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游记
一切就从墨脱徒步的起点派镇开始:
【派镇】
下榻的兄弟客栈,网上搜的,慕名而去。
上了高原最大的身体变化就是异常能吃,自然不能饿着。兄弟家的特质菜单。
D1【派镇----拉格】
这一天主要就是过多雄拉垭口,海拔4000米,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湿润,所以过垭口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和当年的小五台一样,上山可以坐段车。满载而去的豪华大卡。
正式徒步的起点。
准备出发。
开始此行唯一的一个大上升,多雄拉雪山垭口,过了此垭口便一路4天的下降,我可怜的膝盖。
前面就是多雄拉垭口了走了,好像走了不到2个小时(具体用时真是记不住了)。
我们可爱的背夫很内向,很朴实。
为拉格和汉密运送物资辛苦的骡子。
多雄拉垭口。过了垭口后,本来清爽的空气突然变得潮湿,一路也不停的下着小雨。
通过了垭口开始坑爹的3天下降,倒霉的我还背了20KG(锅,炉,干粮,还有12只鸡蛋,谁叫就我一个男丁呢)
路遇殉职的骡子,阿门。
一过垭口,马上就烟雾缭绕,阴雨连绵。亚热带雨林气候正式开始。
这么大的降水量,满山便也的溪流瀑布,十分壮观。
湿乎乎的到了墨脱正穿的第一站拉格,兴奋的第一关结束。
经典的招牌。
基本所有人都会围坐在火堆边上烤火(说实话挺毁东西的)。
拉格有炒菜吃,就是有些贵,鸡蛋要5块一个,不过这东西运进来确实不容易。
我们本着能省一块是一块的原则,自起炉灶,鸡蛋挂面,外加小二。带了红糖生姜,吃完喝完,煮了壶姜糖水祛寒除湿。并不是有意馋别人,不过吃小灶自然比别人开饭早些,难免惹得别人闻着香味肚子直叫唤,连猫猫都呆在我们这不肯走了。
D2【拉格----汉密】
由于一直下雨,山路满是溪水,基本全程是趟着水走过来的。登山鞋再放水,也难免倒灌一两下,一只脚的袜子一直是湿的。
到达汉密前陆续会发现少量的蚂蟥了。而且汉密客栈的地基下面的植物上面都是蚂蟥(那里的客栈是用木头架空的半米左右),那天有个姑娘喝多了出去吐非要往那下面出溜,只好一直扶着也。结果白天没中招,晚上到挨了两下子,也算是为第二天的蚂蟥山热身了。
一早起来向汉密进发,今天随着海拔降低,温度会不断升高。
今天开始就会有蚂蟥了,所以上了雪套。因为没见过蚂蟥,所以心里有些畏惧,把自己弄的很严实。后来证明这完全是没有必要。
第二关开始~(不知道为啥每关都有个门)
小关卡
一路上各种的木桥,木头很滑走起来必须小心。
开始有点雨林的样子了。
遇到第一只小蝗同学,是只汗蚂蟥,伸展开大概3-4厘米。小家伙偷偷摸摸顺着手杖就爬上来,还好眼尖及时制止。这天路上一共只遇到了3只还都没有得手,和第二天的蚂蟥山根本没法比。
没好好拉练啊,累死了。
后半程的路,到底是路还是溪已经分不清了。
看到水车,汉密到了,第二关结束。
汉密比拉格要大了很多,有几家客栈。这里有兵哥哥要检查边防证了,还有刀具啥的他也要查,最好到之前让背夫拿着。很多人会选择在汉密修正一天,毕竟第二天到背崩的是42公里。我们选择了继续。
D3【汉密----背崩】
徒步墨脱的精华就在这天了,雨林、峡谷、峭壁、蚂蟥,还有疲惫、忍耐、危险。
这一天是整个行程中最长的一天,也是最累的一天。汉密到背崩村有42公里的山路,是全程路程最长的一段。而且经过了前两条的跋涉,自己身体正好处在极限的临界,也是最感觉累的时候。再加上一路的下降,我的膝盖又跟我闹别扭,速度一直起不来。一起的有个女孩鞋子不合适,指甲在鞋里挤两天终于不乐意了,走一步疼一下的。俩人走得慢就罢了,中间还走错了路(到背崩得知那条路是直接去墨脱的小路,我们要是那么走的话就直接到墨脱县城了,只不过中间要露营),直接导致我们在雨林里走了将近5个小时的夜路,1点才到解放大桥。汉密到背崩是整个路线中塌方区最多,最大,最危险的一段,很多塌方区边上就是百米深的峡谷,而这些路段都集中的后1/3,也就是我们的5个小时夜路。不过后来想起来也幸亏是晚上走过这段路,下面的峡谷多深,有没有树木保护全然不知。只听见下面的江水咆哮而去,甚至后来得知有一段只有半米宽的崖边小路边上就是悬崖,我们全当只是条略窄的路而已就径直的走过来了。还真是不知者无畏呢。
过了汉密气候大变,一副热带雨林的繁茂植被,温度也上来了,甚至是热了。
紧接着而来的就是这些家伙—蚂蟥,路边的植物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这些小家伙。也幸亏没下雨,不然听说树上都会往下掉。一路上看到很多人裹的严严实实的,像是包好的粽子。甚至还看见别的队的女生用一次性雨衣全服武装,领口袖口用胶带粘好,看着就热。后来也是她被叮的最严重,头发里袖子里找出好几个已经吸的满满的,像5号电池一样粗的蚂蟥。正是因为包裹太严,蚂蟥爬进去都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且蚂蟥是驱温动物,它是靠温度来感知猎物,平时蜷缩在路边的叶子上,一旦有人或牲畜经过,它感知到热量便会伸展拉长,找机会吸在腿上或者手杖上。穿的过多,自然温度也就高,蚂蟥自然也就喜欢。我呢有了汉密被叮的经历,对蚂蟥也不是那么恐惧,只不过就是叮的口比蚊子大点,根本不会像网上瞎说的会钻进血管里种种。就干脆穿着短袖,圈起裤子,凉凉快快的走。反倒是这样更能保持较低的皮肤温度,也能及时发现粘上的蚂蟥。后来还发现,蚂蟥即使粘在暴露在外的小腿上,也不是马上叮,它会往上爬找温度相对高一些的大腿。也许是暴露在外的皮肤温度较低吧,这叫家伙还是爱吃热乎的。一路下来爬上的很多,但就被咬了两口,还是因为那俩2货居然往下找热乎,隔着袜子叮脚脖子。不过都及时发现没什么大损失。
一身短打扮,蚂蟥一点都不可怕,注意路边的植物,上面有的别碰就行了。
路上碰到的山友
老虎嘴,一段镶嵌在悬崖里的小路。
这段路一共要经过3座这样的吊桥。
脚下澎湃的江水
D4【背崩—墨脱】
其实这天不算什么徒步,走的是宽大的马路,而且有大半都是在搭车。但我宁可走路啊,坑爹的卡车。
早上没起太早,不行向搭车点进发。
与进山前相比,这简直就像是逃兵了。
路桥被洪水冲垮了,不然可以少走电路的。
走2-3个小时就可以到搭车点了,这就是我们的豪华座驾!地盘超高,越野能力超强。
开始还是站着的,还没5分钟颠的实在站不住,背着包躺下得了,爱颠那是那,反正颠不出去就行。
颠了不知道多久,终于到了神秘的墨脱县城,徒步的路程正式结束。可不像传说的那样,没吃没喝。基本生活物品都能买到,也贵不到拿去。
哦差点忘了了介绍我的新宠物:
从某女孩身上吸后摘下的蚂蟥,我从人家脚下救下了它。起名小条,后带回了北京,养了俩月。终因气候不适夭折。
从墨脱坐车出来的路程,100多公里的山路,开车耗时14个小时。当时墨脱的路还没通,隧道也没打通,一路泥一路河的。其实也拍了很多照片,只是我的硬盘坏过,丢失了一部分,尤其是这部分找不到了真是可惜。
10年了,通车前的十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