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啦 不要问那路在哪
第一次知道Road Trip是看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想象着一群人开着敞篷奔驰在一望无尽的高速公路上是要有多拉风!穿过麦田,穿过红土,穿过高山,穿过沙漠。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如果将来去了美国一定要有一次Road Trip,最宏大的计划是来个东西横跨!
转眼之间在美国的第一年已经结束。我没有忘记这个梦,却也没有坚定到不顾一切要去实现它。总会有各种现实的考虑,周围的人都觉得实习很重要,我也这么觉得,每天念叨着的寒暄着的都是“你实习找的怎么样了?”“随便投了几个,还在等呢”。半熟的鸭子飞了之后,又接连受到几次打击,不免对实习这码子事心灰意冷起来。四个月的假期已经被我晃荡掉了一个半月,接下来的时间你还想干什么?我这样问自己的同时,打开了许久不曾涉足的旅行网站,看hitchhiking(搭便车旅行)的故事,看谷岳的博客(“搭车去柏林”和“一路向南”是接下来要看的),看穷游上的各种攻略,尘封已久的激情又回来了。也许没有实习是上天给我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还在等什么?很多事情都是Now
or never,四年前已经遗憾过一次,这次还要留下遗憾吗?
于是写了那篇黄石提顿犹他五园的计划帖。谢谢校内好友们帮我分享,虽然我依旧没有找到同行的人,可是,我却因此开始了一段不期而至的梦想之旅。
在我发出计划帖后不久,GE从我们俩唯一的共同好友那看到了这篇日志,告诉我很感兴趣想要加入,可是他那时正在环游美东,时间上可能需要协调。然后我就去他页面看到了“送走了你们,该我上场了!走着!”的行前准备,看到了21天21个城市的东部环游之旅,看到了那个带上睡袋和帐篷,一路徒步或者搭便车游遍美国的梦想,看到了那颗同样为谷岳、刘畅感动的心。霎时间,遇到同道中人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无比激动的在日志下留言,最后只是说说“真想加入你呢”,没想到他居然十分欢迎,还给出了“免费车,免费司机”的没有人能够拒绝的offer,于是我立马订了去Raleigh的机票,开始了这段完全没有计划的旅行。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是疯子,也许有人会为我的“安全”担忧,可我相信文如其人,相信自己的直觉,事实也证明这是位靠谱的旅伴+司机+教练+摄助+人肉GPS。谢谢给力的旅友,一路辛苦了!
两个疯子碰面必然免不了各种疯狂的想法和计划,交换了各自对搭车的见解,一路见到各种好车就开始YY“哎要是能把轿车、SUV、敞篷、敞篷吉普、房车、摩托车、卡车、警车全部搭一遍多好啊!”然后GE一本正经的说:“卡车司机不会搭你的,他的保险只管他自己和车,警车要执勤更不会搭理你。”“可是在西藏的时候一个美国朋友就是因为没有公路通行证被警车一路从接近昌都带回德格耶……那我是应该在加油站,还是visitor center,还是高速入口搭呢?”“随你便。”“要是路上看到有hitchhiker的话我一定要搭他/她!”
还真给我们遇到了。最后一天早上刚出加油站就看到一个hitchhiker竖起大拇指站在路边。“快停车!”问清楚他要去哪,回答说Albany正好是我们要经过的地方就让他上车了。这个叫Ethan的小伙子刚从朋友的蔬菜农场出来,要到Albany附近的另一个农场打工到9月份。他是从Rochester一个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毕业,每天干农活之余也会继续作曲,7月15号还会在纽约的一个club里演出,他是DJ,还给了我们具体信息,说是我们的朋友跟他预约都可以免费入场。集电音DJ和农民于一身,这是一种怎样奇妙的碰撞啊!不由得想起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说过的一番话: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才有学习数学和哲学的自由。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拥有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的权利。我想这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之一吧,我们现在还处于第二阶段,我们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自由的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
还有,在大雾山看到了那条长达2150 mi的从佐治亚到缅因,穿越14个州的阿巴拉契亚徒步路线(Appalachian Trail), 两个疯子又一阵热血沸腾蠢蠢欲动。
路上不乏搞笑的对话。
“快看!大黄蜂!”
“哇塞!好帅!”咔嚓一下。
一辆黑色的跑车开过。
“那是什么?”
“大黄蜂……”
又一辆绿色的跑车开过。
“那是什么?”
“大黄蜂……怎么换了个颜色(马甲)你就不认识了?!”
我……好吧,下回我一定认得!
也会讲以前的旅行经历,讲那些会让自己两眼放光热血沸腾的事情,讲他怎么样试图说服身边的朋友跟他一起走却还是没能说服的了。其实旅行也不过是一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事情,何况这种非常规路线的非常规走法。谷岳、刘畅那样的绝佳搭档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遇到了是三生有幸,没遇到,只要有梦,一个人也不孤单。
因为我的加入,把他原来的路线改的面目全非。没去Virginia Beach, 没去Nashville,没去St. Louis,去了Charleston, 去了Great Smoky Mountain,去了Champaign。我加入后的路线如下:Raleigh, NC – Charlotte, NC – Charleston, SC – Savannah, GA – Atlanta, GA – Great Smoky Mountains NP, TN – Indianapolis, IN – Champaign, IL – Chicago, IL – Worcester, MA – Boston, MA.
12天,2580 mi,4152公里。

我想,Road Trip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路上的风景,在于遇到的人,在于因彼情彼景而不断变化的心境,在于“当我开车时,我谈些什么”。

看到日落时分的霞光万丈时,兴奋的又叫又跳,除了惊叹还是惊叹。不期而遇的美景是对行路人最好的奖励!

也许因为不是自己规划的旅程没有ownership的感觉,这一路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打酱油的,直到归程进入Ohio,GE在副驾上睡去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有了独自掌控方向盘的快感。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前方的路。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美国人这么爱车,没有家不要紧,可以睡拖车上,四海为家。而美国发达的公路网,标准化的服务区、汽车旅馆等配套设施也让公路旅行变得容易而美妙。给我一辆车,我可以去任何地方。

这一路,有过一天跨过四个州的疯狂;有因为I-90上的Road Work大堵车而不得不改走乡间小路,却看到了最美丽的田园风光。金色的麦田和绿色的玉米地沐浴在柔软的黄昏下,奶牛和牧马在红房子前甩着尾巴溜达,一片祥和。窄窄的公路在林间起起伏伏,这时唱的是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a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赶夜路的时候单曲循环《最重要的决定》,我和GE都祝对方早日找到那个最重要的决定。不禁想起在香槟看到小蛋的甜蜜幸福,GE说:“我好羡慕啊!”我拼命点头:“我也是啊!”可是我们不都是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走在自己的路上吗?和小蛋分别很难过,这种长途跋涉中老朋友的短聚会把离别之情放大好几倍,可是我知道,我还要继续向前走。
最后一天,开上了GE久违的Mass Pike,此时的他应该是百感交集。21天,不只21个城市,你做到了,超额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份足以让自己骄傲的回忆。就像我们扯开嗓子吼的“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梦想在远方,我们在路上。
旅行结束了,生活又将归于平淡。可是每当对生活中的琐事感到烦闷厌倦疲累的时候,想想曾经一次次卓越的旅程,又能够扬起微笑找回勇气吧。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又会各自踏上下一段旅程,这次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心情呢?
旅行的意义,开始于开始之前,结束于结束之后。
真棒!
春节我也来个国内的Road Trip,从北走到南。
经典的巧克力标记游记系列,批判精神和深度知识象高速路旁的风景,一闪而过,尝试抓出所有关键词,同时期待下一个系列
Road Trip,Now or never,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自由的学习,你做到了
给我一辆车,我可以去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