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与你相遇——塔尔寺掠影
每次我去教堂或是寺庙都不是因为旅游,原因很简单,我去这些宗教场所都是对神圣的敬畏。第一次接触宗教是2002年在陕北靖边县。因为好奇,我偶然进入了这个县城最大的天主教堂。在那里认识了杨槐神父和李景严神父。一来二去,我觉得他们两个和我接触了解的信众都很好。所以,有空就会和他们在一起做弥撒。
在教堂里,我由衷地感觉到纯净和神圣。特别是管风琴响起,大家唱圣歌,做礼拜的时候。
在靖边的那段时光,我真的感觉很不错的。因为天主教的朋友,因为圣洁、纯净的弥撒,那个时候,我的内心是宁静的。
认识佛教是在2004年。我在江苏施工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的一个好朋友。这个人,非常好。可以说,从德行方面,他提升了我做人的境界。我敬重他,佩服他。他信仰佛教,所以我就开始关注和学习佛学。
一有机会,我就听他讲经论法,去寺庙参禅拜佛,去居士林诵经,看净空、慧律法师弘法的录像。和那位大哥在淮安呆的那段日子,我的收获真的不小。可以说,这收获是源自内心的。最起码,自己的内心比以前柔软了;我自从那时起,真的有所敬畏了。
虽然自己没有被“洗礼”或“三皈依”,但,“ 头上三尺有神灵”,我信!
因为在这些,寺庙、教堂遇到了,我都要去。
去青海湖回来的路上,我们就赶往了湟中县的塔尔寺。因为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塔尔寺,它的创始人是宗喀巴大师,这是藏传佛教信徒必须朝拜的地方,这也是青海旅游重要人文景点之一。
到了塔尔寺,我坚持要了个导游。这个导游真的很不错,是个年龄和我儿子大小的藏族小姑娘。她毕业于哈医大,09年被分配到大庆人民医院。没多久,因为男朋友她就辞职回到他的家乡到塔尔寺做导游。
这个姑娘具体的名字我记不住了,我只记住了她名字的后两个字叫卓玛。
在导游卓玛的引导下,我们 我们也随人流开始顺时针转寺,身旁的小摊子五光十色,各式各样的转经筒、金刚结、藏银饰品,仿松石蜜蜡,都来不及细看,我的全部心神,都被如流涌来的转寺者吸引了。有时站在原地,忍不住回望来者,用长焦镜头去寻找,寻找那些手转经筒旋转出的美丽弧线,那些嘴唇不住翕动呢喃诵经的专注神情,寻找那些磕着等身长头的起伏跌宕的长长短短的身影,那人缝中随时俯下的身躯,那沾满尘土甚至渗出血丝的额头,那五体投地一丝不苟的动作,那由于常年摩擦而发亮光滑的石板,无论是满脸皱纹的老人,还是强壮体魄的男人,或是扎着藏式围裙的女人,他们做的都是同样一件事,向心中的神佛反复传达着自己的虔诚。
在来青海之前,在挺多资料中看到过藏传佛教的虔诚,当时,多多少少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因为自己从小接受了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我无法想像有人能做到不带一丝杂念的虔诚。
然而,在塔尔寺当我亲眼所见,心灵不由自主地被震撼!那些信徒,除了生存,就是向佛朝圣,那样发自内心、与生俱来一般的信仰,那样不辞辛苦,不怠不惰认真专注。我想,那是强烈到足以感动神佛的。拥有这样强烈的信仰民族,他们如何能不善良,在那些被高原太阳晒得通红的脸上,写着的不是苦难沧桑,更多的只是平和良善。
看那些,磕长头匍匐在地,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不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遇——我无法确知,我遇见了什么,只知道心底里有个强烈的声音,唤起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然后不知起了什么反应,两股热流直冲向眼眶,几乎就要夺眶而出。
这种感情,它到底叫做什么,我说不清楚。或许是感动,是心灵的冲击,抑或是——我始终无法找到确切的用词,也许,只有你去过,用心感受过,才会懂得。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其他五大寺庙分别为:甘丹寺,格鲁派的祖寺,又是拉萨三大寺之一;哲蚌寺,拉萨三大寺之首;色拉寺,它坐落在拉萨市北郊的色拉乌孜山脚下;扎什伦布寺,位于今日喀则市西郊;拉卡楞寺,甘肃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据导游讲: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据佛家传说,宗喀巴大师的母亲在这个地方生他时割断脐带滴下几滴血,就在这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宗喀巴大师到西域去学习佛教文化去了,他的母亲想念他,捎信给他,他认为自己学业未成,一直没回来,就在信中让母亲把树用布缠起来,再在外面修一座塔。所以最初这儿就只有一座塔,也就是先有树后有塔再有寺。现在这座塔身镶着银和宝石,就在大金瓦寺里,而在这塔里长着那棵菩提树,神奇的是那棵树几百年不见阳光仍然活着。这是因为它的根从塔底向外长出来,在寺外的两边长成了两棵高大的树,塔中的树就靠伸出外面的枝叶提供的能量生存。
游过塔尔寺,他让我感触颇多。这让我想起周国平老师写的《有所敬畏我》这里我大段引用过来: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 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 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 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我喜欢塔尔寺,我喜欢那朝圣的人群,敬重那虔诚的信徒。这时,我想起佛教的本质“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
2011-10-16 20:51泥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