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月雪,天坛一日行摄

周六,阴了一天,傍晚下起了雨,临到午夜竟变成了雪。清晨,一冬未曾被冬雪覆盖的京城白皑皑的一片,一抹朝霞从东边开始浸染,老天爷一夜的忙活,一场少见的三月雪,为约定的‘ 天高云淡’ 老师组织的“天坛一日行摄”“倒腾”出一个绝好的摄影天气。红墙、绿瓦、苍柏,期间白雪由覆盖变点缀。逛天坛容易,逛如此景象下的天坛——难得。



燎炉,用于焚化供品的铁炉,祈年殿前有八个,分别焚化曾配位于这里的清代前八位皇帝神位前的供品。

三月雪,来的意外,走得也快,毕竟春天的脚步临近,下午时分,开始返青的草地只留下片片即将消融的残雪。

▲▼祈年殿,天坛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天坛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叫大祈殿、大享殿,据说是矩形的。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统一为蓝瓦金顶,改名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几年后重建。目前的祈年殿直径32.72米,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加上落座在6米高的汉白玉祈谷坛上,六个叠摞的圆层,逐层收拢,直至金顶一个点,在前广场的衬托下确是气势恢弘。背面回看,迥然不同,精致有别。这就是角度,摄影如此,看事看物亦如此。


▲祈年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地方,求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内围的四根“龙井柱”竖立到顶,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结构独特,无大梁长檩,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而起。

▲丹陛桥,南起圜丘坛北上祈谷坛,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寓意步步高升的通天路。中心墁白石板道是“神道”,天帝神灵专用,不走人,不论是天子还是凡人。神道左右为城砖海墁,左为“御道”走皇上,右为“王道”走王公大臣。今天咱们的队伍随便走,还倒行,嘻嘻哈哈的,回到人间。

▲皇穹宇,圜丘坛的正殿。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重檐圆形建筑,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为今式。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探看的游客排长队。

▲皇穹宇的围垣就是打小就记下的回音壁,因围垣周密,表面光洁,声波被墙体反射而产生回音,喊的第一嗓子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今天听到“老外”“hello......hello”地喊,有点乐。

▲圜丘坛,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是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

▲▼双环万寿亭,外来户,两座重檐尖顶圆亭套合而成,国内古建仅此一个。原址在中南海南海东北角的淑清院,因“要修建卫戍部队营房及办公人员宿舍”,1975年周总理病重时特别批复:“双环亭可以迁往天坛,让人民都看看。”
双环亭建于哪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清乾隆皇帝为祝贺母亲的五十大寿,于乾隆六年(1741年)所建。双亭寓意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另一说是1903年庚子之乱,慈禧携光绪帝西逃,翌年回到北京建双环万寿亭,取帝后“双还”的谐音独占太后万寿之意。
亭顶的建筑线条也少见,在概率里,一个事件一个圈,叫子集,两个相关的事件称事件A、事件B,双环重叠的部分形成交集,算计其出现的概率。这双环亭顶也留下一个交集:哪种说法为真?不好解,导示牌上用了一个:据传为清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祝贺五十大寿所建......。


▲如果不是‘天高云淡’老师的引领,还真不知道天坛里有这两个去处,不过得先过这道坎。

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皇帝祭祀前的斋戒之所。按照明清两代帝王典制规定,皇帝要提前三日来这里斋戒,不沾荤,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色,多洗澡。清雍正九年(1731年),内斗吃紧,让皇帝一人在这里独宿三日,有恐,但祭天又是国家大典,不得不祭。于是创新了一个外斋和内斋相结合的制度,在紫禁城内另建一座斋宫,即内宫。三天的斋戒先在内宫独宿三昼两夜,在祭天前一日的子时才到天坛斋宫“致外斋”。因而实际上后来的皇帝在这里只停留4-5小时。

▲▼无梁殿,斋宫的正殿,是京城著名古建之一,皇帝进出斋宫过此有相关的礼仪。斋宫的建筑全部为绿瓦,表示皇帝对天称臣不敢妄自尊大,殿前露台四方亭内有手持“斋戒”铜牌斋铜人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胆有些大,敢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


▲寝宫,皇帝斋戒时的居所。

▲斋宫有钟楼,明初,以架木架悬铜钟,清乾隆年修钟楼,内悬明永乐年铸造的太和钟。皇帝祭天,从起驾出斋宫开始鸣钟,到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

▲神乐署,祭祀乐“中和韶乐”习教的管理机构。

▲金(钟、鎛 )、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土(埙、缶)、革(鼓、鼗)、木(柷、敔)、匏(笙、竽)八音。


▲回到永定门。路面的两侧玻璃覆盖的是古路条石。

▲向南延伸的京城中轴线。
-
-
2012-03-21 21:59惠然而来回复
-
-
2012-03-21 21:45天赋迷幻气势恢弘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