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庞大的阵势让来者目瞪口呆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海拔3700米。色达,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因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这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常住的喇嘛有近万人,堪称“世界第一”规模的庞大佛学院。每遇有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4万多人。这里的僧舍很壮观,如果是初次到色达,其庞大的阵势往往会让来者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这便是成千上万的喇嘛和尼姑们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外人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样荒凉、遥远的山里,隐藏着这样一个隐秘的世界,猛然闯入,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网络转载)佛学院创建于1980年,当时仅有30余人,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6年,特殊学位却需要13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考试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师)的学位。佛学院现有藏族常住僧尼4000多人,汉族常住僧尼200余人,汉族常住居士与国外学法者100余人。佛学院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故也设汉经院,由堪布用汉语讲经。僧人虽来自不同地域,却都平和相处。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即使是兄妹亲属,彼此也不得互访。

薄雾发表于2010-08-09 16:17  
分享到 
(2748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