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驴行山野节省体能的几种方法

[转帖]驴行山野节省体能的几种方法



作者:秋水时至

最近与驴友们登山,途中发现许多驴友不善于节省体能,在极为疲乏的时候,一方面无力上行,一方面还在无谓地浪费体力,现就个人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下。

1、少说话。
说话耗费的体力是非常大的,说话需要调动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处肌肉组织,需要从心脏调用血液来供应这些肌肉运动之需,更严重的是,说话消耗的氧气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说话的时候,几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气都被用来供应说话,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如果是大声吆喝、连续说话,耗费体能的更巨大的。所以,驴途中尽量少说话,是节省体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另外,少说话,多观察,多体会,是成熟驴友的标志之一。是一个有品位的驴的好品质。一些沿途滔滔不绝,废话连篇的驴友,是很惹人烦的,同时,听别人在耳边不停地聒噪,也非常浪费体力,并且导致心情不好。所以,不是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多说,免得害人害己。

2、减少坐下休息的次数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一感到疲劳,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想走的时候,本来就十分疲劳的双腿,还要消耗很多能量来把整个身体和背包支撑起来。其实,休息的办法有多种,没有必要全身坐下:
一是选择树干斜靠一下,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二是选择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与臀部高度差较小的斜坡、石块上来休息,起身走的时候不用耗费很多体力来抬起全身。
三是使用驴行专用休息法(俺秋水命名):双手扶膝盖部位支持上身,弯曲上身成平衡桥,背部水平,让背包平稳地放在背上,双腿略弯曲,面向上坡方向,放松躯干,可以让双肩减轻负重感,使脊柱缓解自上而下的压力,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启动的时候,不要迅速抬起上身,而是在向上行的过程中,慢慢恢复躯干到正常位置。
四是尽量深呼吸,放慢步伐,慢到感觉不吃力为止,把休息分散到每一步当中,减少休息的次数。
五是如果坐下休息,尽量在走到前方是平缓道路的地方坐下,而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进入拔高的地方休息。否则休息之后,心肺和肌肉都处于平静状态,突然需要巨大体能,会引发危险不说,还更浪费体能。
六是小步,略拖着脚走。小步可节省部分体力,而上山的时候,不把脚抬很高,略微有点拖地,只要不影响行走和安全就行,这样可以节省体力,这些小地方都留心一下,养成习惯,就能节省很多体力。
七是上高台的时候,可用手帮着把腿抬上去,然后用手按膝部上升身体。山中有很多道路,突然会需要攀上一个高石台,这个时候如果非常疲劳了,就不要来完全使用腿部的力量上升身体,因为腿在上山的过程种一直没有停止使用,肌肉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会有些痉挛,不灵便,所以上下肢进行搭配是最好的,可节省很多体力,又保证安全。

3、深呼吸的方法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呼吸短促浅粗,没有规律,这样会越来越疲劳。上山的时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适当的节奏,有意地去控制达到习惯的状态。负重陡坡尽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劳的时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减缓节奏,使体能随呼吸分布均匀。急促的呼吸是对肺肌运动的浪费。同样的运动量却不能吸收足够的氧气,这是驴友应该注意的。
好的步履和呼吸节奏,可以坚持数小时徒步而不用停下休息,并且不感到疲劳。

4、上山时尽量把重心降低
从物理学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不仅步子稳,也会节省体力。比如个子小的人,就比个子高的人登山节省体力。上身略微前倾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让重力帮忙你登山。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脚并用,这样会非常轻松,前面的斜坡刚好弥补手臂的长度,使人可以和兽一样四肢行走,这是非常节省体能的方法之一。有装备的可使用手杖来达到这一效果(本文作者秋水时至)。

 

 

 

 

 

 

 

 

胜利轻松登山有妙招

  1.牛仔裤就真的不要穿了,因为听说强度不大。曾经也就随便抓起哪条裤子就穿了上山了,上去才知道,连爬五个小时的山。对我这个头次户外的人来说,那是相当的自虐啊。另有一驴友直想找剪刀,把裤子剪几个洞。

  2.登山杖。爬山真有用啊,当时几个没带的悔的肠子都青了。找树枝根本不顶事,不牢,当你把重心靠在上面。叭,树枝断了,然后人百分百就摔跤了。

  3.吃的真的不用带那么多,结果都是在汽车大家伙分了才消灭的。

  4.头巾。女士很需要,特别是长头发的。爬山后,你就恨不得一剪绞了这三千烦恼丝。带个鸭舌帽都觉着帽沿有碍视角,无奈有时树林中也照得到阳光,为了皮肤就继续戴着。

  5.护膝,长时间的运动最好戴着吧。保护关节,不然以后落下个病就不好了。

  6.爬山最好走最前面,千万不要在最后。刚开始俺走在中间,前有人开路,后有人断后,感觉不错。后来走着走着,就赶上了前面的人,再走着就只有自己跟导游了。这样的话,你可以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而且在第一的感觉不要太好哦,落在后面那感觉是相当的难受。而且会感觉越走越累。有几位MAN要保护后面的LADY,就不是用他们正常的速度走,结果下来,那几位只叫累死了。

  7.鞋子挑好点的,上山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下山脚真的容易顶鞋,而且山路一般潮湿,下山比上山滑多了。

  8.手套请带着,没带手套旁边的草,枝干什么的不要去抓。不要象我一样,每个手指都挂彩了。高锰酸钾有争议,那就双氧水吧。实在不行就象我一样涂红药水,再贴个创口贴。不带手套就多带几个创口贴吧,俺挂彩了就不够用。

  9.棉内衣,真的不好。出了汗那个潮呀,风一吹,真是凉啊!下次赶紧换速干衣。

  10.还有手指甲剪剪掉,特别是女士,当你一直握着登山杖爬山时,指甲就会顶着掌心,会疼,很不舒服。

  11.上山前请做一下韧带拉伸,运动后也再次拉伸一上韧带。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人难得运动一回,第二天肯定会腿酸。这时如果你做了拉伸,那么会缓解很多。如果拉伸到位的话,就不会酸了。这是我平时健身中得出来的。

 

骑兵发表于2010-08-09 12:06  
分享到 
(487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骑兵

    夏日饮水五法

    文章来源: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康南  


      夏日喝水,首先要慢慢喝,量少次多。在出汗较多后突然大量补水,除了会加重胃部负担以外,还特别容易导致水中毒,人就会感到头昏眼花、心跳加快,严重时会导致昏迷。

      二是定时喝,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当人特别想喝水时,身体的器官已经在相对极限情况下运行了,这时再去补充水分就很被动了。

      三是喝温开水,少喝冰水。最好喝8℃—14℃左右的温开水,冰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同时,夏日腹泻患者多数都是因为猛饮冰镇饮料、啤酒导致肠胃“冷”过敏所致而引发的。

      四是喝新鲜水。夏季天气炎热,封口已经开启饮用的瓶装水,放置时间过长,不免会有细菌滋生,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五是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既补充了水分,又能保证人体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