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记2009春日过镇江,寻谒宗泽、米芾墓。

 

 

    辛弃疾本来是说“青山”遮不住,但我眼前将将是春初景色、青色未嘉,山坡上随处可见干枯萎顿的落叶,所以只有和谐一下,咱就“春山遮不住”吧~~

 

    上一篇写到拜谒河南三苏坟,在评论中和朋友聊到镇江宗泽墓和米芾墓。

 

    宗泽,南宋初期竭力抗金的主将,曾被金人称呼为“宗爷爷”(那是金人被打怕啦,《宋史·宗泽传》:“泽威声日著,北人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

 

    宗泽早在北宋元佑年间参加全国高考,在议论文试卷中痛陈社会种种不公及应对办法,文章立意特立独行而且不以歌颂皇帝歌颂祖国为主调,引发主考官不满,但因为文章才华太盛,只好以“同进士出身”名义录取(《宋史》: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给了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宋代官员是否为九品制,未考),二十几年一直东奔西走的在基层被锻炼,当着小小县太爷,不巴结权贵,所以也没有选拔进中央的晋升机会。靖康年间,金人借口宋朝违背“海上盟约”灭了北宋,这时,宗泽才有机会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积功成为一代名臣。

 

    (北宋末年联合金国攻打大辽国,金国灭了大辽,捎带手抓了北宋徽宗钦宗爷俩,害得康王赵构泥马渡江,苦力支撑、偏安江南,却仍奉开封为国都、临安为“行在(临时首都)”,有点像今天的朝鲜把平壤视作临时首都,把首尔视作统一后的正式首都一样。中国的历史总是在重复,250年后,南宋末期,南宋朝廷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与蒙古人联盟灭了金国,可又被蒙古人捎带手赶到崖山,逼得陆秀夫背着九岁小皇帝跳海。500年后,吴三桂假装“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满清结盟攻打大顺,意欲恢复明朝江山,可多尔衮不给他机会,结果满清捎带手一口气追到缅甸,连南明也灭了。)

 






    提起宗爷爷,还不能不提岳飞。

 

    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说岳全传》,那真是痛快淋漓,特别是枪挑小梁王一段,更是听得回肠荡气,血脉贲张。关键之处,评书中的此时此刻是宗泽保护了岳飞:“那岳飞虚晃一枪,反手直刺小梁王心窝,不待小梁王遮挡,人早已被岳飞挑下马来,结果了性命。这一下,全场高声喝采,惟独吓坏了张邦昌几个奸臣,他们气急败坏,立即命手下兵将把岳飞抓来,要斩首偿命。宗泽看到这一切,勃然大怒,叱退了刀斧手,定要保全岳飞性命。(摘自《说岳》)”

 

    历史上也确实是宗泽提拔重用了岳飞,不过“教场比武、小梁王”云云俱是小说家言。建炎元年(1127)六月,宗泽以70岁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200万,分署京郊16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岳飞投奔宗泽,泽见而奇其才,给以500骑兵,要其奋勇立功。岳飞听命而行,歼灭了敌人。从此岳飞就在宗泽部下南征北战,由此奠定他千载辉煌。

 

 

    颐和园长廊彩绘《岳母刺字》(图片来自网络)



    连环画《枪挑小梁王》(图片来自网络)。小时候家里给买本小人书那种喜悦,现在的孩子是体会不到啦~~

 

    宗泽在提拔重用岳飞的第二年病逝于开封,死前犹自大呼“渡河、渡河、渡河”,其志不泯。其子及岳飞等人扶柩归葬于镇江京岘山南麓。

 


    镇江宗泽墓

 

    了解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是苏东坡,一代文宗,列为第一,那是谁也没话说的。黄即黄庭坚,江西诗派领袖,文坛领军人物,搁在现在是作家协会总支书记的角色,名居第二,谁也没有异议。排第三的就是今天要聊聊的米芾米元章。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摘自百度)

 


    米芾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书界之中,对米芾书法的评价要高于苏黄二位。

 

 

    李可染《米颠拜石图》(图片来自网络)。米芾另有独特之处,一生洁癖不说,更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拜石”更是千百年来谈论不休的文坛趣事、画界常题。

 

 



 

    “抔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宣和笔;丛林才数武,宋朝郎署米家山。”




    米芾定居镇江,北固山上有其亲笔“天下第一江山”,死后葬于镇江黄鹤山北麓。

 

    米芾后代也是名人辈出。明代万历年间有位米万钟,书画翰墨横绝一时,与米芾老爷子同有一好,喜欢石头,各色各类的石头收藏甚富。他在北京当官,经常跑山里当回驴友啥的,有一回在房山发现三块巨大无比、秀美异常的怪石。他拼尽家财,雇请工人,要把这三块巨石拉回家来。结果,最大那块连动都不动;去拉第二块稍小点的,这一块摇了摇、晃了晃身子,也没动地方;只好去拉第三块,最小的那块。这一拉,拽动了,一拽就拉倒了良乡,快到卢沟桥了,却再也拉不动啦。米家的钱财,别说金银财宝,连米缸里的大米儿小米儿都消耗干净了,再也雇不起工人啦,只好把这块石头扔在那儿。石头就被人叫做了“败家石”。

 

    当地人却都知道拉不动的原因,这三块石头是有修行的,要修炼千年,化骨成仙的。他们分别叫“大青、二青、三青”。大青修炼得深,米万钟没拉动;二青修行稍浅一点,被米万钟拉得晃了晃身子;三青道行最浅,一口仙气没顶住,被米万钟拉到卢沟桥。哪天您去房山玩,随便找个老爷子问问“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拉到卢沟桥”的故事,准能给您讲出一大篇儿来;去石窝看看,大青二青还在那儿继续修炼哪~~

 

 

    颐和园青芝岫(图片来自网络)。

 

    三青虽是仙石,却有比他更横的,乾隆爷!乾隆爷去房山当驴友,看上这块石头,不费劲就把它提搂到颐和园乐寿堂去啦,还改了个“青芝岫”的艺名,您啥时去都能看到。说句题外话,乐寿堂小院没有景深,太局促,这块石头放着这儿,您根本瞧不出美来,好东西没配好环境,可惜了这块石头。

 

    米南阳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当代也有米芾后人,书法家米南阳。他的书法“墙里开花墙外香”,书界人士未必看好,但书法界以外却是名声赫赫,有人称之为“米南阳现象”~~

 

 

    春天的日子,总是有希望,尽管地上再多落叶,也阻挡不住明天蓬勃欲发的萌芽。

 

    春山遮不住,镇江城北的一脉江水依然汩汩流向东方。

 

 

 

蒙泰恩发表于2011-02-23 02:30  
分享到 
赞过
(5262次阅读/23个评论/6人赞过)
    荷塘清莲
    好文章,学习了。
    惠然而来
    抱拳
    oldmonkey
    好文,去镇江的话,也可以去看看了,顶一下。
      嗯,应该,人文的东西很吸引人~~微笑
    一直走
    1111
    一直走
    春天的日子,总是有希望,尽管地上再多落叶,也阻挡不住明天蓬勃欲发的萌芽。

     

        春山遮不住,镇江城北的一脉江水依然汩汩流向东方。

     

      好文顶起。
    一直走
    强
    老顽童
    又学了些掌故,等俺下镇江,路上给驴们白话白话去。。。
      握手,从您那儿也学到很多~~呲牙
    数独行
    小游怡情,大作怡人。
      小评爽快,大评动人~~抱拳
    黑子小黑
    含金量高啊~~!
    又见彩虹
    强学习了
      互相学习~~握手
    风中的鱼
    读后很是舒服。长知识。
    风中的鱼

    旁征博引,看的看的是酣畅淋漓,过瘾。

    北国
    好文章,独特的风格,详尽的考察论述,不得不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