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尼泊尔之旅(西藏--加德满都--博卡拉)

前言:总有一种力量吸引着我向往远方,总有一种精神让我背起行囊,总有一段旅程让我去自由的丈量。尼泊尔,十年前有一个日本驴友告诉我了这个国家的名字,十年前我们在西藏阿里分别后他去了,去了一个我一无所知的王国,几个月后我收到了他一张从尼泊尔邮寄给我的贺卡,贺卡上美丽的雪山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十几年过去了,贺卡已经发黄,搬家无数次,那位驴友也早已失去了联系,但去尼泊尔感受高山国家的愿望一直没有泯灭,直至今天,我终于能背上行囊踏上去往尼泊尔的旅程,并谨以此怀念一下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位日本驴友。

线路:北京--拉萨--樟木口岸--加德满都--博卡拉--漂流---至蓝比尼--加德满都--巴德岗--加德满都--樟木口岸--拉萨---北京

9月28日  北京--拉萨

由于临近国庆,机票基本订不到了,况且费用极高,为了节省费用并可以回味一下十年前西藏的感觉,决定从拉萨去尼泊尔,飞机是早上7点多的,天蒙蒙亮就乘机场大巴赶往机场。习惯了一个人的旅行,不想带任何人,也许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静下来感受一下,让思想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飞机在重庆稍作停留于下午三点多抵达拉萨贡嘎机场,一出机场门口就有大巴车等候,统一价格,好像是25元。机场离拉萨95公里,需两个小时到达市区。西藏的阳光依旧强烈,能感觉到紫外线强烈的照射,我脸上的高原红是十年前西藏留下的永久记忆,也成了我的明显特征。

大巴上大部分都是游客,有的担心高原反应,有的昏昏欲睡,我透过车窗领略着两边粗框的山脉、绵绵的河流及给人以活力的斑斓秋色,为了这些植被,也许国家投入了很多经费维护。5点左右大巴达到终点站布达拉宫东侧的车站里,然后乘坐人力三轮入住我预订的天文之家客栈,客栈是我花3元钱通过一个网站预订的,后来才知道不用通过他们预订也是一样的价格,我是通过那家网站预订的第一人,每床25元。客栈位于一个村子里,没有标记,打电话出来接的,院子里很干净,里面已经入住了一些客人,老板话不多,我到了后就开始给我换床单之类的,收拾了一番,建议我休息一下,晚上可能会有高反。

我认为自己走过阿里最危险的地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稍作停留后背着相机出门了,随便吃了一大碗混沌就去瞻仰布达拉宫了,布拉拉宫是神圣的,由于以前去看过,这次不准备进去了,在广场上瞻仰一下算是看望,夕阳下的布达拉宫很美,雄伟壮观而又显得神秘。 

瞻仰完布达拉宫,就步行到大昭寺,布达拉宫里大昭寺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路灯比以前璀璨了许多,照在光滑的路上,仿佛是复古的现代文明。大昭寺广场上人不是很多,门口灯光不算很亮,佛教徒们或坐或转或五体投地的膜拜者,这里数十年如一日的重复着,在我的印象里,门口的人仿佛比10年前少了一些,但仍旧是感人的,那种感觉也只有现场能体会得到,人体与地有规律的摩擦声,喃喃的念经声,偶尔的钟声,交织成空灵的梵乐,沁人心脾,动人心铉,唤人心醒,冥冥中进入空灵世界。

我坐卧在大昭寺门口,受着佛音的洗礼,时间不经意流走,我已进入冥想世界......

是夜,广场上人渐稀少,仍有三五成群的藏民或手摇转经筒或手捻佛珠驼背走过,昏暗的灯光勾勒出一幅幅沧桑的生活油画,沿大昭寺转经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本着对佛的敬意绕行大昭寺,算是瞻仰夜里他高大的身影,零散的商贩仍不愿意离去,期待着他们今天最后一个顾客的光临。

半夜回到客栈,也许活动量太大的缘故,午夜时分,身体十分不适,全身发冷,身体发热,头疼,口干,我清楚地知道,高反眷顾我来了......

10月29日  拉萨--樟木

昏沉中挨到天亮,我知道我必须按计划继续前行,把所有的衣服穿上,背起行囊,告别了客栈老板。

身体愈加的难受,饥饿但是没有任何胃口,但是我必须吃点东西,我清楚不吃东西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我走了一段路终于有一家藏餐馆在营业早餐,我进去要了一碗藏面,端上来才知道根本吃不下去,面感觉还没熟,付了钱走人。我按计划打个车去尼泊尔拉萨办事处去找去樟木的车,出租司机建议我去吃点粥,离办事处不远的地方有个《玉包子》是吃粥的好地方,我强制自己一口一口的吃了点粥,但一出粥铺,终于忍不住呕吐起来,呕吐完之后,感觉一阵轻松,背起行囊大踏步地向办事处方向走去。

办事处门口有十几个排队等候办理签证的游客,看来签证官还没上班。我原以为这里会有很多人,可以顺利的找到去尼泊尔的车,结果一问才知道今天没有去尼泊尔的班车,看到张贴的班车小广告,是隔日发车,今天刚好没有,然后看到路边的停的一些越野车也都没人,最后看到办事处旁边的一小间旅行社,他们称可以预订车位,下午出发,什么车不确定,因为要看有多少人乘坐老板再决定用什么车,无奈于是留了电话,等待下午发车,我清楚地知道,无论什么车我都得按计划出发。

我决定在这空档的时间去溜达一下,在小昭寺街上喝了一壶酥油茶,在西藏很干燥,喝点酥油茶有助于缓解干燥的症状,酥油茶很便宜,价格几元不等,拉萨有很多这样的茶铺。在小昭寺遇到一个旅友,他们是准备从这里自驾去青海,我门两个一起去了小昭寺及小昭寺旁边的一些小寺院,这些小寺院是真正的平民寺院,基本不收门票,香火甚旺,也有比较清静的寺庙,他们躲在较深的居民区里,经历着代代沧桑.......

                            次巴拉康寺,位于小昭寺旁

                        

策门林寺,这里很清静,你可以感受另一种宁静带来的佛音

                   

古寺遗址,这个寺位于居民区里,不容易发现,寺大门两旁的原僧舍已经出租

 

中午刚过,告别临时旅伴,我便前去办事处那里等车,1点过后,游客陆续多起来,大约有20来人,老板很高兴,提供的是辆中巴车,车费200左右,记不清了,比包车便宜多了,包车每人需要400到500不等。我坐在前面比较宽敞的哪个位置,后来证明这是明智的选择,起码可以伸开腿活动一下。

终于离开了拉萨,向着樟木进军,拉萨离樟木700多公里,听司机讲需要明天早上达到樟木口岸,想着慢慢的旅程,慢慢的长夜,只好做好心理准备了,这时我的身体仍有低烧,精气神欠佳。

一路上,我仿佛回到了从前,但十年前的记忆已经模糊,似乎路上变化了很多,记得十年前喀什的遭遇历历在目,记得走到拉孜时的饥饿难忍,当时奢侈的花5元钱买了盒康师傅,小卖铺老板给提供热水泡上。如今的路况好多了,但我的身体仿佛不如以前了。

车上人认识得不认识的开始变得熟识起来,和我一个座位的老兄是一个青海的年轻商人,操着浓厚的西部普通话,他去尼泊尔进货贩卖到青海和北京的潘家园,貌似很老实的一个人,后来我们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里暂且不表。前面坐的一位女孩,貌似年轻,和她一起来乘车的一个男同伴因为前面已经没有了座位只好坐在了车的后排。

中巴车从白天穿入到黑夜,从漫漫戈壁到层层山脉,望见雪山穿过羊群俯视湖泊,路过至少三道关卡查验证件,终于看到天色逐渐发白,黎明就要来了.....

.

10月30日  樟木--加德满都

车子到达樟木是早上8点多钟,下车后,大家有的就直接去了友谊桥出关,青海商人去银行取钱兑换尼币,我和另外四个人在路边准备吃饭并打听能兑换尼币的黄牛。

樟木兑换尼币要比加德满都合算,这里有很多兑换的小贩,他们会主动问你是否需要兑换,一般都可以信赖,只要谈好价格,一般饭馆老板都能提供这类服务。当天的尼币樟木市场上比较少,我们最后一个人只兑换到了一部分,那小贩就没钱了。所以每天流通的尼币数量不一样,兑换价格也会有差异。

                                            手持大把尼币的黄牛

兑换完尼币就有饭馆老板找了一辆小面,每人10元把我们送到了友谊桥出关,出关很简单,出示护照通过安检就可以,千万不能拍照,口岸有当兵的会阻止你并让你删除照片,要想拍友谊桥最好在离关口较远的地方拍摄,不然大兵发现就要求删除,就只有遗憾了。

                              友谊桥,去时候拍的被大兵删了,这是返程时拍的

友谊桥的中间有条界线,这边是中国,那边是尼泊尔,你可以体味一下你脚踏两个国家的感觉,有点点兴奋,过了这条线就是尼泊尔,当然大兵也是尼泊尔大兵了,桥头是尼泊尔入关处,要填写英文表格、盖章才能入关,不会英语的可以给他们钱就通过了,网上说的他们索要财物的行为本人没有发现,我看着别人的表格照着填写完毕后交给他们,他们就给顺利的办完了。

办完手续入关,门口有个很简陋的办公室,被持枪的大兵叫进去,他们就示意我们把包裹打开,就开始翻动,发现有个旅友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就称需要缴税500人民币,最后讲价塞给他们100元算是了事。

为了节省费用,入关后大家决定仍一起拼车,口岸有很多司机在等待你,丰田越野为多,价格也有差别,最后成交要看你的看家能力,我们六人最后以5000元尼币,相当于500元人民币成交。这个老板从樟木口岸都跟着我们,很热心,最后还是选择了他的车,司机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20来岁,开车很娴熟。

                                        我们包的丰田越野:由它载我们去加德满都                                 

 尼泊尔边检:从樟木到加德满都路上经过几道边检

 

 樟木去加德满都沿途风光很美,到处是大小的瀑布,这要在国内是需要花钱才能看到的美景在这里可以完全免费的一路欣赏哦。

樟木离加德满都大约300公里,由于路况不好,要六七个小时才到加都的游客聚集的泰米尔区,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位于加德满都河谷西北部,它以新路(NEW ROAD)为界分为新旧两部分,四周群山环抱,到处苍松翠柏,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素有“山中天堂”的美称。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尼泊尔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庙宇、宝塔、殿堂、寺院等,在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有佛塔、庙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真可谓“五步一庙、十步一庵”,因此,有人把这座城市称为“寺庙之城”、“露天博物馆”。

  加德满都建于723年,当时主持建城的古那加玛德瓦帝王将它命名为“康提普尔”,梵语中意为“光明的城市”。公元16世纪,李查维王朝的国王在市中心用一棵大树修造了一幢三重檐的塔庙式建筑,称之为“加斯达满达尔”,在梵语里意为“独木之寺”,或者“树林与庙宇”,后来简称为“加德满都”。

司机先把青海年轻商人送到长城饭店,又把另外一个人送到加德满GUEST house,虽然加德满都的旅馆、酒店林立,但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中国的国庆节使得来尼泊尔旅游的成倍增加,很多客房也都客满,由于我没有提前预定,又不想入住价格比较贵的长城(有平时600rb已上涨到1500rb)及最后网上推荐的几家中国老板开的酒店,最后终于在加德满都GUESTE HOUSE斜对面的一个旅馆住下,旅馆也是几层的小楼,每晚只要300rb ,合人民币不到30元.尼泊尔旅馆都很简单,一般不提供一次性用品,有的甚至没有卫生纸,热水也不是很理想,只能说凑合。

 

初到加德满都,感觉这里街道狭窄,人声嘈杂,店铺林立,仿佛中国的丽江,只是这里显得有些破旧。不懂英语的我问路有很大的障碍,有个我在网上看到并喜欢的GUEST House我问了很多人始终找不到,尼泊尔人很热情,他们会很详细的给你指路,但对于完全听不懂的我很多时候不懂也只能装懂了,然后再去问下一个人,通过手势判断方向,他们看到你懂了会很高兴,要不然会失望的,呵呵!不过在节假日,尼泊尔的中国游客很多,实在不懂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忙。或者索性拿个地图,然后去哪里就指哪里,可以搭乘人力三轮车或出租,人力三轮和出租有很多,都需要砍价,出租都是小奥拓,适合在这狭窄的街道里穿行。

尼泊尔的街道狭窄,所以交通也显得极为拥挤,这里只有部分路口有红绿灯,但也是摆设,基本没有什么用,警察戴着口罩指挥交通,基本也没有什么疏通效果,人、三轮、小汽车混杂在一起,也许他们的驾驶技术都非常好的缘故,交通事故却很少,也没有争吵的现象。                                             

当时尼泊尔唯一的肯德基快餐店                                       

尼泊尔交警

我决定把游览加都的时间放在每次回加都的空暇时间,计划明天一早就去博卡拉。

10月1日 加德满都---博卡拉

虽然出发前看了很多攻略和资料,但是不懂英文的我仍然两眼摸黑,走了很多路,问了很多人,呼吸了很多尘土,最后还是叫了出租花了150rb找到去博卡拉的长途汽车站,原来这个长途汽车站离市区有较远的一段距离,这时才发现这150RB花的很值,司机很热情,送到后又帮我们找到去博卡拉的车,帮忙买了票,票价350RB。后来发现同坐的本地人的车票是300,我就指着票的数字问同坐的尼泊尔人(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叫纳迦基)为什么他的是300,我的是350,他意思是说背包是要收50RB的,原来在尼泊尔,稍大的背包都是要另花钱的。

纳迦基20多岁,他从加都回老家博卡拉,他很热情,很多时候虽然听不懂,但是知道他很想交流,车子路过一段翠苏里(Trsuli)河谷时,他指着河流让我看,我才发现这段河流仿佛是地处往高处倒流一样。翠苏里(Trsuli)河是很好的漂流线路,喜欢漂流的一般可以从加都乘车到漂流点,然后漂流至奇特旺公园或博卡拉,有专门经营漂流的公司或旅行社都可以代办漂流业务,全程无忧。

纳迦基路上还请我吃了莫莫(momo是一种类似饺子或小笼包似的东西,里面的陷是用香料调味过的蔬菜或者肉),还拿出他的LG手机和我们合影拍照,他让想起了我的小时候那种纯朴的时光,如今我们在大都市里我们的目光不再清纯,我们的思想不再简单,虽然我们坚持努力的保持着内心的那块阵地,但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很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灵不得不变得强硬起来或软弱起来。

                             尼泊尔至博卡拉的路上经常会遇到大堵车

去博卡拉的路不是很好,经常会大堵车,尘土飞扬,200公里的路要8个小时左右,到达博卡拉已经是黄昏了,车子路过纳迦基的家,这里离我们要去的湖区很近,和纳迦基一块下车,他回家骑了摩托车,然后让他叔叔的出租车送我们,他在前面带路往费瓦湖区方向进发。费瓦湖湖区是游客聚集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按照自己喜欢的状态出现在这里。

                                              纳迦基的家

纳迦基带我们找了好几处旅馆,很多都已经客满,纳迦基住在老城区,可能很少来湖区,他对费瓦胡湖湖区的地理并不是很熟悉,最后终于找到了湖区中心街道,那里人声鼎沸,店铺林立,霓虹灯闪烁,看来象另一个丽江。由于天已经很黑,看不见费瓦湖的身影,我们沿着街道走了一段找到一个酒店,记得有1000多RB侃到了700RB,并口头确定含服务费,但结账时对方还是收取了服务费,酒店离中国的兰花饭店不远,很干净,也很安静,环境很好。入住后,我决定请纳迦基品尝中国菜,纳迦基推辞不下就答应了。兰花饭店的中国菜以川菜为主,菜品的实在一般,价格并不便宜,相当于北京的中档川菜馆的价格,餐馆的服务员有的会一点点中文。纳迦基不会用筷子,但他很聪明,学的也很快。兰花饭店里大部分是中国游客在用餐,人多菜上的也慢,中途还经常停电。这里能看到很多出手阔绰的中国人,他们也许想尝尝挥金如土的感觉,是呀,有点小钱的中国土包子们也许希望在这里能找到点国际自信。但我是个穷人,我仍计算着花的每一分钱,点了几个普通的菜,和一瓶啤酒,尼泊尔的啤酒比我们贵,一般每瓶都在300rb以上,相当于人民币30元以上,由此看来国内的燕京啤酒是很实惠的。

吃完晚饭,纳迦基回去了,他说他明天想带我们去游玩,不想耽误他的时间,等明天再说吧。

纳迦基走后,我一个人闲走,发现费瓦胡就在长长的墙的外面,街道上人来人往,有很多同胞,街道两边的酒吧和西餐厅以及各式店铺都还在营业,我不喜欢购物,只是顺着街道闲走,有警察拦路查着路过的车辆,还有几处挂着中文牌匾的店铺。在街道中间的一棵大树地下坐了一会,看着来往的不同面孔的人,不同形色的人,还有游客刚刚赶到这里寻找着住处,也许这里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场景吧,不同的是场景里不断变化的角色.......

10月2日  博卡拉

博卡拉是一个乡村小城,原为尼瓦人和古伦人居住地,当地的佛教和印度教和谐相容,有古老的寺庙,但都不比加德满都的寺庙辉煌。值得游人参观的寺庙为费瓦湖湖心的瓦拉西印度教寺庙。

有时间也可以参观老城区,参观博卡拉博物馆和安娜普纳博物馆。博卡拉博物馆展示当地历史和民俗风情内容,安娜普纳博物馆展示喜马拉雅自然界动植物资源。其他的有老市场,有数百年前的建筑物,至今还住有居民。博卡拉是1952年瑞士探险家Tonitagen最先来到这里。最先来到博卡拉的西方人是一群嬉皮士,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景色美丽、生活节奏缓慢和拥有丰富大麻资源的博卡拉为他们的南亚陆路旅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此,这里迅速发展了起来。如今这里变成现代化的山区度假胜地,有上百家旅馆、商铺、酒吧和餐馆,是小资们的生活天堂。

很多游客是为了徒步来博卡拉的,博卡拉周围的雪山因为攀登难度不大,再加上沿途服务设施优越,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攀登喜马拉雅山几座海拔8000米以上雪峰重要的准备基地与训练场所,并已成为许多条知名徒步线路的起点或终点,是世界各国旅行者公认的“徒步天堂”。(有关徒步线路可百度一下,会有很多详细资料)

另外来博卡也是很多国家滑翔爱好者的乐园,距离博卡拉不远的湖滨区你会看到很多鲜艳的滑翔伞蔚蓝色的天空中翱翔。(滑翔需要提前向旅行社预约,可百度了解)

除了徒步、滑翔,在博卡拉泛舟也很惬意,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在湖面上享受悠闲的慢节凑生活,费瓦湖有几个出租doongas(小船)的码头,公交车站附近和FewaHotel隔壁都有。带船夫的船最低价每小时Rs200,如自己划,则每小时/每天Rsl40/500。

以上几种我都没有计划实施,因为徒步已经不适合我了,我的关节以前走路过多已经支持不了这里的徒步线路。滑翔也不适合我,这个项目很昂贵,也需要预约。划船对于我来说我可以当师傅了,我这次来以休闲为主,慢慢的走,慢慢的看,慢慢的感受,感受博卡拉美丽的田园风光。

早上,没有等纳迦基就出门了,路过一家旅行社,老板是个小伙子,他招呼我,我看到门口的宣传照片,就想咨询一下漂流的事情,我说我不懂英语,他表示没有问题,意思是他很很自信他能让我懂他的意思,他用笔给我画着图,意思是漂流的线路、时间安排、费用等,我想先把漂流的时间安排后,在欣赏博卡拉的自然风光,最后经过多次探讨和来回的砍价终于确定了第二天从博卡拉漂流去蓝比尼的线路,老板表示明天早上会有人去酒店接,付了钱后,又租了他个人的自行车,今天就准备开始慢慢骑自行车欣赏博卡拉的湖光山色了。

                                                  远望博卡拉              

几个劳动的妇女在把挖出来的泥土弄碎一些,估计这种泥土是用来做陶器的好原料                                            

美丽的乡村

                                    

滨湖区可以滑翔,旅行社都可以安排                                     

美丽的田园风光

                                       

割草的女孩

                               

游泳的小男孩,这里到处是清泉小河

 

骑自行车由南向西北方向沿湖边不宽的路行驶,路况不好,坑坑洼洼,有很多陡坡,需要一些体力,但这里的自然景色却是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以心静神往的感觉,那种人、自然、空气、家园完美的和谐,那种原始、现代的自然融合、那种本土与国际的包容相处,真是一幅描绘人类理想家园的美丽画卷!

临近傍晚时分,天空下起了阵雨,这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路上往回赶得人多了起来,一辆辆自行车和摩托车掠过,我没有雨具,躲在路旁的小卖铺喝着汽水,欣赏着雨中的博卡拉乡村。

晚上一个人坐在离酒店不远的一个小饭馆里,饭馆里只剩下一对中年老外,我看到墙壁上的菜单,指着比较便宜的breakfast ,老板的表情告诉我没有了,我才想起来那是早餐,现在是晚上肯定没有了。Nepali Breakfast 套餐主要是油炸面饼(有点类似老北京的油饼,但是中间是空心的),蘸着用香料调味品煮成的各种蔬菜来食用,一般还会配上一杯香味浓郁的当地奶茶。
我只好点了一份当地人主要吃的Daal Bhaat和一瓶啤酒,Daal Bhaat就是米饭有几道配菜(可能纯素菜,也可能有荤),然后再加上一碗豆汤”,吃的时候,尼泊尔人大部分人是把豆子汤和菜浇在米饭上,然后再用手把饭菜混合捏着送入口中,有点象手抓饭,外地游客一般都用用勺子舀着吃。Daal Bhaat的分量是非常足的,绝对能吃饱,而且一般的店里,在吃的时候可以随随便的加饭,加汤,直到你吃饱为止,不过如果加肉菜的话可能会收钱。Daal Bhaat价格比较便宜,一般从150RB到几百RB不等,啤酒贵呀!

酒足饭饱,路上行人渐稀,偶尔仍有三五成群的中国游客或说笑或打闹着走过,我顿时失去了身在异乡的感觉,径直走回酒店,在此结束了我在博卡拉的短暂生活,天亮就要顺水漂流至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蓝比尼了。

(待续:宁静与激情---尼泊尔两天一夜漂流记)

三口品天下发表于2011-01-26 20:42  
分享到 
赞过
(4483次阅读/24个评论/10人赞过)
    兽兽
    从北京出发,大概多少钱能够
    向前【钱】冲
    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
    allan
    计划今年去一趟!
    邂逅peipei
    真好!计划去一趟!
    Fly2022
    灰常不错的地方,回来了,还经常怀念在尼泊尔的日子
    Summer

    谢谢楼主

    在我失眠的夜晚

    让我读到一篇真正的文章

      年纪青青,为何失眠?微笑

      想不明之事

    游 牧( you mu)
    强强强强强
    飞行中
    小资们的世外桃源呀
    绿薄荷
    一共花了多少银子,楼主

      包括北京到西藏的往返机票全部费用大概6000多元吧,尼泊尔境内2000元人民币已经很奢侈了。

      不错,这个很有吸引力

      那真不多啊。。

      建议平时去,平时北京直接去尼泊尔往返机票低至3000多。

    腾讯
    神往了~
    星空

    楼主的游记太精彩了!收藏

    leez
    鼓掌色
    一行
    赞!在下也在准备尼泊尔之行,楼主写的很用心,谢谢!
    芒果
    几年前认识一个朋友,网名叫三品。后来慢慢失去了联系。我总觉得你们俩好像是同一个人。。。文风都像…发呆
      你好想他吗?调皮
      哈哈!说想念有些夸张了啦,也很假对吧。。。不过能认识也是一种缘分吧,既然有这么个机会,那就给你们俩都送上祝福啦~  呲牙
    北国
    517的一个朋友30日就要去她向往多年的尼泊尔了,这游记真及时啊,谢谢详尽的介绍和独具特点的照片。
    snow

    好美的景色,好详尽的介绍,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