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意古道走京西

 一回头,云起了,飘渺的缭绕在远处的群山间。

    我们行走在京西古道上,当脚步踏着青滑的石路,望远处群山环绕,心里会真正油然生出一种情怀——“古道座落在京西的群山间”。

     这几个字优美的近乎于诗,我反复的念了两遍,意味悠长。

  京西微雨,古道草衰。

  进山雨住,登顶云在。

  近赏五彩斑斓秋色,远观抓髻、妙峰诸山。

                                                                   ——11.5一直走老师京西归来

    

   

     京西古道原本是古道西风瘦马的想象,我以为他是小桥流水人家般的静谧,向往之情仅来源于历史的沧桑感和一无所知的好奇,是,我对他一无所知。

     然而,当一直走老师轻轻叹息着带我们走过那些荒废的关口,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般遗留的村落,抚摸着这些光溜圆滑的蹄窝,这时节,他才显出身影。他的铃儿声声,蹄声得得,往来喧嚣,在岁月里缓缓凝练,成一道绵长的气息,随着行走,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

     这就是京西群山间的古道,承载了几百年历史,肩负过京城物资命脉的重任,而今他依然静静的卧在京西的群山之中。

     行走,莫如说是怀念。

    

     2011.11.5  一直走老师带队走京西古道,行程大致如下:

10点开始从灰地步行,

11:30-王平口,

12:40白道子,

13:10餐毕出发,

15:00风口庵,

18:00圈门结束。(一直走老师总结)

       进山的第一站,木涧沟矿,一直走老师给我们讲解。

       这儿产煤,随便一挖就是煤,呵,这是第一次亲眼看见黑色的煤山,不免有点惊叹,呀,能源可真重要。

 

      好多习以为常的事,其实一点也不平常。等看见那黑色的山把一个村庄给淹没的时候,不能不震撼。人体没了饭不行,就没劲儿走路了,地球没了煤也不行,就没电没力气产热量了,这么想的时候,我觉着自己的智商不及一个4岁的孩子,这儿怎么有这么多的煤呢?

     这儿以前一定是一片森林,经历了地壳运动,然后。。。

   

    这么想着,就走进了山谷。一直走老师指着侧立的山崖说:它们形成于3亿年之前的造山运动。

    啊,3亿年,那是一个超越于5000年前彩陶器的时代,站在山崖前,一点点崇高感弥漫升腾上心头,真伟大!

   这片土地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今它默默伫立。

 

     

    

     穿过山谷,上百岩子。荆棘荒草,显然我们是探路者,一路野枣挂枝头,脚下悬崖,对面是巨大的煤灰石山,回头看,群山飘渺在云间。

    我们走在3亿年前造出的山崖上,这条路该也有漫长的历史了吧?

    经过路断掉的山凹,转入往王平关城的古道。穿过一个个荒废的村落,十几年前这儿还有人家,后来水不能饮用了,就集体搬迁走了。

    一树金黄,还在凝望着曾经喧嚣往来的小路。

   

     那些人家,剩下空荡荡的记忆,倒也是一幅美丽的阡陌乡村图。一直走老师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人类的共同惆怅啊。

     桃花依旧,历经明、清、当代,岁月轻歌,淡淡飘在古道之上。这儿真的只剩下记忆了么?

    

    

  

    人行其间,四处皆景致,一行人不禁看呆了,517网的队员们远远不知走哪里去了,对讲机里传来一直走老师呼叫我们的声音,我们还是留恋着不愿快走。

    四处的荒废村落,在秋色里显的分外悠远,金黄的草丛、小道落叶、半掩的篱门、无人的院落,真叫人恍惚难辨梦里梦外,不忍挪步。

    云一直绕在远远的群山间。

    京西的群山。

   

    

     

       三俩个字,记录下我们曾经走过这儿;

     什么能记录下岁月从这儿经过呢?

   

     

     一路踩着落叶青石路,过关城,断壁残垣经年,很难想象关城当年的车水马龙,这儿运载着煤,运载着关外的物资,有笑声,和秋日阳光下的酒旗,耀眼的在岁月里飘舞。一直走老师踩着落叶说,无边落木萧萧下。。。我没听清楚他的下一句是什么,也许是“不尽白云绕山峦”,也许是“不尽山花岁岁开”,也许是。。。

     一定是关于永恒的,因为它是岁月。

    看见路边一棵很粗的槐树,3个人环抱略显宽松,一直走老师说,最少300年以上。我拍拍大树的树干说,大老树啊大老树,你使劲长,希望下回我们来,3个人也抱不过来你。

    一直走老师微微笑,是啊,历经几百年,和山峦相比,它很年轻;和我们相比,它足够沧桑。显然它可以长到4人环抱,甚至5人环抱,至于我们,只能留下经过时的一句祝福了。

     几百年前,它也这样微微笑着看驮着物资的小驴慢慢经过,伴着吆喝声声,都消逝在时空隧道里了,只有路还在此刻的眼前延伸。。。

       

      不知怎么想起了《老人与海》里的鲸鱼骨头,那是一个人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题外话了也许。

      这儿是三义庙,庙下是古道。三义庙里曾供奉着象征忠义和财富的关公,人们相信,把庙建在路的桥拱上,每从下面经过一次,神灵就会保佑一次。

     忠义血脉,一个民族的信仰延绵至此,淳朴简单,它背后潜藏的文化意义却并不简单。详情见一直走老师的文章。

     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残存的砖石,像留存的白骨骨架,斜阳荒草间,依稀可见它的威武恢宏,只有这株躯干已空仅留树皮的老树,仍苍苍翠翠的守护着一缕不绝的魂魄。

    天色已暗,一直走老师语气凝重的讲述这儿的历史,他的声音很慎重,仿佛怕一语惊动了这儿,我们也感染了他的情绪,神情变得庄重起来。

        

      这儿留存着当年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遗迹,有国民党的暗堡,也有日本人的碉堡,显见这里当年曾发生了何等激烈的枪战。顺着三义庙的残垣走上山坡,日本人的碉堡在荒草间依然很结实,一直走老师唏嘘不已,一切皆已随风,只有冷冷的石灰堡见证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无言的风才记录着真正的历史。

 

        

      从三义庙遗址绕下来,便是古道的门洞。

     这幅照片让我看了心里似乎涌上泪水,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那些美丽的过往,美丽的树,残酷的争斗,不绝的艰苦都随岁月逝去,令人伤感;也许是这景色什么也不代表,仅仅是惆怅,仅仅是荒芜的原野间,它们曾那般生动。

   

 

 

     下了三义庙,是一条狭长的沟谷,沟的尽头是圈门。据说,这就是门头沟,地理意义的门头沟即从此而来。

    爬下天梯,一位老太太在屋门口卖蜂蜜,一直走老师商量问能否让女生借用一下厕所。老太太很和气的答应了。看大家一哄进院,谁也没看她的蜂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说,阿姨,打扰了啊,这么多人都得骚扰您家的厕所。

   老太太哈哈一笑,说:天是大家的天,地是大家的地,不用计较那么多,去上吧,没事。

   天是大家的天,地是大家的地,好敞亮的心胸!

   看看蜂蜜,我说买一瓶吧,闻了一下,隐约有花香味儿,再买一瓶吧。后来经过悠然鉴定,能买到这样的蜂蜜,已经是难得了。

    这条沟很长,这条沟是一个大村子,这条沟里炊烟正起。天色已黑,孩子跑来跑去,老人在街上闲聊,有墙上写着: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

    一片生机。

   从古道的荒芜忽然过度,有路灯和柏油路,有公厕和小卖部,有点不适应,像走进了一个陌生的社会。

    我们走啊走,半个多小时还没都到头,忍不住问人家:请问你们村有多少户人家啊?人家答:两千户吧!

   

    关城之上,当年一如这般生机。仅隔数里,百年光景不到,它们却沉寂在群山之中了。

    前面一直走老师在等着,圈门到了,有一个大戏台。暮色里看不清楚,依稀可见精巧曲折的构件,可想见当年的精彩。一直走老师介绍说,这里供奉着窑神,每年四周的窑主出钱,请戏班子唱戏,给窑神过生日。用这样的仪式,为下到窑里采煤的人们求一个心理上的安慰。

     回望群山下的村落,隐约的灯火守护着山里延绵的古道。人流往来,历史从未隔断,那条古道却走进岁月里,不再回头。

 

 

 

 

 

 

 

 

         结    尾

        古道出京入西山,

        跃上峰庵十八盘。

        过山总道王平口,

        一路蹄窝现奇观。

        黄草梁上秋风紧,

        黑爨底下冬火燃。

        历尽千载今犹在,

        关城耸立大山间。

                                  ——一直走老师作《咏京西古道》

     

     路上我们聊到中国现在的文化状态,很担心我们传统的文化精神像京西古道一样,它会随着时间慢慢沉寂消逝吗?

乐璞发表于2011-11-08 23:11  
分享到 
(1198次阅读/3个评论/0人赞过)
    有点苦味儿

    不错不错,凝重,深厚。

    爱美爱自然
    强
    乐璞

    时间太紧张,随笔写几句记录下感受吧,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多随老师走几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