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行四:塔尔寺
网摘: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达赖与班禅的老师)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地图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塔尔寺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建于明嘉靖年间,初建时只有一座圣塔,后几经扩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170多卷。
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来塔尔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想要在一个地方仔细看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面的人很快就上来了,如果不走就会“堵人”。现在想在寺庙里找清净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用荨麻密封的窗户。
![](http://sta.517huwai.com/public/images/web/loading_1.gif)
作为游客只能看之皮毛,但还是很有神秘感
有机会还想去呢
等油菜花开时再去
现在就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