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25山西碛口游-2
世界罕见的高原土柱林,土林隐藏在村南的一条山沟内,在一面黄土坡前,昂首矗立着十几支黄土柱,它们高则八、九米,挺拔纤细,低则三、四米,粗壮敦实。这些土柱虽然形态不尽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一例外地头顶一块石板或石块。土林远看貌似云南石林,但不同的是柱体全部由泥土构成,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黄土柱,但土柱的颜色与其附近的黄土高坡却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准确地说它应该是褐色土柱,虽然我无法确定这种泥土是否含有某种矿物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粘性和直立性应该优于普通的黄土,否则很难抵御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水土流失。土林的形成,主要是水蚀作用的结果,当然,与地形和土质也有很大的关系。至于土林头顶的石帽,按照专家的说法,是大约八千年前的地震而将石块、石板抛在山坡上的,听着似乎有些牵强,但又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由于阴天,没有光线的土林,太过于平淡,不足以体现他的美感!天不随人愿。
【寨子山】
看完戴帽子的土林,接着来到了寨子山。寨子山是个村名,因为村庄建在一座小山上,寨子山之名由此而来。过去寨子山的名气与晋西首富陈懋勇、陈懋嘉、陈晋之三兄弟的陈氏家族有关。陈晋之曾做过二十多年碛口商会会长,陈氏家族是碛口淸末至民初年间最显赫的家族,正是他们一手掀开了碛口的全盛时代。而现在的寨子山则是因为伟人毛泽东曾在这里住过而出名。
沿着村里的小路往山上走,据说山上高处的豪宅都是陈氏三兄弟的旧居。抗战期间,陈氏三门各奔前程,分别迁居甘肃、内蒙、宁夏,永别碛口。
在寨子山村的最高处,就是碛口巨商陈懋勇的老宅,也是毛泽东主席东渡黄河后在碛口的路居处。
如今这个院子里的每个窑洞里都有人住,毛主席当年居住过的窑洞里现在住着白云德老大爷。他说这个窑洞是土改后他花钱买下来的,在里面住了几十年了,外面的牌子是最近几年才挂上去的。
任弼时路居处
周恩来路居处
这里的人非常热情,莘金爱老人请我们进她家。。。
【 西湾村】
城堡式的明清古建筑群,西湾民居群座落在30度的石坡上,占据着长约250米,宽约 120米的狭长地带,由五条依山就势的长街将全村所有的院落串通起来,现存30余处完整的院落,院与院之间有小门相通,只要从城堡的南牌楼门进去,就可游遍全村。其总面积3万平方米,属全国面积最大的明清民居之一。
西湾村是我们陈氏家族聚居的地方。
西湾民居是碛口辉煌时期经济力辐射所及的村庄之一。它不同于巨商府第乔家大院,也不同干世代京官所建的王家大院,它是碛口我们陈氏商人的“家属宿舍”。当时商人家里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子女们也有求得一官半职者,因此说西湾是综合的封建大城堡。
在碛口的辉煌时期,那些在此经营的巨商大贾基本上都在碛口附近安营扎寨,围绕着碛口镇,有六个大规模的清代民居村落。这些村落都是碛口富商家族的私宅,内里极尽奢华之能事,外面则修墙筑堡,深藏不露,其中以陈三锡家族陆续修筑的西湾古民居最规模。陈三锡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乡试不第,投入商界,先在碛口与候台镇之间搞货物转运生意,后跑南闯北做大宗生意,为碛口“招商设肆”的创始人。据说陈家在鼎盛时期拥有碛口半条街的买卖。经过陈氏家族 200 多年的经营,西湾村成为城堡式的明清古建筑群。其总面积 3 万平方米,属全国面积最大的明清民居之一。相比于碛口镇和李家山村,这里的民居更具规模、保存得更完好。
西湾村坐西北向东南,背靠石山,濒临湫水,这是民间避风向阳、靠山近水的上乘风水之地。村里多为明清风格的窑洞式建筑,房屋依山势而建,民居群就坐落在 30 度的石坡上,占据着长约 250 米、宽约 120 米的狭长地带,由五条依山就势的长街将全村所有的院落串通起来。沿着陡斜的山坡,屋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颇有气势,令人很难将它与乡村联系在一起,看上去更像个古风古韵的城堡,静谧且沧桑。
西湾民居是典型的晋西吕梁风格的四合院,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防洪排水畅通。特别是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独具匠心,沿街沿巷的石匾,各具神韵。
这些豪宅的院门,看上去十分普通,然外表寒酸,而内部华丽,乃是陈氏先祖为“藏富不露”,以免横祸而设计。这种构思在国内其他民居建筑中较为罕见。
这里有保存最完整的“四层楼院”建筑。这种形制似楼非楼,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楼房,它是顺着山坡修建,下层的屋顶即是上层的院子。最下一层是家丁们的住处,第二层为主楼,中间是一处宽敞的庭院,窑洞前两边有卷棚式厢房,是主人和小辈们的住处。
第三层雕梁画栋,装饰典雅,是长辈们休闲的地方;最上层是绣楼,供小姐丫鬟居住。四层建筑风格殊异,却又十分和谐协调,亦处处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
城堡内宅院保存基本完好的有近三十余座,由两条横向街道、五条纵向巷道把村子院落有序地串联起来。每个巷口,均彻有石碹拱门,石拱门里的各个院落中,都有极为隐蔽的小门与邻院相通,也就是说,只要进入石拱门内的任一院落,便可串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内的横向交通,更有利于突发事件下的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体现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重视防御、居安思危的设计思想。
总而言之,西湾村建筑格局透着典型的商家气息,有规矩但不拘泥,既传统却有创新。古村虽残旧,但胜在原汁原味。碛口的乡土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现在最担心的是建筑被破坏,一说搞旅游,就来个大跃进,把原汁原味的东西都破坏了,那它就狗屁不值了。
【吴堡千年石城】
吴堡石城在陕西省,距碛口只有一河之隔,
雄踞黄河岸边的“石艺馆”
距离吴堡县城2.5公里、位于秦晋黄河大峡谷边上的吴堡石城,因雄峙于黄河西岸的吴山之巅,而被誉为“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就绥德州”之首,它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石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石城全国罕见
石城周长1125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城墙以石砌成,墙高6米至10米,宽2.6米至7.5米。筑城时在布局上有所讲究,东临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是出行通道、北门外为咽喉狭道连接后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石城虽小,该有的建筑也一应俱全。除设置有县衙、监狱等,还有城隍庙、娘娘庙、龙王庙、先农坛、书院等。另有街道一条,铺面数间及大量民居建筑。其中大部分都是石砌窑洞式,只有大堂、二堂、四座城门楼、奎星阁、文昌阁为砖木结构。
进入石城,只见脚下是石头,眼前是石头,顿觉进入了石头的天地。石头的城墙,石头的城门,石头的庙宇,石头的民居,石头的店铺,石头的街道,石碾石磨,石狮石鼓,石牌石匾……整座石城就是一座石头雕琢而成的石艺博物馆。城内的民居独具特色,建筑均为窑洞式的石头结构,类似一个个小的四合院,是明清时期所建造,保存较好。
一进古城,热情的王老汉带我们到他家,给我们看他画的古城全貌图。由于条件艰苦,现在整个古城住了两家三个人。
【 李家山】
李家山离碛口镇约有5公里,并且隔了一条湫河水,那儿与西湾村一样,都是当年碛口商人的“家属宿舍”。与依山靠水交通方便的西湾村不同的是,李家山隐藏在一座大山的山坳里,汽车只能开到村庄下面。
李家山条件艰苦,用水只有靠雨水或到山下挑水。
村里的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剩下的只是老老少少的留守一族。
在迎面的山坡上,大大小小的清代建筑风格的窑洞,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而上,直至坡顶,宛如一幅精美的立体画卷。难怪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在1989年以70岁的高龄翻越南山之后,立即被出现在眼前的小山村震憾。李家山村,成为吴冠中先生的三大发现之一,另两大发现为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他对李家山的评价是:“这里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李家山面南背北,其地形概括地说就是“两沟四面坡”,在昔日风水先生的眼中,李家山就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夹在两沟之间的山峁为凤头,两沟外侧则是凤翼,这是一种艺术化、理想化的比喻。“两沟四面坡”的相对高度不过百余米,绝对面积并不大,李家山的二百余户人家(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了),顺应地形与地势,合理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下一层的窑洞就是上一层窑洞的前庭,有的窑洞甚至就直接建在下层窑洞的窑顶。使得大大小小百十个院落400多孔窑洞散落其间丝毫不显拥挤。
看似随意布局的层层窑洞,完美的结合了山脉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李家山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建楼,错落有致。
村里的道路顺着山坡蜿蜒而上,以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坚固牢靠,且利于排水。
李家山,是在特殊历史条件、特殊地形地貌和传统观念等综合因素下产生的特殊村落,是北方山村民居形式的孤例。李家山的先辈们在二、三百年前,依靠碛口得天独厚的条件投身商业,终成一方巨富。故土难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发达后的李氏先辈们回到故乡大兴土木,为今天的美术工作者和摄影师们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居建筑群。
可是,这样的宝贵遗产又能维持多久呢?年轻人的离去,老年人的减少,许多空置的窑洞已坍塌,怎样才能维护好她的原貌?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