一瓶白酒,花了480元。不过可以理解,3500米的高山上物资紧缺。


在这里遇到了很多事情,包括前面提到的大雪中的学生团队,还有4个哥们说遇到了一对母子,母亲40,儿子16,因为儿子的一意孤行,要走螯太,母亲就陪着上山了,两人装备非常少,甚至连炉头气罐都没有,这样下来他们一路上一口热乎饭,一口热水都喝不上,而且又遇到大雪,他们肯定很难前行,他们说,我们带了他们两天,但是后来我们的食物也不多,他们走的又慢,我们实在带不了了,因为他们是正穿,我们是反穿,差不多2天后会遇到他们,我们答应遇后给他们一些装备,或者带他们返回去,因为这样走太危险了。但是后来我们没有遇到这两个人,听其他人说,他们已经返回去了,听到这个很欣慰,因为户外并不是拿命来玩的。


放羊寺




小石海


雪中大爷海

我一直好奇名字的由来

昂贵的晚餐

豪华客房



大雪中路线有人到达营地


D4:大爷海——拔仙台——二爷海——40里跑马梁——雷公寺——万仙阵——东源

早上5点多起床,准备去看日出,开门一看,银装素裹啊,还好不是特别冷,跑出去拍了些照片,发现只有大爷海这附近的几个山上有积雪,远处的山没有雪,想到未来的路可能没有那么难走。拍完日出回来随便吃了点早餐,730左右出发,登顶,到达此行的最高峰,拔仙台,海拔3767。走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攀升200多米到达了峰顶,由于太阳已经升起来,而且天气变化特别快,远处的山一会就被大雾笼罩,短暂的逗留之后,开始向跑马梁出发,由于已经上到了最高海拔,所以今天没有太多的爬升,整体都会在山梁上走,但是走了20公里的梁子,真不是一件舒服事,路上都是雪,雪下面是融化的水,很多枯黄的草根很容易崴脚,所以走久了比较容易使人疲劳。中午在雷公寺午餐,有积雪正好化了煮面吃。等人到齐了,出发20分钟就到了万仙阵,我开始以为是个有人户的镇子,后来才知道此“阵”非彼“镇”,这里只是一大片的玛尼堆,我们18人中最终决定走螯太的只有3个人了,名蛇带着我们三个人和其余走太白的人分手。走了有不到两个小时,到达东源露营地。打算好好休息一天,第二天狂奔12小时。去2800营地露营,这样可以为后面节省时间,争取早一天下山。



拔仙台的日出


白雪覆盖的玛尼堆

佩服这两人



秦岭最高峰拔仙台


垮塌的雷公寺

在万仙阵我们分手

户外垃圾做的建议鞋

蛇哥竟然掏出几根黄瓜,吃到嘴里瞬间知道了什么是幸福

 

D5:东源大石河(3516)——太白梁——九层石海——西源——塔3——2800露营

今天起个大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吃过早餐,不到七点就出发了,这一天的风景可以说是最好的,路况可以说也是最难的,因为我们要翻越9层石海,第4冰川世纪遗留下来的石头像瀑布一样从山上倾泻而下,特别震撼,但是今天赶上了大雾,能见度不足30米,所以美景什么都没看见,偶尔雾散了,赶快拍照,但是1分钟不到,就又是大雾弥漫,这样导致我们多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好在名蛇领队这条路走了不下20次了,在经验的带领下,成功抵达营地。因为我们是反穿所以是下石海,比正穿上石海要难一些,下的时候中心控制不好就容易摔下去。今天这一路对于我这样的小短腿来说,就是一个挑战,哈哈,很多大石头的落差很大,我就需要坐在石头上滑下去,很所时候感觉登山杖就是个累赘,手脚并用在大石头里穿梭,一天下来,手套快磨漏了。石海一走就是一小天,体力消耗很大,渴了看见石头凹处有雨水,趴下就喝一点,还好高山污染少,没什么不良反应。今天这一走,真的是12小时,中午找了个地方用10分钟吃完午餐,继续赶路,最后3小时下落叶松林的时候又开始下小雨,道路特别泥泞,在晚上7点的时候终于到了2800营地,赶快扎营做饭,因为大家的主食不多了,于是4个人吃了两包方便面,又各自吃了点零食,就早早睡了。


今天有一个以外惊喜,在下午下一个山坡的时候,上来一个正穿的队伍,十几个人,我站在那里让路,突然发现一个人特别眼熟,但是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不敢相信,就试探性的叫了一声“厌离”,刚开始他没有抬头,过了大概几秒钟,他抬头一看,还真是,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遇见熟人,是一种说不出的心情,因为都要赶路,简单交谈几句,合了一张影就各自上路了。



下不完的石海

喝水姿势有点难看

偶遇厌离


又下雨

大雾笼罩的2800营地


D62800露营——塔1峰——金字塔垭口——飞机坪——水洼

进入第六天的路程,上山前,蛇哥说,上山一定少带吃的,我就把从北京背来的吃的放下了一半在青旅,结果我发现我买的主食太少了,全是些没用的零食,所以只能吃压缩饼干。建议想走螯太的食品一定要多带主食,高能量,低重量的为主,提前下山的哥们把几包奶粉,留给我了我们,奶粉确实是个好东西。因为昨天晚上没有吃什么,早上也吃的很少,所以这一天是我整个行程中最累的一天,一天中还是不停的翻越石海,还是能见度很低的大雾天气,走了大概10个小时的路程,这一天甚至连照相机都没拿出来,因为又累又饿,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水洼营地捡到了很多食物,都是那些背不动的人留下来的,有2个土豆,一瓶油,一瓶盐,一袋香菜,一个浓汤宝,5个馍,还有一瓶排骨酱。晚上饱饱的吃了一顿美餐。而且还捡了一双拖鞋,放松一下双脚。




捡的战利品

捡的拖鞋

比北京的路边摊好吃多了

大烩菜

营地的垃圾,真的需要清理了


D7:水洼——荞麦梁——药王洞——西跑马梁——鳌山标志架——2900米营地——塘口

今天领队名蛇说,我们今天快点走,差不多八九点就可以下山了,听到下山大家都兴奋了,知道自虐的行程就快结束了,天不亮就起床,生火做饭,不到8点,拔营出发。可能是昨晚吃饱了睡好了,也可能是因为要下山的兴奋,今天我的身体状态特别好,一直很好的保持在节奏。速度也很快,过石海的时候,可能因为熟悉了方法,速度也快了很多。但是这一天虽然不是大雾了,但是狂风,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冷,走起来也很累。六七级的大风,吹得我们走的时候都要倾斜着,在一个垭口的时候,差一点就把我的背包罩吹飞了。虽然大风吹散了浓雾,但是依然阴天,我们已经三四天没有见过太阳公公了。也许这正是螯太的魅力,因为地处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地域,南北水系,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经常可以看到山的一侧万里无云,另一侧则阴云密布。今天的路况和前两天没有太大变化,因为要下山,海拔在不断下降,所以对膝盖一定要做好保护,在下午从2900营地下扯的时候,可能由于马上要下山了,过于兴奋,也没带护膝,导致大腿肌肉拉伤,那三个小时的下山路,真是咬牙坚持一条腿跳下去的,到山下的时候,牙都咬碎了,哈哈,开玩笑。不过确实吃了一些苦头。


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也升高了,太阳也出来了,我们又一次被领队“欺骗”了,我在晚上6点多的时候就成功下山了,兴奋啊!到了塘口村,一人来一瓶太白啤酒,坐在面包车上就喝起,车回西安会路过鹦哥镇,在那找了一家农家乐吃了一顿饭,然后在晚上11点多的时候到达西安,4个人成功完成螯太反穿。






垭口的大风差点把背包罩吹飞

药王庙

鳌山标志架





备注

个人必备装备:

1,背包(带防雨罩)男70L左右,女55L左右以能装下自己东西为宜、帐篷(最好单人帐,至少三季的)、睡袋(舒适温标为-10左右)、防潮垫

2,冲锋衣、冲锋裤、抓绒衣裤、羽绒衣、雨衣,防水登山鞋、防水手套、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润唇膏。

3,头灯、登山杖、 炉头和套锅(建议每个帐篷一套) 高山气罐2-3个, 保温壶,水袋

4,个人特殊药品

建议带的装备:卫生巾(防潮用)、个人日常用品、相机(建议带卡片机)、手机,防水袋,指北针,对讲机、GPS导航

食品准备:

1,高热量食品推荐:VC片、奶粉、茶、糖果、巧克力,干果和压缩饼干、鸡蛋、黄瓜西红柿、蔬菜、牛肉干等

2,主食:各种饼、馍、方便面、咸菜、汤料,小面包

另外建议带点食盐,红糖,生姜,洋参,小米

整理@佟海宝



佟海宝发表于2012-10-17 11:21  
分享到 
赞过
(6070次阅读/59个评论/41人赞过)
    酷哥晨晨
    强
    小宝他爹
    图文并茂,好强
    ningning0011
    必须赞一个。
    良知行
    好走手好写手,三年过去了,更高手了吧抱拳
    酷哥晨晨
    强得空再细赏啤酒
    酷哥晨晨
    我不会在这里说他们冷漠无情,也不会说他们是年龄小,经历少。因为每个人的观察角度都是不同的,我只是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少“沟通”了。跟自然没有沟通,不能回归自然,很多玩户外的人天天喊着要挑战大自然,我要挑战这个高峰,挑战那个大山,但是我们就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挑战自然的结果就是自然也会给你最无情的回馈。跟人没了沟通,我们就不会有更深的人性的理解,因为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高科技产品代替了人们之间本质的交流,我们更关注的只有自己。难过
    长城看客
    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心理痒痒的。我要出去玩!
    悟空
    很详细 值得细阅 以备后用
    小棍

    螯太游记,不错

     

    可惜啊,自打玩微博,越来越看不了长篇了 抓狂

      你把它当成20条微博来看吧 
    简单的生活
    熬太。。发呆我也想走
    应业
    微笑英雄啊,太猛啦强
      哈哈 应业大哥 你去走 肯定比我走的快多了 
    卯月生花
    不错很美啊 顶!
    恋上雪的蝴蝶
    *哇~哇`哇~我也要去。还有雪呢
    无名星
    佩服强羡慕微笑
    残雪
    不错,有机会也去走一遭
    凑合
    走过这座山的人,似乎感受都各不相同
      是啊 非一般的感受啊
    精灵公子
    正纠结明天长假是先去熬太还是哈巴呢?
      哪个都值得一走
    和颜悦色
    看完了,更想去了,哪怕回来再后悔……
      去吧去吧
    西北兵
    强
    山野清风

    你比厌离写得详细多了,收藏了慢慢看

    文好,照片也很漂亮

      哈哈 厌离的都是精华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