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故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鄂豫行之十三)
房山的磨盘柿子吃得差不多啦,文化之旅咱还得继续往前走不是?呵呵~~。
鄂豫之行,(2009年)10月4日下午5点以后从河南汝南县看了天中山、无影塔、南海禅寺出来,顶着一路断断续续的浓雾摸索着往北走,天黑,车入河南项城。
项城出了个袁皇帝。满清之后是民国,民国没几年又有个“洪宪帝国”四六不靠的横空出世。话说“洪宪帝国”开国皇帝袁世凯可就是这地界儿出生的人。打这儿过,不来看看,不够意思吧?
袁寨:袁氏家族聚居地,也可以叫袁家大院,现在只残留一座老屋,只能叫个袁宅了。在项城南二十五里。早前这可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大寨子,占地270多亩。270亩啥概念?山西乔家大院占地16亩,您自己算算大小,我反正得脱了鞋才算得出来。时光流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了去,再多奢华也如这初秋殇叶一般纷纷扬扬~~。
大宅子早已人间蒸发,据说仅余下一座袁世凯出生的小楼,一直被生产队占用,才免灭顶之灾。新时代、新风尚,不光面貌要新,思维也要新;拆了的房子,要重新盖上,门楼要修新的;过去不承认的,现在要使劲儿把握住;过去讲政治,现在要讲经济;过去要革命,就要在你身上踏上一万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现在不能这样滴,要拉来资金,那些跑出国的地主恶少,现在老有钱啦,要想办法从他们腰包里掏出钱来,所以,要讲政策、要讲统战才好……
袁寨,原名石腰庄,是明末石姓官宦私家庄园。清末时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及家族以巨资购得,并亲手经营,兴建成国内独一无二的寨堡庄园,改称“袁寨”,总占地270亩,房屋500余间,分设住宅、学校、兵营、花园等(袁保中和他的叔父袁甲三是有名的淮军将领,带兵之人,家里住上一两个连的警卫士兵实属正常)。方形寨墙,四角炮楼,三道护城河。1859年9月16日,日后主宰大清命运的袁世凯就出生在寨堡内。
这个小楼就是袁世凯出生的地方,也是袁宅唯一幸存古建。小楼左右厢房刚刚复修,立柱尚未涂漆,木香味清清淡淡地飘,与这里的历史氛围透着严重的不协调。
园子里没啥游客。高大威严的墙角依稀找到往日的沉重。
清晨的曦光斜射小院,曾经照耀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声绣楼中低琬琴声和那学堂中朗朗少儿读书声吧。那朗朗读书声里,能找到那个袁家老四袁世凯吗?据他日后回忆说:少年时读书读到吐血,也没能考上个举人秀才的,一气之下,弃笔从戎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多亏袁家老四脑筋灵活没在一棵树上吊死,否则,中国历史上不过又多个默默无闻、老死一生的傻书生而已。




北洋大学堂(现在的天津大学)1所,
高等学堂1所,
北洋医学堂1所,
高等工业学堂1所,
高等农业学堂1所,
初等农业学堂21所(袁书记对提高农民素质念念不忘啊),
优级师范学堂1所,
初级师范学堂及传习所89所(这个厉害,提高全民教育水准即使在今天也是颠扑不破的准则),
中学堂27所,
高等小学堂182所,
初等小学堂4162所(数量上看差不多一个村一所了吧?)
女子师范学堂1所,
女子学堂40所,
吏胥学堂(干部学院)18所,
军事学堂11所,
山东大学(清末直隶区域包含部分山东、河南、山西、内蒙等地)1所;
袁书记任内创办或参与的实业实体包括:
滦州煤矿公司1所,
井陉煤矿1所,
北洋造纸厂1所,
劝业铁工厂1所,
启新洋灰公司1所,
天津环城马路1条(中国第一条),
发电厂1座(中国第一座),
电车电灯公司1所(中国第一所),
济安自来水公司1所(中国第一所,现在改建为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京张铁路1条(詹天佑,知道吧?没有袁书记的鼎力扶持,京张铁路恐怕不会轻易通行的),
直隶工艺总局1所,
工商研究所1所,
劝工陈列所1所(应该类似工业博物馆吧?)
京津电话交换局1所,
全国第二条复式长途电话线1条,
银元局、课吏馆、校士馆、商务总会各1处。
另外,袁书记的其他政绩还有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意义的军队:北洋新军6镇(6个师)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警察部队(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按规定,天津租界内不得驻防军队,袁世凯果断选派北洋军人脱去军服穿上警服,服务于天津市民)。
袁书记对于推行新政、主办维新,实属功不可没!
袁宅里,一代枭雄已逝,一代才人崛起。透过敞开的房门,依稀两肩瘦弱身影塑造在那里。
那是袁家骝、吴健雄夫妇二人的身影。甭说不知道他们啊,两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物理学家。袁家骝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公子(看看人家富二代在干什么~~),清华高材生,司徒雷登保荐赴美留学,江南才女吴健雄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回首,新修的建筑、新栽的小树、新整的草坪,~~,点点滴滴,分明在骨子里煎熬着历史的不明不白。
风吹过了,雨洒过了;风流,总是雨打风吹花落尽……说了半天,过去的袁宅到底啥样呀,咱来点直观的,看看介张《袁氏旧居原貌图》,这不整个一城堡吗?据说,当地政府雄心勃勃的要重建“袁寨”,而“袁宅”已经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位置,他们要建大项目,袁宅太小,不让人稀罕了~~
有人文的旅行才更丰富,谢谢分享
洪宪帝国,短暂的春秋。
文化之旅,厚重的步履。
历史无情,难掩袁氏辉煌;
蒙兄有意,拆去尘螨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