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转山图文纪实第二天

冈仁波齐转山图文纪实第二天:

201267日早上630分手机闹钟叫醒了我。昨晚可能只睡了3,4个小时,现在身体觉得暖和也较轻松,没有疲惫的感觉。用热水冲了俩袋女儿给我带的牛奶燕麦片,昨晚什么也没吃,胃里空荡荡的,喝了燕麦片后感觉胃里舒服多了。次仁650分来找我,收拾好背包,准时于7点出发。来到屋外,明月照亮了冈仁波齐,天空很晴朗。和昨晚相比有点不敢相信。

在月光下我跟着次仁,走过小桥开始了爬升。

看网上的游记,都说翻越卓玛拉时的上升很痛苦。在20109月底我也有过从海拔5000米的珠峰大本营到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观景台的徒步痛苦经历。那次是第一次在海拔50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过夜,头疼的厉害,一晚没睡着,5点就起床,饭也没吃就出发去4公里外的观景台看珠峰日出,行走极其痛苦,缓慢的走几十米就需要停下来大口的呼吸,是自己参加户外活动以来徒步感觉最痛苦的一次。还好凭着毅力走了一个小时左右后开始呼吸不那么困难了,走的也快了。到了观景台基本呼吸正常了,返回大本营时走的很轻松了。这次翻越卓玛拉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即使比那次珠峰大本营的徒步再困难我也要挺过去。

7点半左右,太阳的金光洒在了冈仁波齐的顶峰,月亮还挂在天空。真是日月同辉照耀着冈仁波齐,难得的景观。感谢佛陀的恩赐。

    

今天的爬升,也是从海拔5000米多的地方(止热寺)开始的,但一点也没有上次珠峰徒步呼吸困难的感觉,就像在北京爬山似的。也许是走的不快,边走边看日出边拍照,不怎么累就来到了拍日出的最佳位置与时间。

这是从东庙出发的转山人,大多数是骑马的印度香客,排成了长长的队伍,还有点壮观。

来到了著名的乱石坡,信徒们相信把自己贴身穿的衣服仍在这里就可以祛除自己今生的罪孽。

磐石;米拉大师和那若平琼善战,三层磐石,在右的是圆形石头,铜镜,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命运 比力牵引。

天然狮子。

身后转山的队伍,也进入了雪线。

快到卓玛拉时,积雪越来越深,气温也越来越低。这时已经在海拔5600米以上了,我没感到有什么特别缺氧的感觉,仍能匀速行进。

人们躲开积雪深的地方,在乱石阵里行走。

快到垭口了,留个影。走走停停的拍照,没觉着怎么累,不到3小时就来到今天的也是我目前到过的最高处。这段上升近8公里,分4个台阶式的上坡。

卓玛拉,这次转山途中的最高处,海拔5644米(google 地球指示)。我的GPS在到达这里之前就没电了,可恶的假南孚电池(回京后,去超市又买了南孚电池,试用后才知走之前带的是假货),一对用了3小时,换了备用的干脆没电。气温低是个原因,但电池本身也没达标(尽管我从北京走之前,就对电池做了选择和试用,非节能模式可以用5-6小时节能方式可以用8小时以上)

登山表由于今天的气候和昨天的差异较大,早上忘记校准了。其显示的数值误差小于实际300米左右。

骑马的印度香客到了卓玛拉山口,都得下马徒步下坡,坡太陡骑在马上下坡很危险。下坡的路上积雪结冰了很滑,人们从旁的乱石上走。我有双杖在乱石上走还较好控制平衡。

热心的牵马人也顾不得马了,只好搀扶着那些印度香客,战战兢兢的一点一点的挪着下坡。

这位干脆滑着下来,自己是无力站起来啦。

卓玛拉东侧山坡底部的休息处,可以吃饭住宿。此时已经11点半了,肚子也饿了,次仁说前面还有休息点,就没有在这里休息,忍着饿继续赶路。

冈仁波齐的东侧。

下午1点钟,在一处帐篷里休息吃饭。在到这里之前饿的我有气无力,有些低血糖的感觉,一进帐篷就靠着帐篷躺着休息,吃了一碗方便面后,身体立即恢复。对面的一位藏民,手拿刀和风干羊肉,一边撕着吃一边喝酥油茶,典型的藏民饮食文化。

尊珠寺,三天转山的人大多选择在这里住宿。我没停留,午休后身体感觉很好,一直走的较爽。

康巴姑娘手印。  记载了转山十三次的由来。

“牦牛脚印”。快走出山谷时有几处民间流传的典故,这个较直观。

 

山谷口处几位转山的藏民在野餐。用手拌糌粑吃。

下午5点,回到了塔尔钦。从山谷口到塔尔钦有4公里多点路,听说体力不佳者尤其是一天转山者走这段路很是痛苦,看着快到了,走起来起起伏伏的路就是到不了。我倒是没这感觉,反而想痛痛快快的走走,用了45分就回到客栈。

顺利归来,今天走了30公里,用时10小时。谢谢次仁,他很牛转山一圈用时11小时,他说明天如果不能派到背夫的活儿自己转山去,我想他自己转山和陪我转山的心境很不一样吧!

玛旁雍措转湖纪实:

西北兵发表于2012-07-16 16:19  
分享到 
赞过
(4378次阅读/2个评论/2人赞过)
    山野菜
    羡慕强
    清清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