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台19小时困境求生
小五台19小时困境求生
——深秋重装深夜迷途脱险暨小五台穿越记忆
号称户外圣地的小五台,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很难让我十分喜欢。每次走在小五山脊上,都有过被折磨感,都曾想过“这次以后,再不来了”。也许因为山路太陡峭,无法边走边看,满足不了对风景的贪恋;也许因为看不懂金莲花的美,7月驴友赶集般地扎营,让我觉得他们很奇怪;也许觉得小五的山势够险,却不够恢弘大气,没有大山的层次和震撼。唯一认可小五的,是盛夏这里的凉爽,还有就是离北京的车程相对算近(不能堵车)。
但神奇甚至有些诡异的是,每次小五台之行都在记忆中刻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
第一次小五是2010年夏末,西沟扎营。第一次见传说中的金莲花,盛开得灿烂,甚至接近了凋谢。由于堵车,天亮才到营地,扎营后,睡过一小觉,从西沟上穿,目标是东台,但是领队莫名其妙地带错了路,在一个山腰上升的时候,发现没有路了,山势陡峭得无法直切到山脊,只好望台兴叹,无功而返,下撤两个多小时回到沟底,从西金河口出沟。这是一次无台而返的小五之行。没有结果,却有了一次美好的开始。
第二次是2010年的中秋,跟山羊队北东重装穿且晚上拼帐。这是第一次和男人拼帐扎营,属于初夜。早晨起来那轮清冷的初日,以及北东山脊刀削一般的山路,让人印象深刻。东台下撤的路线平缓,虽然长,但是风景优美。
第三次上小五是2011年的盛夏,杨帆队组织的一日轻装五台连穿线路。半夜到了赤崖堡后没有休息没有吃饭立刻开始登北台,走北-东-三岔-中-南-中-三岔-西路线,西台下山。这次,户外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走P了,跟着强驴飞奔,想尝试一下到底能走多远,结果,没上北台就被拉乱了节奏,走中东山脊,几乎是十步一歇挪到的三岔,在三岔,中台就在眼前也放弃了。下西台花了三个小时,比快驴至少多花了一个小时。这次五台连穿见识了强驴,报名50个人,10人完成五台连穿,最快的比我们穿了三个台的还要快两个小时。经验教训:任何时候都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没有睡好觉,肯定体力不行。
第四次就是2011年深秋,和风季浪子队伍的南-中-西沟-东台穿越。浪子回来后将这次活动称为“小五台19小时困境求生”,我觉得困境求生这个词用的很恰当。浪子说“有惊无险”,我当时的感受是有惊有险,化险为夷。
这次旅行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要更加敬畏大自然。户外,永远有风险,无论多成熟的线路,多熟悉的地方,选择了户外,就做好随时迎接风险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不了解户外的朋友经常会说,去户外要注意安全啊,那么多驴友出事……我的观点一直是,人活着都有风险,户外的风险应该比过马路出交通事故的的概率小,但是前提是,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户外更要遵守户外安全规则。没有任何一座山可以小觑。
这次小五之行,“一行20人,两天重装穿越,最后一天连续19个小时的徒步近
加入这个队伍也有些周折。九月底差不多是最后扎营的机会了,周末想找个两天的活动,而小五的南中台一直是个心结。浪子的线路恰好是南台-中台-西沟穿越,走这个线路,可以满足两个愿望,一个是小五的五个台就走全了,还有可以弥补上去年西沟未能登顶的遗憾。由于周末时间难定,到了周四报名时,人员早已经满了,和领队浪子通电话,发短信,表决心,希望争取空降。到了周四晚上,浪子回信说终于有人退出,有了一个座位。
惠新西街南口集合,考斯特。20个正副座被队友和背包占的满满的,司机去哪里都会带着六七岁的闺女同行,她倒是很高兴和兴奋。由于还是有一个队友加了外挂空降,少了一个座位,司机小女儿就只得由队友抱着了。比预计时间晚15分钟左右,车启动出发。
过了九月,京藏高速过八达岭的路就不大堵车了。子夜过后,到达蔚县西合营镇,按计划入住客栈,四个人一个屋,每人10元,厚棉被,一点睡到六点,睡得很好。早餐饸烙面热气腾腾。这是晚上出发上小五最舒服的一次了。
考斯特的司机刘师傅人不错,把车尽量往山上开。在馒头沟的山路上超越了另外一拨驴友。半山腰下车,蓝天白云,天气晴朗,只是温度有些低。向南台出发。
馒头沟出发
第一次和浪子的队伍走。很快发现这是一个纯AA的队伍,报名的时候不轻易扩编,队友的履历和报名自我介绍都很强。车上浪子对行程的介绍,也是说有探路性质,希望大家共同商量,玩好。报名的时候只有两个女驴,上车时不知怎么成了五六个。这个让我暗自松了一口气。按我的经验,女驴少的队伍,速度可能很快,会很强。上次小五连穿被走P的经历还心有余悸。
上南台,地形和上东灵山走过下马威的感觉有点像。风很大,但是视线开阔,南望茶山,觉得小五的登南台风景,比北东更让我喜欢。乱石阵很迷幻,南台路很销魂,也许是因为近期出来走的多,这个夏天走了南太行、哈巴、小五、大五,体力保持的还好,也许是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好,早上吃了热汤面,一路走的很爽,一路在前队。
据说山的那边是灵山
队伍拉的有点远,后队已经看不到了。但是风大天冷,等人时呆不住,一会就冷透了,好在视线好,路线明显。中午路餐后,等人差不多齐了接着走。转过几个山梁,再绕过一个山包,见到山泉后,沿着河水上朔而行,南台就在眼前了。登顶的上升有些强度,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走,紧随着领队浪子第三名登上了南台。(当时不知道浪子的包有多沉,下山时他把腐败物资用完,把备用山泉倒掉时,我都觉得那个包上飞机应算超重。)女队员小艾和爱两个AI都很强,很快也前队上了南台。但是另外有一些队友似乎体力跟不上,石头收队,和浪子讨论着AB方案,B方案如果有队友体力实在不行,当天不上南台,在乱石阵扎营,不再继续穿越,第二天直接下撤原路返回。
上南台
路餐地望南台
南台到了
南台浪子,看上去很浪
南台地标
南台顶很冷,处处可见积雪。北侧阴面的草已经黄了。在山顶小屋和玛尼堆到此一游拍了照,和几个先上来的队友继续出发往中台方向走。据说今天还是有不少队伍上南中台这边的,怕百花鞍没有了营地。后队最后选择了继续走的方案,不再登南台,从乱石阵直接向中台百花鞍方向切。
下午四点半到达羊毛鞍。已经能看到对面百花鞍营地扎满了帐篷。应该是另一个队伍红舞鞋的队伍,他们没走南台,中西沟直接上百花鞍。南台还是有点强度,走到这里,前队也感到有点累了,而且太阳西下,气温开始降低,再往前走,后队到达后没有扎营天就黑了。羊毛鞍扎营
添衣,扎营,煮面,天黑前搞定一切龟缩进账。队友豆豆看了一下温度计,说已经零下好几度了。风很大,我的单人帐外帐被风吹得噼啪乱响,思想斗争了一下,还是起来重新压上石头才算好。外面有队友开始推销自己的“牛肉蘑菇汤”,却无人响应(太冷了,谁还愿意出帐篷啊)。我已经进入梦乡。
羊毛鞍扎营
小五的深秋的确很冷了。
第二天除了有风,还是好天气。对面百花鞍的队伍已经开始开拔,烧火做饭拔营,唯一的意外是煮面时碰翻了一锅煮面的水,下山时的水袋比计划少了
好天气,好体力,好风景。除了担心路坑洼不平摔跤崴脚,小五此时的徒步,像大五台一样惬意。按照自己的节奏,第一个轻松登顶中台,追上了红舞鞋的得瑟队。中台有一些玛尼堆,明显的有五座,不知道是不是寓意五台。这里可以清楚地望见其它四台。西台就在眼前。虽然漫长,但是并不起眼。队友很兴奋,小艾等人脱了羽绒服开始短袖秀POSE拍照。
中台地标,玛尼五堆
中台集合后,决定还是不走西台,原计划走西沟。这很符合我的愿望,夏天走西台下降时,近三个小时的石子路十分痛苦,还有就是第一次的五台之行,走西沟登东台,领队没有找到路无台而返,让我对西沟之路颇有好奇和憧憬。
中东山脊如上次走P了一样的艰难和漫长。过了三岔,迟迟走不到下撤点,让我都觉得再走就到东台了。浪子终于在前面发现豁口和明显的牌子了。于是,在小垭口大家午餐。浪子的腐败物资在这里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和力量。烤牛肉、羊肉、烤培根,咖啡、红茶、乌龙茶,葱姜蒜应有尽有,他基本是背了个厨房上山。最牛的是酒,不仅有啤酒和白酒,还有加了姜片煮的黄酒。喝了一杯,确是陈酿,满口留香,当然,再配个大闸蟹就更好了。吃了一样一样的小西红柿,他和其他几个队友还把自己的水贡献出来让大家煮茶喝。
下午两点前出发。正常两三个小时就西金河口上车了。大家归心似箭,几个快驴一马当先,直冲了下去。我和领队浪子紧跟其后。刚下山不久,过了第一个岔口,浪子就说有点不对。但是最前面的快驴没开手台,联系不上,后队只好跟着下。浪子又想追前队,又想照顾拖得比较远已经看不到人的后队。我说那我就走慢点,在最后面收队,浪子开始追前队。由于下山路很陡,至少60度仰角,但是路的痕迹很不明显,按照前队踏出的腐殖质脚印和被撕下来的《读者》杂志路标,我期待着突然眼前一亮,大路朝天的时刻。下了大约两个小时,突然听到手台中传来“发现了一瓶红酒,发现了睡袋装备”,接着,浪子要求后队停止前进——遇到断崖,我们迷路了。
很快,浪子返上来了,后队改前队。决定重新回到我们下降的中东山脊小垭口。有队友拿出GPS,发现下山正路就在不远处,但是可能隔着一座山梁,怎么过去,不敢再尝试,也没有时间再尝试了。如浪子所说,大家这时很平静,没有埋怨,埋头艰难爬升。谁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么陡的坡,上山重走回头路,简直崩溃。时间和体力至少多耗费50%。我觉得这是自己户外两年以来的第一次真正走错路和遇到险境,想到了看过的各种遇险求救援的帖子和报道。几个队友也开玩笑说,这次也许能坐上直升机了。
这时候没有胆怯没有慌张也没有埋怨责备。事后想,大家之所以比较镇定,因为危险仅仅还是可能。领队不再探路原路返回的决定十分正确和重要,没有迷路,就不会绝望。有一个简单目标,人就会付出努力,发挥潜能。这时候大家没有说,心里也明白,现在的攀登,等于求生。
幸亏有水源,在纠结中还是把水袋和随身容器补满了水(下山路过这里时,水袋基本空了也没有补水,准备下山喝啤酒了),包又沉了,坡更陡了。啥都别说了,这时候目标简单,别无选择,上吧。
(把丢了的后半段补上)
浪子强驴本色尽显,这时候一马当先迅速上升,同时给后面队友纠正最佳路线。上升了有三个小时吧,手台中传来浪子的声音“我已经达到垭口,大家加油”望梅止渴,如释重负。我一鼓作气,和前队队友天黑前登上了垭口。后队上来时,天已经彻底黑了,气温骤降。好在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难以想象如果全队在密林中迎接黑暗和零下好几度时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
一个队友体力不足拖后了,浪子又下去帮她背包了。我和365等几个队友开始点着炉头烧开水,煮姜茶,补充食品。我知道,热水在这种寒冷中的温暖作用,也知道大家打的山泉水虽然能救命,也能拉肚子(去哈巴雪山,队友竹子就有前车之鉴)。
补充了食品和水,增添了衣物。浪子提醒大家多穿衣服,不要失温。这次出来衣服带的不少,开始还担心用不上背着太沉(过去屡屡把备用衣服等装备原封不动地背回家),这时候发挥了作用:下身:速干裤、冲锋裤,既不太厚也防风;上身:速干衣、软壳、厚羽绒服、冲锋衣,两个魔术头巾,防风手套,帽子……把能穿的几乎都穿上了。后半夜走在山风中,这个装备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我在等人和休息的时候,可以躺着背包草地上,看漫天灿烂的星河,和那一轮如火般金黄的月亮。
中东山脊-东台。山脊上寒风刺骨。我自我感觉体力还行,衣服厚,还有一杯热水,于是依旧走在最后帮着收队。一个强驴可能是喝了山泉水,肚子不舒服,恶心,速度慢了下来,强女驴“爱”体现了爱的精神,一直陪伴跟随照顾,走在后面。后来,还有两个强驴速度也慢了,一个是脚疼,一个是衣服穿得少了。
队伍越拉越长,虽然后队有队员说,不行我就到东台顶扎营明天再说了。但是没人放弃行走,没有人真的崩溃。也许有体力不行的时候,但是没有毅力不行的。月亮金黄色,挂在东台顶峰上很是妖冶,漫天星斗中,偶尔一架飞机拖着灯光划过,左侧山下是大片村镇的灯光,看着那么近。前队登上东台顶时,浪子手台传话鼓励后队“东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加油……”后队登上东台顶时,浪子等人在台顶边上的小房子应该已经等了有一个小时了。
漫漫下山路。进入了熟悉的路线,又是下降,这时候需要的只是坚持了。队友LONG走的很慢,能看出他一定是个强驴,但是这次脚出了状况。LONG对东台下山路也很熟悉,几次提出大部队走了远道,可以提前下降走近路。但我打消了他另辟蹊径的想法,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再分队了,况且前队在前面不断在停下来等我们。跟着大部分走,等LONG的时候,就在东台下山路上坐下来看星星,山风凛冽,好在无雨无雾,星星和远处队友的灯光同样灿烂,想想,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密集地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了吧,也算是一大收获。呵呵。平时很多从来没有用过的备用装备,这次也都发挥了作用:黄连素、备用打劫帽、备用手套、备用食品、备用手台电池……。尤其是手台电池,到东台时,手台就没电了。能联络上前队和领队,知道他们就在前面走着,也等着我们,心里当然踏实了很多。
路总会走完的。我和LONG走到山涧口岔道垭口时,前队至少已经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多小时。领队浪子等我们接近岔道垭口时,才让前队继续下撤。浪子、小艾、豆豆等我们到了,一起出发。浪子烧了一大壶热水专门等着我和LONG。我在中东垭口烧的热水在东台前就喝完了,把水袋里的冷水装在保温杯中,一直小口喝着(水袋和矿泉水瓶中的水很快就结冰了,喝不到了)。现在喝一口热水,真温暖啊。
这是第一次和浪子的队伍走。领队不错。感觉浪子是个有担当的领队。下西沟时,刚下撤他就发现路有问题,但是几个强驴快驴既不认识路也没开手台,一马当先联系不上,后队只好跟着下。中后队有队员批评前队队员时,浪子却检讨说怪自己。回来的车上也首先道歉揽责任。其实,他是可以把责任推出去的。
其次,能清楚地感受到浪子是个热爱户外的人。安排路线、调节气氛、收费……都能看出,他只是喜欢户外,绝不会让人有任何商业疑虑(虽然个人并不反对商业,但是反对不以户外为第一)。浪子能力也很强,尽心尽力尽责,帮助落后队员背包,背了一堆腐败物资。知道大家不会再迷路,基本已经安全,浪子让前队下撤到防火道和三蹦子接头。他留下来收队。直到快下到山涧口的防火道时,他才把包里的两瓶备用山泉水倒掉。
凌晨四点,坐上三蹦子。五点半,到达赤崖堡小赵家。喝粥吃面时,天已经大亮,另一个队的几名驴友正准备出发。大家情绪不错,唏嘘感叹,状态饱满,以至于那几名驴友还问我们“今天准备从哪里上?”队友答:“就差一个北台了”。妈的,还想五台连穿啊。:)
靠着坚持,重装19个小时走出了零下温度、寒风吹透、黑夜无边的小五台。经历南台—中台—西沟迷途往返—东台—山涧口。
回北京路上,阳光普照,伴随着队友纷纷编瞎话请假的电话,昏昏睡去。
转领队风季浪子的总结:
关于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作为领队总结了几点:
一、领队过于自信导致了线路误判,前队失控时又出于侥幸心理未能及时纠正错误。
二、活动批复的队员彼此生疏,体力差距导致队伍行进速度控制不利,未能按计划行进。
三、线路不熟的情况下,坚决不能让不熟悉线路的人走在前面,并且必须保障前后队通讯顺畅。
四、每次活动的功课还要做的更细,如果没有GPS数据的线路,应和有线路经验驴友请教攻略信息。
五、报名人数过多的队伍,一定要选择安全路线,不能盲目求新探路,时刻提醒自己安全是第一位的。
个人总结经验教训几点:
1、户外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心理的和物质的。户外意味着和风险相伴。做最坏的准备。可能几年背着不用的物品,关键时刻救命。冬天的保暖衣物,夏天的雨衣。随时保证身上有最后一口水,最后一块食物,以及照明设备、电池、通讯工具、个人药品。有它们在,你的肩膀沉一点,但是心里踏实;
2、如果迷路或者失去方向,最好的方法就是原路返回。
3、按自己的节奏行走。尽量保证睡眠良好。
4、遇到困难和迷路,更要保持队伍在一起,不要轻易分队。
领队浪子的总结报告:http://www.517huwai.com/activity/5501
因为认识了凑合大哥,所以又看了一遍
大哥对户外的挚爱精神和活动中的品格 值得学习
有上次狼牙山迷路而返、探路的经验,对再次迷路变得比较镇定了![微笑 微笑](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1.gif)
因为认识了凑合大哥,所以又看了一遍
尤其是最后的总结
在别人的经验中学习
又想起自己那一年的风雪小五台,差不多的时间差不多的距离还风雪中走过
户外,永远都是安全第一![抱拳 抱拳](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84.gif)
安全第一![握手 握手](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82.gif)
你组织个小五西沟探路百慕大吧![呲牙 呲牙](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14.gif)
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10年去小五,从西台下到金沟河的路上,本来是走在一起的队友,因为要追人,超越了我们小队,本来笔直的大路,他就象鬼打墙般的走到了金沟河公园里。我们一直后悔为什么没给他带个手台,好在他经验丰富,到了公园里手机也有了信号,很快就和大队联系上汇合,有惊无险了一把。
真是百慕大啊![尴尬 尴尬](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11.gif)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得,当危险出现的时候,能够舍己为人的人,就值得尊敬了。
团结其实就是舍自己,为大家。
是啊,所以户外有更多的能像你这样为别人想的人,就会更多一分安全!
不敢,不敢,谬赞。
每次希望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不错了。呵呵
有兴趣![发呆 发呆](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4.gif)
春秋的晚上就是零下了,冬天的小五之冷难以想象。呵呵。还是等到春暖花开吧
嗯,听你的。![发呆 发呆](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4.gif)
语气有点。。。。你懂的,哈哈
水太深,挺吓人。你咋那么邪恶呢??、![发呆 发呆](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4.gif)
小五之行 这么久 才看到 在此我感到愧疚 因为下撤时我和犀牛戈戈是前队 我俩当时发现没有明显路标时 没有停止脚步 没有顾虑后队 更没有顾及大家 所以我有一定的责任~~在此请接受我迟到的-歉意~这也是我经历的最艰苦~最顽强~最难忘的一次户外之行~同你一样,收获和感触颇多~有缘~有机会再一起出行~~![抱拳 抱拳](http://www.517huwai.com/Public/Images/biaoqingqq/84.gif)
那次的队友都不错。早晨回到赤崖堡小赵家等早饭时,看着大家边休息边嬉笑,觉得这也是户外的乐趣之一。
对我,其实唯一遗憾的是还不明白,到底西沟应该如何上下。
十一去走新疆,有幸和小五达人老大海同路,听他讲了小五的西沟之路的种种陷阱。决定找时间一定跟着海叔再走一次西沟。
呵呵。不想去小五都不行了。
有机会一起走
有机会走西沟请叫上我~我们再度与西沟“亲密接触”~~呵呵.....如有Q请加我-786067991
谁让你下山跑那么快,以后慢点等会别人。
顶!
看后 感触颇深 分享给队友 期待我们也能体验一次 五台连穿 QQ60112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