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历史之旅

稍有一点儿历史知识,对一直走老师的博闻强识甚是佩服,201262日跟一直走老师走十三陵,受益匪浅,每一片瓦砾都是一个故事,老师娓娓道来,为我们带来一部恢弘的历史大餐。我记性不好,只能借助一点点儿残留的记忆,以及互联网搜索把这次旅行记录下来,其中有老师的讲解,也加了一些我的观点,如果有哪里说得不好,还请海涵。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的感叹。今日跟着一直走老师走了一趟十三陵中的八陵一库。透过历史厚厚的尘埃,一直走老师给我们展现明朝当年的繁华兴衰,喜怒哀愁。不禁对明朝那样一个300多年前的朝代神往。一块块无字碑矗立在历史的天空,向今人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在十三陵水库。老师给我们讲了水库的故事。在1958年一片赶英超美的热浪下,来自北京市的各阶层自愿参加劳动,仅用了160天时间,建成了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的水库。随后中国就进入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几千万人为之丧生,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人为灾难。
水库上的5个汉白玉大字“十三陵水库”是毛泽东题的。为了破四旧,建立一片新天地,腐朽没落的大地主阶级奕的墓惨遭破坏,其中的汉白玉镶在了水库上面。当年慈禧和排名第六人称“鬼子六”奕叔嫂联手把顾命八大臣打落下马,清王朝进入到了48年慈禧当政的时代。我们是否能宽容的对待历史人物,陈独秀,张国焘这些在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物的功绩,是否就因为中国式的成王败寇法则予以抹杀。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性,用今人的目光来看岳飞,是不是你也会得出其愚忠的结论?埃及的金字塔,这所谓古老腐朽的制度下的产物,如果在中国出现,今天是否还能存在而通过旅游产业给其带来巨大的利润。我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在没有先进储藏技术的情况下,通过建筑将价值储藏起来,就可以为后人造福。而我们的中华民族,你珍惜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了么。柳下惠的墓经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经历过五代十国的兵祸,,甚至亡国与蒙古帝国,依然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那个不得不令人扼腕的X革就把他的墓给破坏了。今天学习西方文化,我们抛弃了祖先留下的琉璃瓦,急匆匆的换上了高楼大厦,用现代化的水泥把历史修缮一新,在我看来,还是没有走出这个败家的圈子。
 
在水边驻足,水库风景旖旎,赏心悦目,有在水边享受阳光者,垂钓人。蜜蜂在周围嗡嗡作响,好一片慵懒祥和的清新空气。
 
我们经过的第一陵是德陵,天启皇帝开启了明朝最黑暗的宦官当政的时代,任用人称九千岁的魏忠贤,朱由校木工活精湛,是明末宫廷三大案之“移宫案”的主角,在位期间东林党与阉官进行了殊死较量,最终以东林党失败告终。明朝文官的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性格令明朝皇帝的性格变得很奇怪。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张居正对万历皇帝要求之苛刻,自己却奢华异常。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是不上班皇帝的典范。在中国集权社会的历史上,王权,相权一直是比较微妙的关系,当王权不足以对相权进行制约的时候,太监就可能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明朝,太监并没有把王权架空,真正太监当道的时代是唐朝,天可汗李世民的子孙随意被太监们废立,那才是真正的悲剧。魏忠贤还只是蒙蔽皇帝,在天启皇帝驾崩前交代后事,把魏公公推荐了给崇祯皇帝,崇祯上台不久就把其干掉。
 
走过德陵不远是永陵,是世宗朱厚熜之陵,在其兄人送外号“玩儿皇帝”自封大将军的朱厚照在出玩儿意外落水身亡。皇位突然砸到藩王之子朱厚熜的头上,这位聪明异常的孩子,没有按照文官集团安排的走侧门,过继给朱祐樘的意图,成功的取得小的成功,再接再厉,在大礼仪之争中,如愿将其父亲追尊为睿宗。但是在这场斗争中,嘉靖棒打群臣,甚至打死了人,致使皇帝和文官彻底对立了起来。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把丞相彻底废掉之后永远也不会想到,文官可以对皇权造成这么大的挑战。朱厚照的胡闹和嘉靖闭关修炼都是皇帝与文官集团对抗的各种反应。嘉靖在位期间夏言,严嵩,徐阶等一个个登台亮相,嘉靖凭借其聪明才智,与这些人玩儿猜谜游戏,最终其刚愎自用的性格,让群臣信手拈来,作为权利斗争的玩物。张居正也是同时代的人,不过得等到万历登基,他才能一脚把高拱踢开,成为有实无名的皇帝。这个时代,著名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南下抗倭,北修长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直走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历史故事,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曾经故事,从中学习历史教训,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接下来我们在村落里,三五成群的在当地吃了些午餐。继续我们的历史之游。
 
景陵的‘景’字是个好字,清圣祖康熙的陵寝也为景陵,景陵的主人朱瞻基确实还是很为人称道的皇帝,明宣宗与其父亲仁宗朱高炽在位缓和了朱棣时的社会矛盾,施行仁政,这一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但是其父子处理政事的能力和勤奋度就没有朱元璋和朱棣之风了,文官介入政事处理,渐渐进入权力中心,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提起朱瞻基,不得不提其造反的叔叔,叔叔造侄子的反在明朝还是很有传统的,朱棣就是通过这种手段取得皇位。但是,行为一样,水平就差得多了。说起来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还是有当皇帝的机会的,长得英明神武,跟着朱棣一起去靖难,朱高炽稳定大后方,体型臃肿,还跛脚,形象很不上道,但是硬件条件没法改变,朱棣曾经要将皇位传给朱高煦的意向。不过长子即位以及对其孙朱瞻基的喜爱,使其最终决定把皇位传给朱高炽。等到朱瞻基一登基,他叔叔就坐不住了,小兔崽子,叔叔来收拾你了。可惜很快被平定,水平太菜。按说成王败寇,该消停了,侄子也不想为难你,知足了,不,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还下绊子,纯属找死,这惹怒了宣宗,将其给放到水缸里,用盖子盖起来,顽固不化者朱高煦玩儿起了举重运动,最终变成了红烧乳猪。收拾了朱高煦,宣宗顺风顺水的进行了削藩,完成了当年朱允炆的工作。说到这里说一下明朝皇帝的名字,你可以发现,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这是朱元璋立下的规矩,他太想构建一个完美的和谐社会了,什么都安排好了,甚至安排好的他的子孙不许出去要饭,以至于明末有很多藩王活活饿死。
 
明成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有为之君,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皇帝,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文治武功闪耀古今。接着我们就走到了十三陵规模最大的陵寝长陵。没有进长陵参观。唠叨一下其主人的故事。由于朱棣皇位得之不正,为了补偿内心之虚,所以陵墓造的规格特别大,甚至超过了其父亲朱元璋的墓。朱棣造反简直是一个神话,曾经汉景帝藩王造反的如七国之乱,那是多个藩王联合起来造反,最后还是落败。八王之乱就不用提了,造一个白痴皇帝的反,最后是风水轮流转,兄弟轮流死。到了天可汗李世民造反的时候,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就在长安,做什么都方便,还有尉迟敬德这样衷心耿耿的武将,顶多算是政变,对于政变来说,关键是速度快,在李渊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干掉兄弟,把其父推上太上皇的高位。而相比上述造反过程,那朱棣的造反简直是不可完成的动作。话说朱允炆见其父亲杀戮太重,大量任用文官,施行仁政,齐泰和黄子澄两个智囊给其出谋削藩。朱棣一个小小的燕王,装疯卖傻,骗过了监视者,最后以一镇之兵,破一国。这里面原因很多,朱元璋大戮功臣,名将之花片片凋零,朱允炆名言“勿使我有杀叔之名”,以及朱棣及其智囊姚广孝都是很多重要的因素之一。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终于攻破南京,称帝为王,一部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成为其文治不朽神话,当然,听说下西洋是为了打听其侄子的下落,不得而知。朱棣是一个军人,他迁都北京,就是天子守国门,五次远征蒙古,最后死在征途,这是一个军人最完美的结局,这也是朱棣武功方面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他这种积极的进攻态势在后代子孙中基本消失殆尽。
 
献陵,墓主人明仁宗朱高炽就不多说了,当了10个月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是一位有为之君,朱棣造反期间,镇守大后方,实行仁政,在位期间废除了其父亲朱棣很多弊政,值得称道。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寝陵,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明朝不上班时间最长的皇帝,打破其爷爷嘉靖皇帝的记录,历史学家黄仁宇有名著《万历十五年》,是本值得称道的书。万历虽然不上班,但就其统治方式,众说纷纭,有人称其无为而治,在其治内,万历支持李如松出兵朝鲜,痛击了日本侵略者,使日本200多年没敢再对中国用兵。事情总会有例外,清朝末期,中日甲午战争及其后,中国进入了屈辱的历史时代,同时中国也进入了由中央集权向民治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会非常漫长。
 
一直走老师给我们买了个关子,要花20分钟给我们讲大明三百年,和世界的三百年。我非常兴奋,期待快点儿到庆陵。终于在一片台阶坐下,明朝三百年和世界三百年一幅画卷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明光宗朱常洛于1620年即位,同时于1620年去世,在位仅29天。由于父亲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通过一次次的与文官较量,准备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朱常洛在权利斗争的缝隙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和地位。等其登基后,郑贵妃没安好心,送去了很多美女,致使帝容顿减,由于纵欲过度,明光宗身体突然变差,本来几服汤药就可以治愈,太监进献了一记泻药把泰昌帝拉的直接垮掉,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服用第一粒,朱常洛稍见好转,第二粒下肚,次日就驾崩了,史称红丸案,最后不了了之。由于事出突然,明光宗的寝陵并不可能短期建好,无奈在朱祁钰的废陵上,住上了二手房,名曰庆陵。说起朱祁钰,就要有很多事件要交代了。1436年朱祁镇明英宗即位,由于宠信太监兼老师王振,对蒙古的也先用兵,由于王振的白痴军事才能,导致发生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先准备以朱祁镇为人质,进行攻城略地。民族英雄果断阻止了南逃的政治倾向,立朱祁钰为帝,积极备战,在京城保卫战中,痛击蒙古人,但这也注定了其英雄悲剧。当英宗以太上皇的身份千辛万苦返回时,原本感情非常好的兄弟朱祁钰已经将其视为自己的威胁,将其囚禁。在朱祁钰生病一日未朝之后,徐有贞与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在没有大门钥匙的情况下,以朱祁镇太上皇的身份将门叫开后,明英宗再次成为皇帝。兄弟反目为哪般,皇位不舍只为权。朱祁钰继而病死之后就没有资格入住自己修建的寝陵了。这就是明光宗的二手房庆陵。同时期的欧洲,日耳曼人马丁路德提倡宗教改革,基督教又出现了新的教义,民众不需要通过教皇这个代理于上帝对话了,上帝开启了直销模式,这带动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1503年,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在明光宗驾崩的同一年,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和一些破产者共102人从大不列颠离开,经过65天的与风暴、疾病等斗争,一人死亡,同时又有一人诞生,在看到海岸线,这些人决定在弄清楚怎样管理未来世界之后再上岸,最后他们签署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这份公约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国家的权利来自于民众,虽然这时美国还没有成立,《五月花号公约》成为美国的立国基础。欧美国家人们逐渐走向理性,这种理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直走老师讲了太多太广的内容,由于我知识与记忆的局限性,只能草草收尾这明朝与世界300年的沧桑。明光宗去世,其子天启皇帝朱由校成为下一任帝王,加速着明王朝的灭亡。
 
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之陵寝,上文已顺带介绍了他的故事,明英宗最值得称道的是废除了陪葬这种非常陋习,他也是土木堡之变的始作俑者,任内杀了民族英雄于谦。
 
一段美丽的姐弟恋爱情故事,就是茂陵的墓主人,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由于土木堡之变,英宗摇身一变成了也先的俘虏,成为了太上皇,朱见深的太子地位也随之不保,太后为了保护其安危,安排了身边的丫鬟万氏,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两个人产生了感情,朱见深一直对万氏情有独钟。待其登基,万氏地位不足以封后,于是新皇后与万氏进行了较量,结果完败。皇上的宠爱,让万氏在后宫之中呼风唤雨,以至于,任何女子都没有机会给皇上生出儿子。朱见深已经催生白发,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张敏告之,其有一子。由于万贵妃的跋扈,使整个后宫结成了一个联盟,共同保护这个幼小生命的成长,待张敏告之原委,也是赴黄泉之时。其子是为孝宗朱祐樘。是有为之君。而爱情故事也许并没有那么美,接下来又生了十几个儿子,当然不是万贵妃所生。随着万贵妃的去世,朱见深不就也离开人世,给儿子朱祐樘留下了个烂摊子。
 
整个八陵一库都走完了,现在还在不停的变成历史,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整个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科技发达了,民主进步了,但是民族的魂不能丢,而民族之魂皆载之史中。
 
 
写得磕磕绊绊,主要是由于知识匮乏,一直走老师讲得精彩,我却写不出十之一二,真是惭愧至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做一个记录。如果有谬误,还请多多指正。
任我凌波微步发表于2012-06-04 00:39  
分享到 
赞过
(2795次阅读/7个评论/5人赞过)
    sophia
    好厉害 !
    创造
    兄弟真能写啊,加点图片就更好了大兵
    一直走
    谢谢凌波微步的好文字(夸我的不算),写的很用心,学习、收藏了。
      多谢老师的肯定,以后还得多向老师学习~~
      注意到你的发现,向你学习咖啡
      老师真谦虚,周末还跟你走关沟~~~
      是尊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