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1红螺三险

“红螺三险位于周口店镇黄山店村西北。是明清时期房山八景之一。山体呈螺旋式上升,分三层,每层悬崖下有盘道,所谓红螺险,又称幽岚山,是指当年在上岭的红螺洞里有红螺出现且释放红光,故此得名。另据流传,在十多万年前,这一带是一片汪洋,这里有个海眼。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一个巨大的海螺堵在海眼上,它遍体是鲜红的鳞,被阳光一照,放射出红彤彤的光彩,映红了半个天,染红了这一带的海水。不久"轰隆"一声巨响,地壳变动,海水没了,红色的海螺变成了一座奇妙的山峦,像个大海螺的盖子,分上、中、下三层,人们叫它红螺三险。自明代起就在下险建竹园寺,中险建极乐寺,上险除小庵之外每一洞穴就是一座庙宇。红螺三险,其山峰陡立,在群峰中显得挺拔而又雄奇。山间有高大的古松、古柏、橡木遮云蔽日,红叶的品种就八种之多,有数不尽的野花草散发着淡淡清香,还有清泉淙淙流淌,古庙、古碑、古塔点缀其中,景色如画。”

这是网贴对红螺三险的描述。其实去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景点和这些传说,我只是听止今年走了一次说不错,而且执意要在她不多的能户外的时间再走一次,我想这个地方应该不会差,于是有了此行。我,止,张俊(与止互为夫妻),还有一小伙。游记写得太晚,居然忘了上山的地名了。于是从网上找了一条,泗马沟-谷底-中险-上险-山顶-不掩门-杏黄-棺材山垭口-涞沥水。不过,我们是反着走的。总里程大约20~22公里,累计上升高度1300米 

活动强度1.5 +。


周六下午三点红庙出发,六点到涞沥水村,远远地看到元宝山,呵呵,又一说是棺材山。说来也奇怪,这山山顶是一块巨石,光光的,就是一大金元宝的形状。可惜没有照片。然后,我们就一直向着棺材山走呀走呀,一直到天黑。途中经过一五星级羊圈,确实是我见过最好的羊圈,无图,哈哈。在此遇一对驴友,下午三点多在山上经历了冰雹的洗礼。想想那个时候我正坐在车上,蚕豆般的冰雹砸得吓死人了。

然后天黑了,然后小段迷路,再用GPS拽回来。反正我已经习惯强度不够,迷路凑。途经几处悬崖,非常高,黑夜里感觉就是个无底洞,不过倒没有危险。绕棺材山转了一圈,已经很饿了,计划是去杏黄许叔家喝羊肉汤,所以我们随便吃了根黄瓜什么的,一直奔着这个念想去了。走到夜里十一点,才看到杏黄许叔家的灯光,好温馨啊,我们不约而同地闻到了羊肉香味。以为会一阵狂吃,但饿得太厉害了,想得太厉害了,反而吃了一些就饱了。不过确实很美味,原生态羊肉汤,羊杂割,走地鸡蛋,真香。本来是准备扎营的,结果也懒得折腾,直接睡许叔家了。

次日,阳光透进窗棱,被鸡鸣狗叫唤醒,才发现这是一个世外桃源。杏黄四面环山,得此一平地,600余亩,据说百年前原也有一百多人,现在此居住的就许叔和他爱人。上百年的核桃树,野生的桑树,鸡羊成群,怡然自乐。许叔兴致盈然地领着我尝了这里的桑椹,每棵树的味道不同,果真是吃了杏黄的桑椹,别处的就不用再吃了。这里的石片非常惊奇,屋顶用的都是它,比瓦好多了,桌子凳子也用这石片做成。据许叔说,这种石块现开采得太多,出口的太多,现在很少了。回城路上,我还不时看到运输这石块的车。四人吃了两顿,睡了一晚,还带走一大盆桑椹,临走要给许叔钱,他们坚持随便我们给。在此,我就不透露给了多少了,我觉得不好意思说。

在此,记一下天梯吧,那个天梯也不错,很刺激。也无图。

次日,密密的枝叶遮住了路,也遮住了古屋上的斑斑遗迹。我在想,我们行走至此,是我们的福分,虽然远隔时空之远,但我仍能依稀感到那些隐居于此的先民们,抚琴、弄诗、观云、看雨、耕耘、收获、读经、布道的纯净生活。他们一定比我们快乐。我相信那样的年代,每一个上山至此的人,都会与那些高僧隐士们一起,用他们清澈的内心,觉悟着那个怀有理想的社会。而如今的我,只是一个勿勿过客。一直是个过客,因为你要的太多了,于是不停地奔走,什么只是浅尝而止。

回城,依然要为上班的闹钟恼怒,依然要在喧哗的世间争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犀牛戈戈发表于2011-06-21 22:08  
分享到 
赞过
(1216次阅读/3个评论/3人赞过)
    如如水
    白天爬还抖呢这四个家伙居然夜里爬山.牛是牛,户外是放松心情千万注意安全!
    暗夜Knight

    反着走三险,还没带绳子,算是冒险了

    绿梦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