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5日,John开车带着我们到仰慕已久的箭扣长城,对于John来说已经来了几次。箭扣长城在北京怀柔,距离北京市区50多公里,是明代长城,没有任何现在修缮痕迹,绝对是原始古迹,作为北京一段最险峻、最雄奇,也是最壮观的长城,自箭扣梁开始、到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到九眼楼,绵延20多公里,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长城景观,是很多北京初级驴友必到的地方。
上午8点钟,我们到了箭扣村,停下车,带着食水、登山杖、绳索等开始登山,很快到了长城箭扣梁下。箭扣梁已经部分坍塌,几个村民在墙边放了一个木梯,每人收3元钱才可以上,我想和拦路抢劫差不多,但这些不影响箭扣长城美景对视觉和心理的冲击,从箭扣梁开始,我一直为长城的美感叹,相机一路不停的拍,唯恐留下遗憾,但是这美不胜收的景色是瞬间的,是群山组成的,象一首宏伟的乐章演奏,不是能用相机拍摄下来的,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触摸到韵律的震撼。
到了将军守关城楼后,城墙开始的变得狭窄,很多地方只能一人通过,偶尔出现一个藏洞,想想过去肯定有一群明代将士忠心耿耿守着这里,每天晾晒的茅草和牛粪,眼睛时刻盯着周边城楼,一旦发生渔阳瑟鼓,马上狼烟燃起。而现在已经荒凉的长着野草,夹杂着不甘寂寞的小花,扬起笑脸迎接着每一个来访的驴友。
过将军守关后,眼前景色突然大开,长城在崇立的山上上下起伏,翩如惊鸿,宛如游龙。我看到山尖上高高矗立的烽火台,不仅心中感概万千,这是明朝长城,从坍塌的城墙可以看到没有混凝土、没有钢筋水泥,仅仅是糯米水白灰粘在城砖之间,经历几百年风雨确依然坚固,而现在城市很多公路桥梁仅仅几年时间就塌倒,真是绝妙的讽刺,也感慨到这样险峭的山峰如何修建长城的,每个城砖有20厘米宽,40厘米长,10厘米厚,5-6公斤重,我们空着来都累的气喘吁吁,真不知道明朝人是如何将上千万块砖在没有道路情况下运送到高山之巅,现在就是使用机械化维修长城都是一个很大的工具,而明朝人在用两只手和原始的工具开山碎石,铺路架桥,硬是在坚硬的石山上建起雄伟的长城。
最险的地方也是最美的地方。中午,我们到了天梯,天梯是一段80米长,斜度超过70的城墙,每个台阶都有40厘米高,要脚手并用向上爬,下面人看到上面人的脚,上面人只能看到下面人的头发,像一个人梯沿山向前匍匐,长城到了天梯顶端又是一个俯冲,直下山脚,对于刚刚爬上天梯还在不停喘嘘的人来说,看的腿软,抓住两边城墙慢慢到了山下。长城在悬崖转了一转,顺着一个山直插入云,John不停的说到了鹰飞倒仰,名字起得真好,老鹰要飞上山都要倒仰的飞,可见山之高之险,我们开始四肢并用地爬,很多地方没有台阶了,要手扣住缝隙,脚踩着凸出的石块或碎砖,艰难的上行,有的驴友在一个强驴带领下,大家用绳子相互牵引着上爬,到了山顶后,看到四野云合,苍山涌动,真是让人有山高我为峰豪迈,古人说行到山穷处,坐看风云起,说的非常精妙,坐在家里仰面看天是看不到风云起的,只有达到山巅也能感受风云四起,做到仰天长啸。看到这么美的景色,John不仅想到我们的好友大头了,忍不住打电话、发短信给他。从鹰飞倒仰向下望,看到长城象一对对威武的士兵守着大好河山,又像一匹匹骏马奔腾在崇山峻岭当中,更像一条长龙,吟啸高山之上,仰首北望,俯瞰外夷,镇守着华夏大地。
从鹰飞倒仰到北京结,驴友渐渐少了,长城墙体坍塌地方也增多,有的整段城墙都塌,无法通过需要绕行,我们用了大头买的绳索绑在腰上,从山崖上缓缓攀下,走过一段灌木小道,回到城墙上,爬上了北京结。北京结后,箭扣长城分为两个方向,我们在北京结城墙上孤独的一个树前休息了一下,向山下走,忍不住回头望了又望,古老的箭扣长城在风雨中飘摇,可能过不久就会完全坍塌,这是一个来一次少一次的雄伟、奇美景观,美的让人心跳,险的让人心惊。记得三国时期曹操曾说过:吾得关羽一人胜得良将千人,关羽乃是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的上将。借此口吻,今天我想说:吾观箭扣长城一处胜观其他长城千处,箭扣长城乃是万里长城最险最美的一段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