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黄土高坡深处的高杰村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黄土高坡深处的高杰村
 
分类: 游山逛水   2009-02-28 03:25

 

    (2009年初)在新闻中看到一则“十九岁大学生回家乡当村官”并发誓把自己家乡建设成“陕北第一村”的消息,那个村俺还真恰巧去过。


    村子距离主席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创作地点——高家窐以及红军东征渡河地点——袁家沟都已不远。祝愿那个十九岁小村长成功!



    高杰村远眺。高杰村这地方选的挺背静儿的,离清涧县城大概四十公里,公路没有完全开通,大半是土路,得颠颠簸簸地坐两三个小时汽车或拖拉机才能到达。
 
    明代,高杰村白氏先祖白兴顺,一个会看风水的先辈举家迁来这里,日后繁衍生息形成大家族,并有著名人物出现。站在村后塬上隐约可以看见村中学校。学校是全村最好建筑,全村上百口人已经出了四十几个大学生,如此文风繁盛,在陕北一带首屈一指。





    革命烈士白明善及其在村中的墓园。白明善,早年的陕北地区共产党领袖,二十年代在黄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员,刘志丹和谢子长是他的学生辈,1932年因叛徒告密,被陕北军阀井岳秀逮捕并绞杀。二三十年代,高杰村白氏家族在白明善带动下上百人参加革命,四十余人惨烈牺牲。



《代长辈祭先辈烈士》带着尊崇心情祭奠先辈烈士。     2004/11/15

七十年前风云暗,
风腥雨黑摧天半。
丹心寻得主义真,
抛头洒血何所难?
一朝玉碎赴慷慨,
失怙娇儿落流连。
幸得亲伯相与携,
延安保小育少年。
长大成材心怅然,
梦里梦外思容颜。
倏忽变故违愿来,
鹤驾西归生遗憾。
原有乡俗相传说,
孤魂一缕在故园。
而今身在兴盛世,
七十年后吉穴迁。
觅得如意阴世缘,
西塬上祭先慈严。
一抔黄土一杯酒,
浩气长存天汗漫。
呜呼,
厚土苍天,
如闻我愿,
施之予之,
盈亏其间。



    白明善手书的“耕读堂(畊讀堂)”院门牌匾,大概是督导后人“晴天耕地、雨天读书”的意思吧~~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这就是“塬”,黄土高坡特有地貌。山顶一带展平展平,一马平川的地界,睃睃,望不到头,延伸出去几十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是大雪后这种地形的描述。95年底,那年大雪后也来过这里,也去过主席词作地——高家洼,可惜,照片找不到了。身临其地那一刻,忽然,明白了这首词更深意境。



    高杰村。





    从塬上下来。凝视,学校是村中最好建筑。



    村中小景。



    您别说,热炕头就是舒服,蒸得你浑身骨头节都是酥的。



    围着灶台压饸饹。



    晚霞,窑洞顶上的烟囱,干枯的枣树枝。  



    高杰村邮电所,上面的窑洞在早年间(清朝)就塌了半边,据说白家某辈先祖衣锦还乡带回十三担银子把窑顶压塌了。百度上说:该村的许多村落遗址都是当年贡生举人、进士翰林及县令知州、老爷少爷们的官邸,这些充满旧式府第风范的古老园林,有的已断垣残壁,有的风貌俨然。



    浑浊的无定河水在村子下面淌过。河床。河道中的跌水,水量太小,称不上瀑布;但即使如此,在河边小坐片刻也感到震彻心肺了。



    清涧县城是著名作家路遥的老家,县城里特意修建了“路遥图书馆”。

    另注:前面文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句,有博友提出此词实出于胡乔木之手,查了一下资料,这个说法源自《炎黄春秋》杂志在对胡乔木专访中胡乔木自己说的。俺个人对此深表疑之。

蒙泰恩发表于2010-11-06 20:54  
分享到 
赞过
(5557次阅读/34个评论/5人赞过)
    黄边居士
    部职工管理办法》文件,对机关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规范,对干部思想作风进行督查,对个别不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建成了党风廉政文化宣传墙,注重“仁义礼智信,德能勤绩廉”等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坚持农村领导班子不定期学习制度,并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党纪条规的学习,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重点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黄边居士

    在办案的具体方法上我们采取

    一,办案时间注意保密工作,县纪委信访室要求信件必须镇纪委亲自签收,是有道理的。我举一个发生在这周星期一的案例,我镇崖头村因为去年换届选举,村里出现了派性,一方反应另外一方违法违纪,上告到县纪委信访室,由于办案的包村干部工作失误,让被举报者偷看了信访案件内容,导致另外一派在次上访。严重影响了我镇纪委的形象。

    二、办案多听群众说,多开诸葛亮会。

    三、办案注重程序,轻口供重证据。

    黄边居士

    可爱的小白兔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名字叫小白。因为小白兔的样子很可爱,所以我喜欢它。

    小白兔体型高高的,全身雪白,头上有两只长长的大耳朵,它的耳朵笔直的竖着,特别灵敏,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稍微有一点动静,它的耳朵就会“唰”地竖起来,灵巧地四周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它的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一起光彩夺目。三瓣嘴一张一合,可爱极了!它的四条又长又有力的腿,非常搞笑,前腿稍长,后腿稍短,跑起来一蹦一跳的,胖胖的身体后面长着一个像小毛球似的尾巴,滑稽极了!

    小白兔吃饭的时候非常有趣,记得有一次,我们给它喂食,它看见主人来了,又是竖耳朵,又是舔嘴巴,瞪大眼睛,仔细的观察周围的动向,看见食物了,一下子猛扑进饭盆,努力地用它那三瓣嘴嚼,不一会儿,饭盆已经空空如也,这时用嘴巴舔着饭盆,发出哀求的嘟哝声,仿佛让主人给它填食,如果主人给它吃的是萝卜,那更是“美餐一顿”了,只见它先用长长门牙啃去最小的一块,再用大门牙用力的咬萝卜的大部分,直到吃去一半后才放心大口吃,一点儿也不留。。。。。搞笑极了!

    我喜欢我们家的小白兔,你们喜欢它吗,是不是也觉得很可爱呢!

      部职工管理办法》文件,对机关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规范,对干部思想作风进行督查,对个别不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建成了党风廉政文化宣传墙,注重“仁义礼智信,德能勤绩廉”等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坚持农村领导班子不定期学习制度,并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党纪条规的学习,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重点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高杰001
    陕北清涧,高杰村镇纪检委书记周国强,欺压百姓,谋利夺财,袁家沟要写一本书,聘请周国强为主编,袁家沟人士白XX为副主编,袁家沟人士白XX辛苦三年整理及收集材料,神奇袁家沟一书写成,出版时周国强未经副主编的同意,以权压人将副主编白XX撤销,主编改成了榆林晚报报社工作人员高马阳,副主编周国强,作为袁家沟聘请来的主编,就可以以权压人,将袁家沟白XX入住变撤销,作为高杰村镇纪检委书记,国家行政机关干部,真不知羞耻,高杰村镇有这样的领导真的是,家耻,国耻!有良知的朋友们都转播起来,让不知羞耻的陕北清涧高杰村镇纪检委书记周国强洗心革面从做人!

      上面提到的xxx是袁家沟的白炳凡,他曾经在看机器的时间,因为上厕所不方便就直接尿到机器里,造成机器爆炸,他本人被开除。在村里没有一点威信,在袁家沟流传的民谣“炳凡的油不能用,刘的鞋不能穿”指的就是白炳凡(小名叫刘的人因为人高马大他的鞋谁也不能穿)。

      他自称他从1985年开始写书,一直到今天没有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他本人文化仅是小学文化,自称在华商报刊登了文章,被人一问他竟说是写了正在邮寄。不学无术,坑蒙拐骗之徒。

      此人编故事说自己有毛泽东写沁园春。雪的墨盒,是一个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

      袁家沟人谁也不会相信他能写出书。

    风中的鱼
    “塬”,黄土高坡特有地貌,看到实景才理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壮。《沁园春.雪》是我中学时背下来词,到现在已有许多诗词已经记不得了,可是这一首还是能够背下的。
    拉萨

    “晴耕雨读”的出处?

      隐士们的长期实践偷笑

      呲牙,文中是她曾祖父,所以,她的家学渊源非我所及哉~~

      强,只有你能猜到~~

    一直走
     
      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峡谷急泄,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由于河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东流,沿八宝山北侧转向东北,经海淀,循清河向东与温榆河相汇。第二条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东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转向东南,经正阳门、鲜鱼口、红桥、龙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条三国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将史称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 (百度百科)
      因为对陕北缺少了解,所以昨天脑子里想的是北京这个无定河,现在了解啦。
      那条无定河是太子扶苏戍边时趟过的河,非北京的卢沟河(无定河)~~呲牙
      啊!和扶苏有关呀。
      扶苏墓就在绥德,在清涧北50公里。无定河经过绥德向南流,经高杰村边汇入黄河,那么太子扶苏一定赤着脚趟过它呀~~,想想还真有些感动~~~
      唉,可惜了。历史竟至如此……

      “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中人。。。”

      我是在《血色浪漫》里,看到知青们奔赴陕北时路上念出这句诗,从此记住了这条河。

      抱拳幼时随父礼拜过扶苏墓,在当年他们就读的绥德中学附近,还记得去过不远处的蒙恬墓。

       

      站在那两个大大的山包面前,两千多年前那段的故事就鲜活在眼前。

       

      感谢分享:)

       

      新年快乐。

    数独行

    强

    古朴山村,原貌展示;历史节点,蒙兄拂拭。

      数兄的点评一语中的呲牙握手
    曼陀罗
    俺也要占到黄土高坡上调皮
      可以吼一嗓子信天游~~,黄土高坡上听原汁原味信天游,绝对绝对不是剧院那种可怜巴巴的效果~~得意
    北国

    辛苦了!考证这么细致强

    一直走
    欣赏了。
      抱拳,不是只有毛主席一家人为了革命献身~~
      是啊!有机会会去陕北看看……
      高家洼,毛主席写沁园春的地方,离高杰村10公里,曾拍过那里雪后的照片,站在塬上,眼空四野,极为震撼,得意~~可惜,照片找不到了流泪,那会儿还是照的黑白的,95年去的~~

      俺一会儿就研究一下无定河。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从这儿再下流四十里与黄河汇流~~
    红月亮

    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机,无论是黄土高坡,还是冰雪高原,这一面说明人是强大的。呵呵,不过生命也是脆弱的。最最感叹的就是西西可里的羚羊和牧羊人。

     

     

    无定河的瀑布也很壮观,昨天刚从朋友那里看到他在尼加拉瓜大瀑布拍的照片,没我想想的漂亮,可能他拍摄的原因。(试过了这里不能填照片,记得以前可以呢)

     

     

     

    P.S:KTV的时候我和好友经常点“黄土高坡”,第一句就会很震撼。哈哈

      呲牙,站在黄土高坡上对此体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