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青年逛河南:长假之旅二

文学青年逛河南:长假之旅二

 

   
    曾经有过无数梦想,虽说实现的没几个,却一直舍不得放弃这种自我陶醉的权利。

   
    生活,本就是平平淡淡,磨磨唧唧的岁月,从轻狂少年走到白发老翁。

   

    在这过程中少不了比拟与榜样。人生每个阶段,都在不同意境中寻找自己的影像。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写的是人生低落时惆怅与无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了意象深厚的感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困境中的诗人依然想着那些低收入者能不能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又分明是一位老户外对自然景色的感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一腔热血男儿胸怀。

   

    如果,再有什么梦想,我就想在这次河南之旅中看一看那些历史文化名人魂依之所,带着尊崇心情,来至他们墓前或故居前,祭一杯薄酒~~


 

    黄河北岸孟州韩愈韩退之墓。

    韩愈手迹,著名的“鸢飞鱼跃”和抄录王维的“白鹦鹉赋”。韩愈在书法上独具风格、自成一体,找个形容词叫做:险怪奇拙、不拘古法。咱们现在是很尊崇王羲之的,但人家韩愈老先生却对书圣王羲之嗤之以鼻,认为他那两笔字儿“俗不可耐”~~呵呵,有性格的老头,俺喜欢。
    此书法碑毁于清末战火,毁前的《唐韩愈书王维之白鹦鹉赋碑拓长卷书法拓本》现在在收藏市场上是65万一件的价格~~

韩愈庙中的道长在上香。呵呵,谁都知道韩愈一生是强烈反对唐宪宗无限宠佛的,在他庙中自然是道士的地盘喽。可是,韩愈反佛,却有不少关系深厚的僧朋释友,从未闻他入了道门呀?~~

肃穆的韩陵陵园。

    杜甫出生在河南巩义黄河岸边,想当年,不定哪一只渔船上留下过伟大诗人调皮身影哪。杜甫是渔家子弟?不是,但自小在黄河岸边长大的男孩子,不上渔船上调皮捣蛋去,不中吧?

    1962年专家认定这里就是伟大诗人故里所在。据杜甫家谱记载,杜甫生于“窑湾”,这里恰恰有南窑湾、北窑湾的村名,南窑湾这几孔窑世代所居人家一直认定自己居住的破窑原来是“圣人窑”,里面住过圣人的,而从窑孔建筑上又勘探出唐代灰砖,专家们都考证出唐砖来啦,唐代的圣人,能联系上的只有杜甫啊,于是,这里肯定是伟大诗人诞生地呀。

    诗人故居就在笔架山下。这是巧合吗?一个大诗人一出生就与文笔有着纠缠不清的渊源。

    杜甫出生时,家境还算富裕,三两间土窑不甚宽广豁亮,但也说得过去。想想老先生在成都贫困无助、自搭自建茅草建筑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老先生一生贫病交加时候居多,用现在的话讲,大概算个下岗官员吧,虽说当过官,但也没啥积蓄。实在扛不过去,自己就搭个茅草屋遮风避雨。

    站在老先生土窑门前,不禁想到,幸亏老先生没有生活在现代,他的茅草屋可是违章建筑啊,咱们英勇无畏的城管队员们能容忍这种事吗?还不得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把老先生的茅草屋拆啦啊?脑子中暗暗设想一副画面:咱们的伟大诗人,一个干巴瘦小老头,摞着袖子与一帮五大三粗的城管队员们対峙着保卫着自己辛苦盖起的茅草房……,唉,老先生还在幻想着社会上低收入者们都能买得起经济适用房哪~~

 

“洞逾千载隆今古,诗卒一门盛祖孙”,封闭的木门锁住千年沧桑。

赶到新郑欧阳寺镇时,傍晚余晖正在徐徐下沉,远处一抹红墙隐隐显露,欧阳文忠公墓祠就在眼前。

秋收季节,成熟的玉米摆满欧阳修墓祠前的水泥地面,现在的农家自己已经没有晒粮场,不得不占据其他地盘。祠门紧阖,寝园已闭门下班,敲敲窗口和值班小伙子说明来意,这可真是千里迢迢的跑来呀,小伙子欣然同意让我们入内参观啦~~

欧阳文公之墓。对欧阳公最深一次理解还是那个春日中滁州琅琊山醉翁亭之旅,在那飞翼凌空的亭下、在那汩汩出流的让泉边,在那萼蕾初绽的欧阳手植梅旁,心中的默默对话尚未结束,一忽儿又来到欧阳公魂宿之处,面对古坟清木,感慨悠然而生。

欧阳公也是苦孩子出身,父亲过早离世,母亲拉扯着儿女长大成人。家里穷,只好在沙地上练习写字(好像很多名人都有这个故事附身哈~~)

夕阳穿透树丛射进园寝,璀红的光扩展出一轮轮光晕,使远道而来的游客倍感惆怅。

范园,范仲淹墓园,在洛阳市伊川县,距离龙门石窟15公里。这次计划中曾列入,但走至偃师,临时改变计划放弃了,上次路过已是去年旧事。

《去年九月河南伊川过范仲淹墓》  2010/01/31
古木高云自森森,青丘浅刻得认真。入静苍松凭气定,横空雁队记征尘。麟延千障孤城色*1,湘岳一篇苦乐身*2。百感何堪秋风冷,心情一路到龙门*3。
1、范公经略西北边疆制节有方(范仲淹曾经出守麟州、延州等地--今陕北神木、延安一带)。
2、范公一篇名记《岳阳楼记》震铄古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范仲淹墓至洛阳龙门约30里。

“高山仰止”坊。范仲淹一生风范,真正当得起这“高山仰止”四个字!

岁月遮不住过眼云烟,青坟依旧,永留的是一袭高贵的背影~~

 看守墓园的范氏后人,不知是几代子孙,微笑的脸上依稀是范公的容颜吗?

 

 

蒙泰恩发表于2011-02-02 06:41  
分享到 
赞过
(1605次阅读/10个评论/1人赞过)
    小蜜蜂
    豪壮不失幽默,蒙大师的手笔,嘻嘻
    木木2006

    河南只过郭亮,云台山,这此地方也很不错啊

      呵呵,你的头像俺认识,西湖边上的林微因~~呲牙
    apple
    不错,是个不错的文学青年。偷笑
      胜利,耶~~
    北国

    大年三十发文章,唯有文学蒙泰恩。

    大江南北都走遍,不枉中华底蕴深。

    博雅散人

    呲牙不错,是个不错的文学青年。

     

    看到最后一张照片,依稀有范公的容颜,只是多了几分质朴,这样不是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