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大BBS stars版】山高人为峰---记抵地空学院07级本科生贺鹏超
【转自北大BBS stars版】山高人为峰---记抵地空学院07级本科生贺鹏超
贺鹏超,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07级本科生。贺鹏超是北京大学山鹰社前任社长,2009年9月,在任山鹰社社长期间,山鹰社获北京大学“通令嘉奖”;2009年12月底,获地空学院09年度风云人物称号。2009年暑期作为北大登山队攀登队长带队攀登青海境内的玉珠峰北坡二号冰川,全员登顶,海拔6178米,队伍回校后,受到周校长亲切接见;2010年1月底组织山鹰社历史上第一次冬季雪山攀登,攀登了四川境内的雪宝顶峰,海拔5588米;2010年3月山鹰社承办全国高校攀石邀请赛,获得较大成功。
“因为它在那儿”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回答了为什么要登山这个问题。然而征服一座雪山并没有这么简单,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攀登雪山是勇敢者的游戏,是专业人士的运动。而我们在北大里找到了这样一个人,他追求着自己内心的高度,他向自己的极限发出挑战,他就是地空学院07级本科生---贺鹏超。
初入山鹰
“我从小就觉得自己有一种野性的力量”贺鹏超向记者解释为什么当初选择了山鹰社时说道。因此,在贺鹏超刚踏入燕园的时候,在“百团大战”中选择了代表勇气和力量的山鹰社。“我对山鹰社有一种认同感”他接着说道。贺鹏超仍然记得自己刚加入山鹰社的那次迎新活动,在那次活动中,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在老队员的提携和帮助下,贺鹏超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爱一项事业,便要为它付出,为它奋斗。贺鹏超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梦想的追求。山鹰社每周的训练,他一次都没有缺席。在模拟岩壁上,在运动场上,他挥洒着汗水同时收获着快乐。在初入山鹰社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这对社团活动饱满的热情。在枯燥的训练面前,很多和他一块加入山鹰社的新社员退缩了,而贺鹏超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了过来。
“在我困乏的时候,在我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往往是老队员温暖的一声‘加油’,又鼓励我坚持了下来”贺鹏超在回忆自己刚参加训练是说到。在刚加入山鹰社的时候,贺鹏超坦言老队员给自己以很大的帮助。不管是在训练中还是平时的言传身教,老社员的影响是贺鹏超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真正使贺鹏超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是他参与到了社团的管理当中去。在加入山鹰社一年后,贺鹏超负责了第二年的迎新活动。2008年的8月份,贺鹏超担任了山鹰社的装备部长,负责登山队的装备后勤保障工作。在谈到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参加到社团的运转和管理中去,使自己由一个参与者真正转变成了主人翁,而这种转变使得贺鹏超感受到这个集体需要他而他也需要这个集体的一种深层次地认同。
山鹰翱翔
2008年的暑假,贺鹏超第一次参加了山鹰社登山队的第一次攀登活动,攀登了新疆考斯库拉克峰,海拔7028米。回想这一次活动,贺鹏超仍然记忆犹新。他表示,自己对这一次攀登雪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期许,而是始终保持着冷静沉着的平常心。作为登山队的新队员,贺鹏超认真吸取老队员们的经验和教训,将这一次活动当成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贺鹏超在回顾自己登山的经历时强调在登山队中要有三个“感”。首先要有“安全感”,也就是要有安全意识,贺鹏超始终把安全放在登山活动的重中之重。一个行动没有百分之一百的安全把握,那么坚决不会去实施。“我在登山队中学到的第一个道理就是这里不欢迎莽撞的个人英雄主义”贺鹏超对记者说道。其次要有“角色感”,贺鹏超表示,在登山队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任务,有每个人的分工。只有每个人把自己份内的任务完成了,整个团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接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凝聚成一个团队。最后,还要有存在感,不仅是真正在雪山的实地环境中要时刻明确自己的位置,还要在内心中有存在感,不能“等”不能“靠”,要知道自己是存在于一个队伍之中的。在登山中,贺鹏超还特别提到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要不断的检讨反省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登山这种极易出现危险的活动中,更是要不断反省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另外,贺鹏超在回顾自己的登山经历时特别向记者提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登山第一次遇到暴风雪。遇到恶劣的天气才能真正检验出一支登山队真正的素质,无论是之前的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还是对危机状况的迅速应变能力,都是一支合格登山队所必备的。在那次登山过程中,贺鹏超坦言自己在突变的天气面前是有些害怕的,但是他明白,一个真正的攀登者必须去面对这些危险,必须跨过这些心理障碍,才能最后享受到登顶的喜悦。是这一次的经历,是贺鹏超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坚毅。而另外一件事就是自己登山的第一次受伤。2009年的一次外出模拟训练的时候,由于队友疏忽,登山小队丢失了两个补给包,而在下撤的过程中,天气突变,漫天的大雪和逐渐黑下来的天使能见度降到了低点。安全起见,贺鹏超和他的小队被迫在半山腰扎营。在脱下手套的时候,贺鹏超发现自己的右手小指毫无血色,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小指可能冻伤了。在做了一些已经处理后,回到北京到医院得到了妥善的救治。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贺鹏超这些年来登山经历的一个缩影,正是经历过了那么多的坎坷之后,雏鹰才变成了身姿矫健的山鹰,才能够到达雪山之巅。
2009年,贺鹏超成为了山鹰社的社长,在这一年里,他第一次作为攀登队长带队攀登青海玉珠峰北坡二号冰川,全员登顶成功。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在被问及一个领袖要有怎样的责任时,贺鹏超给记者举了他自身的一个例子。在登山队中,贺鹏超一般负责的是在全队的前面探路修路的工作。而修路的人对路线的判断将影响到整个队伍的攀登,这条路修的质量的好坏,每一步向前推进都直接关系到安全。贺鹏超表示,作为一个领袖就正像一支登山队的修路队员,既要有对全局的宏观判断,也要有细节处一丝不苟。在这样的信念支持下,贺鹏超带领着山鹰社登山队不断向前。
山鹰之光
从2009年贺鹏超担任山鹰社以来,山鹰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是贺鹏超表示,所有的荣誉是山鹰社的所有成员和外界支持热爱山鹰社的人共同创造的,而自己,只是一个铺路者。
在谈到对当前登山运动的现状时,贺鹏超认为登上一座雪山是并不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只是一项很平常的运动项目,但是当前在我们周围却存在着一种对登山不了解而造成的狂热。而山鹰社登山队就要做出这样一种表率,登雪山也可以很普通平常,并不是专职的登
山队员同样能够“一览众山小”。
就在去年,山鹰社联合已经工作了的之前山鹰社社员,共同传办了一个基金会,对山鹰社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而在谈到山鹰社未来的发展,贺鹏超表示。登山不再像是从前那样被看做是“疯子”才进行的运动,而是一种需要冒险精神,开拓精神的一项对自身极限发起冲击的运动。因此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认同山鹰社并且成为山鹰社的一份子,增强登山这项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进而推动整个登山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