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户外大讲堂】《常见关节劳损》

1, 我原来是标准的宅女,怎么想起玩户外了呢?一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晖讲授的《常见关节劳损》使我对原来最开始户外的目的追本溯源起来。 我原来呵是因为每天在电脑前的工作,使自己成了一个左肩疼痛,胳膊抬不起来的轻度肩周炎患者。没去医院,但买了本肩周炎的书来看,看到的都是锻炼和外敷各种药物,或者干脆就是手术。 身体发肤,手术总是不好的,我还是积极锻炼吧。从最开始的市内徒步环保乐水行的参加,到景区博物馆知识游历,到被老驴带着不走景区走逃票的穿越,到学习攀岩探洞各种技术实施救援,一路走来我成长得很快。 不过,膝盖的劳损也是很明显的,这一两个月左膝盖频频酸涨难耐,抽筋疼痛之类的总是发生。徐晖主任【红牛户外大讲堂】的讲授对我来说是及时雨。

 

2,

 ? 急性扭伤这个我是知道怎么样处理的,各种医疗处置书都是说:制动、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伤患肢。嗯,我认为最方便的就是加压包扎和抬高伤患肢,冷敷不太现实,在山上谁带冰包上去呀,齁累的,不过有次我们在山上遇到崴脚的是用啤酒做冷敷的,呵呵,因地制宜得奢侈吧?呵呵! 我一般是玩攀岩探洞这样有些危险的活动会戴全套的护肘护腕护踝护膝等,徒步和爬山倒没有搞得这样全副武装。不过,按医生的说法是什么都戴上才更好,我也在琢磨是不是到时候再整个护肩,这个肩周炎现在倒是好多了,但似乎有时候还隐隐作痛没有好完全呢。

 

? 慢性劳损是多次急性扭伤造成的,是不可逆的不能修复的劳损,包括膝关节劳损、踝关节劳损、肩关节劳损(肩周炎)等等。 ? 膝关节劳损连续爬山过多是容易引发膝关节劳损的,我现在就是这种状态。这在医学上叫伸膝发力过多,要多进行下肢肌力训练:屈膝120到135度,进行静力收缩练习。而且要爬山活动减量,加强戴护膝和使用手杖的保护。 徐晖主任说上山也要戴护膝,休息时取下,松紧度以插进2根手指为好。嗯,好象大家都是下山才戴护膝的,不过我以后可以在内里穿戴就是一个套的那种简易护膝,来保温和预防摔跤,下山时再加带可调整的那种爬山护膝。我是习惯下山后等自己身体不那么热了再解护膝。

 

? 踝关节劳损以后还得养成好习惯:出去要么爬山是高帮登山鞋,要么一定带护踝,也可没事做些提踵步行的练习。这个还是要小心,因为崴脚很讨厌,恢复慢而且容易习惯性崴脚。

 

? 肩关节劳损(肩周炎)这个就是多锻炼了,我感觉自己还得多活动手臂,不过每次爬山我都是双杖,也是故意要让自己的手臂多累一累的,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不过,肩好了,膝盖疼了,也烦呵。

? 颈腰痛 45岁以下现在大家最容易有的身体毛病:

 

 ? 颈及上背痛的原因一个是不良坐姿,呵呵,几乎没什么人是健康坐姿的,这个得注意,最好随身带个垫子什么的,没事放背后,呵呵,听课时我旁边的京城二爷说,拿灌红牛垫腰后,呵呵。还有一个是弯腰太多,这个多多做腰部后伸动作矫正。

 

 ? 肌肉痉挛这个就是抽筋的啦,我在山上收拾过很多人的抽筋,而且很管用。但现在我每次户外却痛苦地走在抽筋的边缘,呵呵,医不自治呵。抽筋这档子事吧,我已经开始服用葡萄糖AD钙了,但医生也说没什么用,补钙靠晒太阳靠喝骨头汤靠吃小虾米看行不行的吧,呵呵。 其实可能不是缺钙,因为没理由突然这一个月缺起钙来,可能是一次在山上坐着吹冷风太久,一次是下坡陡而且都是落叶很滑,搞得大腿肌肉太紧张了所致,还有就是体能在走山路9个或10个小时之后严重体力不支所致。这每次肌肉痉挛原因不同,但总是发生得密集,就有习惯性抽筋的嫌疑了,现在是只能多补钙,少走山路,注意保暖和多按摩按摩的了。

 

 3,听徐晖老师的一堂课,我是有收获的:呵呵,徐主任否决了那个膝盖的跪式疗法的呵,某朋友要注意喽!还有一个朋友教我的预防崴脚的没事掰脚的动作,我旁边听课的京城二爷同学也是学运动医学的,他说那个办法不管用。嗯,那我采用徐主任教授的新办法吧。呵呵,我挺好学,但还得学科学的东西。

邹立发表于2010-11-25 22:39  
分享到 
(630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zibao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