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沿着独龙江走2008 (6)

第五天

 

再次醒来,天已光。

 

海拔已降下去一些,没前一晚冷,收拾行李顺当多了。

 

关怀在火堆旁坐了大半夜的3人后,吃早餐,又启程。

 

大家边走边聊,最终定论--是因为我撒盐过多才把山上的野生动物引下来,它们也需要补充盐份,或许是那女孩头部帐外的地上盐特别多,所以它一直在那儿舔盐,才不管帐内有什么呢!同伴们甚至推断是野鹿一类的,因为装医生和团长都没看到任何活物的踪迹,估计是身体轻盈的小动物才能迅速逃离现场。

好嘛,就这么结了吧,一把盐引发的谜案,而我也认了--始作俑者。

 

组委会安排大家抄了近道,中午约12点就扺达本次徒步的终点。

这条小径很陡,我有点发怵,看有的人轻快的跳跃着下山,我仍是很小心的摸索着由半山往下走,到山脚,就见到了独龙江。

其实,这三天的路程,三分之二是沿着怒江走,今天才真真走到独龙江边。

由于雨季过了快两个月,江水的流量已不到丰沛期的五分之一,水势也较平缓。最让人高兴的是可以看到清澈的江水,从江边至江心,由浅至深,颜色也从透明渐至鸭蛋绿色至蓝色。

     

 

 


零零散散的有了小村落,偶尔会看到江边有几匹马悠闲着。

 

 


关注独龙江的人,大抵知道从贡山县到独龙江乡的公路,据说是中国最后一条开通的县级公路。而独龙江乡与缅甸接壤,离国界线很近了。

 

还有很多人想来这里寻访的,是脸上刺青的妇女。

关于纹面女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这一趟我听到的可能是最靠谱的版本:由于中国这边的女子容貌比缅甸女子漂亮,所以常常被缅男掳走,后来当地人为了保护她们,从小就在其面上刺上各种图案并涂上黑蓝色的颜料,让人难辩美丑,而后就平安无事了。

如今,再去独龙江乡,已较难看见纹面女,因为自新中国日渐强大后,境外的人不敢造次,当地女性也不再纹面,终能以本来面目示人。

现仍在世的纹面女大约不超过10或100人(记不清了),并且大多过了70岁,算是见一位少一位了。

 

我们路过和专访的两个村庄,都分别见到一位纹面女,可能也是政府有意安排的线路,总是要让这次活动物有所值吧。

时光冉然,她们面上的印迹有些退色,加上岁月的侵蚀,整个面庞看去都有些模糊了。

我不好意思走近对着她们拍照,只拍了远远的身影。

     

 

 


下午,当地政府安排参观的一个村庄,有十来户人家,顺着江边遂次向岸边的山坡上安扎着。

 


     


进了一户人家,房间还算大,但只有一个通间,空空的,一半起居一半睡觉。家具么,没印象了,或许是没家具,除了火塘上黑黑的一口铁锅。

他们家有两个小男孩,哥哥约5、6岁,弟弟3、4岁,大家都把一些吃食拿出来递过去。

我至今都还记得:哥哥站在昏暗的屋角,戒备的看着这些陌生人,而弟弟的大眼晴衬在満是鼻涕的脸上依然清亮。

   

 

 


晚餐后,又去到当地的小学,参观校舍,同时举办了本次活动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捐款仪式。现场除了本次活动的主要赞助商捐了20万给当地的小学,组委会还号召大家个人再认捐,于是相关人员按捐款金额排序也上台露了脸,留了影。

 

我们组在会后10人合捐了3600元(一个高中生3年的生活费),委托组中一女孩负责挑选被捐人,并定期收集学习成绩转告大家,但至今,也不知捐了谁,上了大学没。

 

晚上,又是篝火,在独龙江乡边防派出所的大操场上燃起。

听闻有这么多的外乡人来了,邻近的乡亲也都来了,手牵着手围着火堆,唱着简单的歌谣,一圈又一圈的跳了两三个钟头,欢乐的情绪影响着每一个人。

      

 

 


我,也是万分的开心,因为今晚可以睡在这个平坦的操场上,还有真正的厕所,还有热水洗脸。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

     

 

 

进帐逢前,再看一眼明月,晚安!

我沉沉的睡去。


             

 

发表于2011-10-23 10:32  
分享到 
(854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