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面一份情 -- 涞源在行动 叶子在行动 我们在行动

【募捐背景情况】

7月21日,涞源县普降大到暴雨,这次强降雨涞源有气象记载以来(1956年)最大降雨,据村里的老人讲,是百年不遇。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降雨强度大。全县平均降雨量167.1毫,其中最大的降水量是王安镇,达到378.6毫米。强降雨从西南到东北横贯涞源全境,致使18个乡镇全部受灾,其中塔崖驿、王安镇、杨家庄、南屯、银坊等5个乡镇受灾最重。二是强降雨历时长。从21日凌晨5:30分开始,到傍晚18:05分,强降雨持续近13个小时,后转中雨,一直持续到22日凌晨1:25分,总长达到了20个小时。三是局部洪水巨大。涞源地势西高东低,流域内山高坡陡,河流落差达到229.6米。这次暴雨在各个河道、峡谷瞬间就形成了极大的洪峰,其中拒马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达到了2580立方米,顷刻之间就泛滥成灾。在降雨过程中,虽然我们紧急调集县、乡、村干部群众、抢险应急队伍、武警官兵、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等8600余人进行抢险救灾,但此次降雨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给涞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募捐到的1712斤挂面我们亲自送到了涞源县杨家庄镇兰家庄村,这是受灾较为严重村落之一


亲眼看到当地的志愿团队发放给留守村民,看到了一个真实感人难忘的募捐赈灾场面,并记录下了部分场景。


希望用我们的爱心.微薄之力,尽早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由于洪水冲垮了部分道路,我们一行五人两部车,经历了六个半小时到达了兰家庄。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找到村长卸下物资开始发放。


这些志愿者每天要往返于各个受灾地区村落,记录受灾情况,向外发送通报受灾情况,帮助村民在废墟中寻找物品,向外界寻求捐助,以帮助灾民能够吃饭穿衣,甚是辛苦劳累!


由于部分道路被洪水冲垮,堵在路上焦急等待。


到达兰家庄,与志愿者及村长了解情况,商量如何发放。



志愿者忙着卸车,村支书做发放记录。



村民们按家庭实际人口领取挂面(个人估计周六日能吃饱了)



向志愿者李帅了解更情况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已经饥肠辘辘,自带的方便面是最好的午餐。


“涞源在行动”,志愿者的辛苦,未曾经历过的人可能无法体会。

被洪水肆虐后的村庄只有废墟可见!



洪水退去  留下满目疮痍

  这还不是受灾最严重的...!



灾害一角



这并不是河床!

我们从屋顶上走过!

这里曾经是我家!




93岁的老红军战士,长征两万五也不曾落过泪!


一片片即将收获的农作物被洪水碎石冲击的七零八落,让辛劳的人们何以果腹!


由于很多道路还未曾恢复,很多受灾村庄都不能到达,但是那里的人们迫切需要大家给予援助!虽然已有志愿者深入到村,但是仍显力量匮乏。


募捐到的物资要背到这些受灾村庄,说起来容易啊!这应该算是重重装吧!


用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这些受到灾害的人们,也算是为亲人祈福,为祖上积德吧。







































八旗摄狼发表于2012-08-12 19:46  
分享到 
(676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一直走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