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美丽的杏黄村、淳朴的房山人
今早五点半,懒懒地从被窝中爬起,心想:就我和小琨同学在六里桥北里集合,总不能让女生等我吧。于是乎改变了以往洗漱磨蹭的习惯,六点零五出家门。
还好就在三环边上住,六点半准时出现在六里桥北里。901路赞一下,又多又快,我和琨玉河七点多一点儿就到了阎村。正在找人,某人身披帽子、低头过来:“是爬山的吗?”,等他一抬头,哈哈,是丛林大哥。我和琨玉河以及随风坐在蓑笠翁大哥的车上驶往涞沥水。车上聊起今天的线路,原本我听琨儿说从驷马沟上,我记得那可是2.0的强度啊;但临时改了从涞沥水过玉虚宫方向上三险,这样就可以少翻一座山了,差不多是1.5吧。说起涞沥水,最近这两月已经来过两次了,算是有些熟悉感吧。到了涞沥水没多久挡风的车也到了,里面坐着挡风的老婆——红茶。
红茶、琨玉河、挡风、蓑笠翁、随风、丛林和我组成了今天的队伍。
绕过军营的一个大门之后,没多久就到了玉虚宫脚下。玉虚宫传说是李莲英晚年的住宅。多走了一会儿进入其内,发现这座道观是内外两个院落。由于本身处于军事禁区而且加上“除四旧”的破坏,里面已经残破不堪,但我们依然可以寻些蛛丝马迹了解一些。两块碑文分别写于光绪四年和五年,一块的大概内容是:道观乃是清净之所,然而附近不良村民一直搅扰。地方政府勒令再有犯者法办;另外一块碑文记述着捐赠者的姓名,其中看到刚升任四品花翎总管的李莲英。据我了解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也就是他最后的三年一直在护国寺那边深居简出,这边应该不可能是他晚年的住所。但经过我们仔细观察,原先的建筑规格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内饰也应该十分精美。挡风大哥学识渊博,看清了其中的许多壁画的内容;但很可惜,都已经残破得不行了。
回到了正路上。我们一直沿着一条沟走。走了没多远,发现了一处寺庙的遗址——极乐寺。同样是两块碑,不过年代更早,是万历二十二年的。遥想那个时代,是明朝最鼎盛的时期。虽然张居正已经死了十多年了,但之前的积累足够明朝的繁荣;且李如松等刚刚在朝鲜战争中击退了号称百战之师的日本军,收复了汉城。那时候的太仆寺少卿程奎在为极乐寺作碑铭时,是何等的激昂慷慨、意气风发。但我们在旁边的功德碑中,却发现了明朝晚期致命的问题:太监的权力过大:碑中的太监的官职都是有实权性质的。挡风大哥给我们介绍了元明清三代的碑是如何从外形上区别的,厉害。
我们从沟里直接插到二险,再过不掩门,就到了世外桃源般的杏黄。这边仅住着一对老夫妻,男的叫“许皇帝”。哈哈,他是承包了这一片山地的地主、地名又叫杏黄,且姓许,所以叫他许黄地:)。蓑笠翁大哥跟他很熟。许皇帝非常好客,先是给我们打柿子吃,然后邀请我们在他家附近的好地方午餐,不断地给我们烧热水。我原本以为是2.0的活动没什么休息时间,所以就带了包方便面。看着几位房山的大哥涮羊肉,馋啊,自己就奔到跟前。。。(省略猛吃五千字)。许皇帝原本是被强拆来到这边的,养了许多鸡和羊,看得我口水ing。。。蓑笠翁、琨玉河和许皇帝商量等明年一定找个机会来这边扎营,腐败一下,正和我意。聊着聊着,就聊到强拆的问题。真是没想到,北京也这么严重。
辞别了许皇帝,酒足饭饱的我们开始往大断崖方向爬升,而我们的两条腿由于过度贪吃都走不动了,看着琨玉河和蓑笠翁飞一般的就上去了,好嫉妒啊。。。幸好大家都有户外底子,一会儿也就蠕动到大断崖。一路上就听丛林和随风不断地斗嘴,这两人,呵呵。
开始从大断崖下山,我和琨儿聊到了商业户外的问题,几位房山人不约而同的问道:“户外还能挣钱?”。是的,或许我们要包容别人的想法,但这并不阻止我们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喜欢相对纯净些的户外。
速度还是挺快的,没过多久就到了羊圈。等后面的同时,丛林给我指了一大片柿子林。过一阵子有机会来捡冰碴柿子喽。过了一会儿我们也都下山了,回到涞沥水停车场,去四两大哥那边喝茶。
不一会儿丛林的爱人、大利先后都到了。四两大哥的茶道和门口的涮肉都很棒。我原本就不胜酒量,66来了之后又喝了一些,不过好久没这么痛快地喝酒了。最后丛林开车送我和琨儿到了六里桥。今天车费和饭费都没让我俩A,弄得挺惭愧的;但想到这些房山的大哥们的热情,恩,我的脸皮又厚了:)
蓑笠、丛林、琨玉、竹林认识四位,希望结识另两位
房山大哥们
哈哈~~~那边刁民太多了,随便设卡就收钱。懒的去。只适合小队扎营。
确实,10年的事了:)
写的非常棒..求杏黄村详细地址及行车路线及许黄帝的联系电话..致谢...
老许的电话一会儿私信给你。他们家可以从108国道开过去。
才看到这篇~~
四个字----感同身受
鄙视你!昨天去爬山,都不叫我们
而且还有美女!!!
我昨天吃的头发上都有柿子了
还没去过红螺三险呢。。。。也没摘过柿子。阿琨啥时候带我去啊。。。。
吴博士也不露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