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起千层浪,黄河岸风月无边--------记2010中秋游走于黄河壶口瀑布、中秋次日徒步于碛口古镇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 ,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临行前好几天,每天不由自主的哼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激昂的气氛中准备此次黄河之行了。
9:30,在第 4 候车室排队依次进站,K601第12车厢
10:25,永不疲惫的车厢负载着疲惫的人们像一条巨龙呼啸着奔向无尽的远方,灯火阑珊的北京城渐行渐远。
晨7时58分 ,火车准时到达了太原火车站。
大伙没等火车完全停下 , 就迫不及待的拎着大包小包冲向车门,我们一行十人背着塞得满满当当的登山包顺着人流慢慢走到车门(此前,本打算带一个拉杆旅行包,然博得大家的一阵笑话,驴还背旅行包。。。。。后思量旅行包放弃,重拾登山包),一下车,一股清冷的晋风迎面吹来, 空气中充满了秋日的萧萧瑟瑟。
来到了陌生的地方,一切都是生份,空气,人,语言。。。。。。
8时18分,韩师傅的14座车接上我们,沿着太原市迎泽大街一路向西,向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黄河壶口瀑布出发。
说起黄河壶口瀑布,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一辆白色三菱跑车飞跃壶口瀑布的那激动时刻,
有时候人是需要一点星火点燃才能迸发热情和爱。
而说起黄河,每个人心中对黄河有着说不清的复杂情感,爱,自豪,忧患、忧伤。。。但很多时候,从小听惯了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对黄河更多的是爱。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由高山雪水融化而形成清澈的洪流后,从青藏高原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九曲十八弯,带着黄土高原黄色的泥沙最后注入渤海。
看过纪录片《河殇》后,挖掘了黄河更深的意义。一条河和政治联系在了一起。
河殇:寻梦,寻找的不是一个瑰丽的梦,是一个无奈的梦,一个痛苦的梦,一个民族文明的衰落。现在看来,他的确是衰落了,是自然的事实。而黄河作为一条悬河成为中华民族深深的叹息。
河殇 :黄河无疑是世界上最暴戾最任性的一条大河,黄河流趟出的是什么文明——是专制主义的文明。
。。。。。。
河殇在1988年的那个年代,解说那带有磁性的声音如一股急流,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冲击着我这样的总以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以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而自豪的我,在那年,看过六集河殇后,我突然间变得迷茫起来,也深深的充满了对蓝色革命的忧虑。
而后来才知道,河殇突然间从中国大地消失了。。。。。。。
而今的我, 更加敬佩他们的勇气和独特的视角。
黄河,有说不尽的故事。。。。。。
也许你没有到过黄河,你没有听过黄河的咆哮,怒吼,但你一定听过黄河颂,说起黄河,那熟悉的八个乐章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想起,尤其是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和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那熟悉的旋律瞬间冲荡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激情澎湃。
张老三,我问你, 你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在山西, 过河还有三百里. 我问你,在家里, 种田还是做生意? 拿锄头,耕田地, 种的高梁和小米. 为什么,到此地, 河边流浪受孤凄? 痛心事,莫提起, 家破人亡无消息. 张老三,莫伤悲, 我的命运不如你! 为什么,王老七, 你的家乡在何地? 在东北,做生意, 家乡八年无消息. 这么说,我和你, 都是有家不能回! 仇和恨,在心里, 奔腾如同黄河水! 黄河边,定主意, 咱们一同打回去!。。。。。。
这激情澎湃的歌,曾经激励着我们的前辈 抛头颅,洒热血。而今,我们唱起这首歌 ,依然还是那么激动和震撼。黄河的精神,黄河的气魄,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为了家,为了国。。。。。。到了今天这个年代,我想黄河的精神还是依然存在着,也许是为了生活,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言归正传,还是说此次的壶口行程吧。
上大运高速, 经过平遥、祁县,10时36分到达临汾高速口,下高速。 出高速右拐(往吉县方向),驶入309国道,走了大约百来米,怕走错路,司机停车问了一个骑三轮车的当地人,他坚定的说我们走错了,把我们指向了另一条道,越走路况越差,路很宽,但还在修。感觉不太对, 后来问了好几次路还是走回了刚出高速的309国道,这让我们大感意外,司机是太原人,连司机大发感慨说道:洪洞县无好人,大伙对此小插曲一笑而过,走上正道心里还是满怀欣喜。汽车一直沿着309国道行走,行驶到离吉县
后来汽车驶入山路,沿着山路一路盘旋着走。大地是绿色和黄色交错着,天空蔚蓝,云卷云舒,一片初秋的景象。
一路黄土高原尽收眼底,低矮的黄土高坡错落有致, 虽然是在山路上,但视野很开阔,不像行走于其它山路,两边都是高山,感觉会很压抑。
公路的另一侧,走一段就有塔吊竖立在山上,一个个钢筋混凝土的桥墩直直插入山的腹地,感觉黄土高原被这一个个桥墩分裂的支离破碎。听司机说正在修高速公路,也许明年你要是去壶口,就可以走高速,很快能抵达,不同于我们此次之行,从太原到壶口坐汽车历经8个小时左右。但那时的你,也许看不到此时的黄土高原了,那时的黄土高原高速路横亘于山中,山被截断,植被破坏,不知道那时真实的样子,但也不敢去想。
走过的地方越多,内心的忧伤会更多,尤其在这个急功近利物质为上的中国的大地上,处处都在修路,建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铺天盖地。貌似一片欣欣向荣。
但在前几天,看了一篇博客,说的是朝鲜的农民,过的生活在我看来比中国的农民幸福的多。
“朝鲜的农村比我想象得好很多,农民没有温饱问题和住房问题。没有要饭的,也没有小偷,人们生活得很有尊严,这在许多亚洲国家是做不到的。
朝鲜无论是河边还是池塘边都有许多钓鱼的人,朝鲜导游开玩笑地说,钓鱼的人比鱼都多。这当然是玩笑,农田里有粮食,河道中有鱼,农民们安静地在河边钓鱼,说这里是东北亚的鱼米之乡也不过份。这样的环境像是能饿死人的地方么?遗憾的是朝鲜的农田经常不使用化肥,好处是作物都是绿色有机食物,坏处是产量过低。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所以农民积极性一般,这也许是这么多人在钓鱼的内因。以前听说过朝鲜人吃不饱,我想那可能是赶上了荒年,宏观调控又搞的不好所致。2010年情况已经很不同 ”。
想想中国的农民,哪里有去钓鱼的,说好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另一方面是在无休止的破坏自己的家园。
14时左右 在一个小镇吃过午饭(吃饭用时约40分钟),继续上路,此时车已经行驶了约5个多小时。这五个多小时,一路上有歌声伴随着,过的也很充实,没有觉得长路漫漫的枯燥,这里得感谢一下姝彤,这一路唱的够辛苦的。
15时25分,到达吉县县城。此时距离壶口瀑布约40公里
16时,看到了山谷中的黄河,黄河两岸都是山。河水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缓缓流淌。
过孟门大桥,长
16时2分,过壶口大桥,长
16时9分,进入壶口镇,镇政府所在地
16时11分,来到壶口景区售票点,景区门票全价91元
买了票,同车一起进入了壶口瀑布景区,下了车,迫不及待地踏着台阶走入古老苍凉的河道 ,大部分河道没有水,河滩干枯了,现有的河道也就不到
大伙近距离的靠近她,来不及仔细凝望和观赏,唯怕她很快消失一样,照相,一会儿站这,一会儿站那,不同的角度黄河都是不一样的,这里的黄河水还比较舒缓,微风吹拂,汤汤黄河水,就像母亲的喃喃细语,在我们心里流过。是古老黄河的一湾逶迤、一波温柔抚摸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我俯身,掬起一捧黄河水,这黄色的浑浊的河水,穿越了高山、流经峡谷,迂回多少道沟沟弯弯,流经陕晋峡谷,来到这里,来到壶口,在我的手里停留。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
从河滩跨上小桥,过了两座拱桥,来到了壶口,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 瞬间收起了一路上疲惫的脚步,以无言、以凝目,以一棵树的姿态立于壶口边上,面对黄河这一壶水。除了凝望还是凝望,此时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唯有凝望和倾听。 汹涌奔腾的黄河水咆哮着,仿佛瞬间可以吞噬一切生灵 。
从舒缓宽阔约
壶口的周围形成了瀑布群,在瀑布群中,入壶口的这一片凸显壮观。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在观景栏杆的周围伫立了很久,很久。
后来到石头砌筑的观景台上,据说是观看黄河壶口瀑布的最佳位置,石头台子下面是龙洞,说是从洞口进入能从下面看到壶口,我们去时,河水涨了,所以关闭了从洞口参看。洞口上方有华国锋于1998年9月题词:“黄河奇观 ”四个红色大字。字体看上去没有磅礴的气势,很清瘦。与此时的景观不相符合。站在台子上,风带着水雾铺头盖脸,一种迷雾蒙蒙的感觉,恍然是在梦幻中。
很快,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照在黄色的水流上,那颜色是金黄色的,腾空而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明亮而美丽,虽然没有看到七彩,但也无比美丽, 光雾交织着。古老、文明、沧桑、岁月、气魄、精神都在这里汇集着。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无法不思考,无法不感慨,无法不忧伤。
壶口的壮美,忧伤,古老的河道,黄河一路的赞歌,绝对值得我们这一路的颠簸。
18时10分,告别了夕阳秋风中怒吼着的黄河 ,带着一身的黄,走了,静静的走了。
古老的黄河还依然在那里咆哮着,怒吼着。
激情洋溢的游记
想看个流水奔腾的效果,没有瀑布的照片,照片不太壮观啊
和太白没法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