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九龙山骑行穿越(上)

【引子】日近岁末,冬寒料峭,有风过耳,淡阳高照。有好事者二,车载骑行远郊。但见九龙逶迤,飞轮穿越,登临茫茫高山,寻访京西古道。老树寒鸦未见,沐浴潭柘夕照。途虽劳力涉险,指点江山畅笑。是以为记,实乃平生快慰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葛丈母娘来北京了,说得伺候着。车队主力一缺阵,打击面太大,其他人也就势缩脖做猫冬状。这“九龙山穿越”的计划终于还是赶上了变化,最后只剩了两个顽固分子,小范和我,唉,世事难料。写这篇攻略,一是想把这条著名但资料不多的路线再搞搞清爽,另外也气气老葛他们,呵呵。因为九龙山此行的确是我们历次穿越线路里最经典的一条,天时地利,山水人文,难度快感,一应俱全。用奥委会罗格主席的评价就是:无与伦比!
      原来领骑的“犯葛”组合这回换成了“范伟”组合,终于一扫往常的草台班子感觉,有点明星阵容的味道了。
     因为所以,早餐也上档次了,肯德基的海鲜粥和鸡排汉堡套餐。量少没过瘾,又加了俩辣鸡腿汉堡,本来鸡块汉堡什么的只有中餐才有,值班的小姑娘看俩人高大威猛,实在不够吃,特意照顾让后厨现开火单作的。车友一般都不是腐败分子,我们也不想冤大头,这么败家是绝无仅有但有些许原因的,在此向老葛认错并保证: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咱们还是咸菜就纸包子。
     足等了辣鸡腿20多分钟,俺俩没用20秒就给报销了。抹嘴离开亚运村店,四环,阜石路,模式口一路顺畅,直接奔了水闸。
 
      小城一锅宽敞的大院是我们的御用停车场,每次都停这,还一停就一整天,但印象中从没在里面吃过饭,怪对不住人家的。
      换行头、装车、打气,检查链条、刹车、变速系统……该走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
      周六预报降温最高11度,这倒不怕,不过说有3、4级风,对爬坡实在是个考验。
     刚才在肯德基没好意思再麻烦上早班的小姑娘,意犹未尽的我们又奔了河边的御用早点摊。都减肥呢没多点,每人再找补了俩油条、一碗豆浆、一茶叶蛋,还买了四个炸糕是带路上享用的。看官休笑,自个也感觉今天消化系统比运动系统还亢奋!
     其实没经验的不知道,骑车爬坡最耗体力,一定要沟满壕平揣到嗓子眼才能纳足中气。原来看东方红论坛上有一篇论文专门讲了《吃饭与骑车的关系》,说俩实力相差不大的哥们参加比赛,吃5碗的拿了个第四,那个夺冠的居然吃了9碗!实在惊为天人,顿开毛瑟——饭量与成绩成正比!原来蹬不上去,就是没给自己吃饱了撑着啊。
 
(9:17)过水闸穿铁道进垭口,穿越正式启程。
     寒风在垭口的阴影下有放大效应,在地面马上形成了5、6级小旋风,飞沙走石,穿刺入骨。幸好我们准备充分,在此提醒各位车友这季节进山冲锋衣、抓绒衣裤和脖套、抢劫帽,那都是必须的。
     新修的柏油路因缺乏保养被重车压出道道深沟,像皮肤表面皴裂的道道伤口。山间黄草俯首,岩崖毕现,真的是北方冬天的感觉了。

(9:53)到达新地标九龙驾校,穿过一造作的城门楼,准备上升。关外山坡上可以俯瞰驾校:大风天练钻杆的学员缩头缩脑,端大广口杯喝茶晒太阳的教练怡然自得,想起自己学车那会的峥嵘岁月,感慨的不行。两眼迎风流泪,俩轱辘愈发变沉,开始爬坡。

(10:40)到达拉拉湖地界,柏油路面已经变水泥的,虽然仍有坡度,依旧难度不大。
     遇到徒步者迷路,小范施展活地图之内功,开始在地上给人家传道解惑。
     身渐暖,风见小,远处城市星罗棋布,近处山野沟壑纵横。
     眺望、聊天、随拍。
 

     挥手作别。很快路面换做土路来到小红门。这时轮到我们迷路了。先是野牛阵,然后鬼打洞,最后是假蹄窝。
(10:58)没想到这里有挺现代化的养牛场,赶上奶牛们中午饭后散步,慌不择路,穿行其间,惹众奶牛纷纷侧目,估计在想哪来的小报记者闯到这里,调查啊……不知三聚氰胺的阴影是否已经在她们心头消除,伙食质量没下降吧。有大车在装运剩下的牛,不知要去往何方,唉,上苍保佑吃饱饭的奶牛……
(11:06)调转车把上了条小路,没见到传说中的鬼子碉堡,看见个废弃小窑洞。大不能烧砖小不能藏人,不知干什么用的,依然是死路。拍照做个记号。
(11:13)换了第三个方向上了条更小的路,嘿嘿!小范大叫:看见蹄窝了,就是它!蹄窝倒是蹄窝,可越走路就越窄最后改草窝了,依然无法推进。
      京西古道果然艰险难觅。路漫漫兮其修远,上下求索找不着。
      忽听到远处有人喧哗,不一会终于看见上面树林丛中有鲜艳的冲锋衣浩荡而过,循着方向,推车、上升、横切,几番挣扎,摸到了红房子上边的蓄水池,终成正果。
      后来自我反省:主要是因小红门的奶牛场有一小段在修路,我们想当然的希望超近路拐到正路上去,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上次老吕带路九龙的时候据说也因思想不端正,恍惚看见卖花姑娘,路线偏离正确方向,恰巧老天又不开眼,最后几人在暴雨中连滚带爬的掉入黑夜深渊。好在我们这次及时的拨乱反正,革命穿越事业得以继续。

(11:20)开始真正上山。。。
瓷片发表于2011-04-22 13:17  
分享到 
赞过
(2024次阅读/14个评论/3人赞过)
    老飞日记
    路线不错,下次带上我。
      徒步,骑行两相宜
    橙子

    体力真好强

      山上消耗其实还好,痛苦在去和回城的路上
      不好走吗

      上山途中风光好,回城路上脏乱差啊

      呵呵~户外真的非常美

    黑子小黑
    强骑车上山!期待“下”~~
    宣纸儿

    读了几遍,懂了个大概。

    似乎很不错,就是离自己太远了,力所不能及,唯有羡慕。

    穿的有点多,印象中骑行的人一般都同时秀秀身材呲牙

      数九严寒啊,想冻死我啊

    新驴
    佩服。天气热了,去秦岭山里面漂流吧

      嗯,看见照片了,不错!冬天上山,夏天入水

      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