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故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鄂豫行之十三)


房山的磨盘柿子吃得差不多啦,文化之旅咱还得继续往前走不是?呵呵~~。

鄂豫之行,(2009年)10月4日下午5点以后从河南汝南县看了天中山、无影塔、南海禅寺出来,顶着一路断断续续的浓雾摸索着往北走,天黑,车入河南项城。

项城出了个袁皇帝。满清之后是民国,民国没几年又有个“洪宪帝国”四六不靠的横空出世。话说“洪宪帝国”开国皇帝袁世凯可就是这地界儿出生的人。打这儿过,不来看看,不够意思吧?

袁寨:袁氏家族聚居地,也可以叫袁家大院,现在只残留一座老屋,只能叫个袁宅了。在项城南二十五里。早前这可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大寨子,占地270多亩。270亩啥概念?山西乔家大院占地16亩,您自己算算大小,我反正得脱了鞋才算得出来。时光流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了去,再多奢华也如这初秋殇叶一般纷纷扬扬~~。

大宅子早已人间蒸发,据说仅余下一座袁世凯出生的小楼,一直被生产队占用,才免灭顶之灾。

新时代、新风尚,不光面貌要新,思维也要新;拆了的房子,要重新盖上,门楼要修新的;过去不承认的,现在要使劲儿把握住;过去讲政治,现在要讲经济;过去要革命,就要在你身上踏上一万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现在不能这样滴,要拉来资金,那些跑出国的地主恶少,现在老有钱啦,要想办法从他们腰包里掏出钱来,所以,要讲政策、要讲统战才好……

袁寨,原名石腰庄,是明末石姓官宦私家庄园。清末时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及家族以巨资购得,并亲手经营,兴建成国内独一无二的寨堡庄园,改称“袁寨”,总占地270亩,房屋500余间,分设住宅、学校、兵营、花园等(袁保中和他的叔父袁甲三是有名的淮军将领,带兵之人,家里住上一两个连的警卫士兵实属正常)。方形寨墙,四角炮楼,三道护城河。1859年9月16日,日后主宰大清命运的袁世凯就出生在寨堡内。

这个小楼就是袁世凯出生的地方,也是袁宅唯一幸存古建。小楼左右厢房刚刚复修,立柱尚未涂漆,木香味清清淡淡地飘,与这里的历史氛围透着严重的不协调。

园子里没啥游客。高大威严的墙角依稀找到往日的沉重。

清晨的曦光斜射小院,曾经照耀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声绣楼中低琬琴声和那学堂中朗朗少儿读书声吧。那朗朗读书声里,能找到那个袁家老四袁世凯吗?据他日后回忆说:少年时读书读到吐血,也没能考上个举人秀才的,一气之下,弃笔从戎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多亏袁家老四脑筋灵活没在一棵树上吊死,否则,中国历史上不过又多个默默无闻、老死一生的傻书生而已。

百年老屋残址。比划比划,墙壁竟有将近一米厚,可以想见当年老宅辉煌样子。

寂静小院,挡不住秋光明媚。岁月,一如微凉的风掠过,拂动一下,似有却无却让你心里一激灵。

换个角度看风景,另一种风情跃入眼中。或者,对历史、对曾经的人和事,也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吧?

袁世凯和母亲刘氏合影。刘氏原是袁府里丫鬟,后被袁保中收了偏房。袁世凯奉母至孝,只因为他是“窃国大盗”,是“天底下最坏的坏人”,所以,“他的孝一定是假的,一定是伪善的,一定是装出来给别人看的~~”
袁世凯出仕后,素与项城袁家亲眷少有来往,很大原因出于母亲的地位在家族中备受歧视,老袁与老家人素来心存芥蒂。1908年袁世凯下野隐居,宁肯选择原本毫无关系的安阳也不回项城。袁寨的袁家,伤透了袁世凯的心,死了,也不想葬回那里(袁世凯死前明确表示不回项城而要葬于安阳)。

看看我们的袁世凯同志在担任河北省长兼书记(直隶总督)的1901年至1907年6年间干了些什么,他任内共在河北省主持创建了:
北洋大学堂(现在的天津大学)1所,
高等学堂1所,
北洋医学堂1所,
高等工业学堂1所,
高等农业学堂1所,
初等农业学堂21所(袁书记对提高农民素质念念不忘啊),
优级师范学堂1所,
初级师范学堂及传习所89所(这个厉害,提高全民教育水准即使在今天也是颠扑不破的准则),
中学堂27所,
高等小学堂182所,
初等小学堂4162所(数量上看差不多一个村一所了吧?)
女子师范学堂1所,
女子学堂40所,
吏胥学堂(干部学院)18所,
军事学堂11所,
山东大学(清末直隶区域包含部分山东、河南、山西、内蒙等地)1所;
袁书记任内创办或参与的实业实体包括:
滦州煤矿公司1所,
井陉煤矿1所,
北洋造纸厂1所,
劝业铁工厂1所,
启新洋灰公司1所,
天津环城马路1条(中国第一条),
发电厂1座(中国第一座),
电车电灯公司1所(中国第一所),
济安自来水公司1所(中国第一所,现在改建为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京张铁路1条(詹天佑,知道吧?没有袁书记的鼎力扶持,京张铁路恐怕不会轻易通行的),
直隶工艺总局1所,
工商研究所1所,
劝工陈列所1所(应该类似工业博物馆吧?)
京津电话交换局1所,
全国第二条复式长途电话线1条,
银元局、课吏馆、校士馆、商务总会各1处。
另外,袁书记的其他政绩还有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意义的军队:北洋新军6镇(6个师)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警察部队(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按规定,天津租界内不得驻防军队,袁世凯果断选派北洋军人脱去军服穿上警服,服务于天津市民)。

袁书记对于推行新政、主办维新,实属功不可没!

袁宅里,一代枭雄已逝,一代才人崛起。透过敞开的房门,依稀两肩瘦弱身影塑造在那里。

那是袁家骝、吴健雄夫妇二人的身影。甭说不知道他们啊,两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物理学家。袁家骝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公子(看看人家富二代在干什么~~),清华高材生,司徒雷登保荐赴美留学,江南才女吴健雄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回首,新修的建筑、新栽的小树、新整的草坪,~~,点点滴滴,分明在骨子里煎熬着历史的不明不白。

风吹过了,雨洒过了;风流,总是雨打风吹花落尽……

说了半天,过去的袁宅到底啥样呀,咱来点直观的,看看介张《袁氏旧居原貌图》,这不整个一城堡吗?据说,当地政府雄心勃勃的要重建“袁寨”,而“袁宅”已经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位置,他们要建大项目,袁宅太小,不让人稀罕了~~

蒙泰恩发表于2010-11-15 09:48  
分享到 
赞过
(1488次阅读/33个评论/3人赞过)
    北国
    几千里外拜读了!
    黑子小黑
    强这几天没见都“之十三”了啊,厉害!
      哇,好久未见了~~呲牙
      流汗,偷懒,转的去年的,今年十一的还没有写~~
    风中的鱼
    也是富二代,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家教问题,一代能出大款,三代未必能出贵族~~呲牙
      归根结的还是素质问题,向上的精神,起码自食其力。家长太疼孩子了反而是害了他们。
    风中的鱼
    看您的文章使我想起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有味道。
      是老郭的咖啡味还是小周的大蒜味?得意
    挡风
    微笑
    旅人
    袁世凯是大清王朝的实际终结者!废除科举制是他的功劳之一,不过恢复帝制,使他很难摘掉窃国大盗的帽子!
      呵呵,人总是两面性的,走不到位置,就是个庸夫,走过了,就成了奸雄~~
      善恶一念间,悲喜两重天!微笑
    一春
    看看人家富二代在干什么~~),清华高材生,中国的居里夫人强
      呲牙,好久未见你~~
       去内蒙玩去了~
    还君明珠
    你去的地方很有特色,不大众化,有味道,以后再出去叫上我!
      呵呵,俺很少去大家都去的地方。不大众化的地方,需要不喜热闹、孤独的心才能欣赏~~
      再远行,就通知你~~呲牙
      好的,谢谢你,我也有过孤独,但在路上尽管是一个人也从不觉得孤独可爱
    绿绿

    有人文的旅行才更丰富,谢谢分享

    一直走
    好文,欣赏了。风趣幽默,如实评说。
    蜗牛牛
    喜欢房子上的雕刻!
      都是新的,看着倒是不错~~
      100年后就变成文物啦~~调皮
    数独行

    洪宪帝国,短暂的春秋。

    文化之旅,厚重的步履。

    历史无情,难掩袁氏辉煌;

    蒙兄有意,拆去尘螨心墙。

      数兄数语,点开主题~~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