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3-7] 雨后云中黄山,桃花源里人家

 



自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来,三天假期增多了,我们去外地游山玩水的机会也多了。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这两个月,清明、五一、端午接踵而来,每个月都可以走一次小长线。现在正是皖南金烂烂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好时节,顺道还可以登黄山,一览众山小。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三天假期,行程安排是周五晚出发,周六登黄山并住宿,周日下黄山住宿宏村,周一游宏村西递,中午返回,周二早到北京,正好赶回公司上班。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晴

星期五晚七点,德胜门集合,五十多人登上了开往黄山的大客车。同行的队员认识的不多,有亲密无间的大白兔528(以下简称兔子)和人走茶凉(以下简称茶凉),有教我滑雪陪我上高级道的太阳风暴,有多次一同爬过山的不走不看不想(以下简称三不)和大海怪,当然,还有领队燕小六。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小雨

出发前,天气预报说黄山有雨,果然,坐了16个小时的车,中午11点到达黄山北门时,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

在车上吃了午饭,收拾好背包,穿上雨衣,12点开始登山。

先是穿过一片竹林,北方从来看不到的碗口般粗壮的竹子,在雾气中骄傲的挺拔着。

沿着石阶上升,呼吸着饱含水分的空气,皮肤的毛孔全部舒张开来。告别北方干燥的春天,暂时享受一下南方的湿润,手背的肌肤变得细腻无比,犹如丝绸般柔软。

逆着小溪行走,一路伴陪着潺潺的水流声,有种新鲜感。雨偶尔停了一下,刚脱下雨衣,又开始下了,而且下得更加密急。在雾气中上升了三个半小时后,一阵风刮来,几座峰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犹如天上人间。

这是当天唯一看到的美景:




继续上升,拐了几个弯后,到达了住宿地北海宾馆。

晚上吃的很腐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我妈妈做的四川腊肠、卤猪手、卤鸡珍、卤牛肉倍受大家欢迎,兔子也献上了白酒和啤酒,大家喝的兴致高昂。

我出发前就有点儿感冒,再加上今天又淋了雨,爬山出一身汗,衣服全湿透了,感冒症状更明显了。感谢同屋的月月王和淡若梨花(以下简称梨花)友情提供感冒药,病情得以抑制。

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日出时间是5:51,概率20%。


2009年4月5日  星期天  晴

凌晨4:30起床,5点宾馆门口集合,登上最近的狮子峰,一片白茫茫,分不清东南西北,大家胡乱扎堆,分散在各个方向等待着日出。过了预报的5:51,天开始发白,也没能看到太阳,不甘心的又等了二十分钟,眼前依然一片白雾。一阵风刮过,猴子观海跃入眼帘,还没来得及拿起相机,又被云雾笼罩了。

六点后无奈的放弃日出返回北海宾馆吃早餐,七点集合,开始一天的行程。

来黄山前没有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出发前打印了燕小六的计划,发现上面没写路线,虽然他口述了一遍,由于对地名没有印象,所以没有概念,导致后来路线错误,一路狂奔下山。

因为不了解,所以对黄山很是不削一顾,自负的认为北京的三座2000米以上的山——灵山、海坨、百花山都不在话下,黄山还不到2000米,并且是景区路线,肯定不虐,以为第一天爬升4小时,第二天就可以溜达着下山了,哪里知道要登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峰,下西海大峡谷。

7:00点从宾馆出发,兵分两路,体力好的上光明顶,体力不好的直奔西海大峡谷。我、阿杜、兔子、茶凉四人自认体力还行,一小时便到了光明顶。

光明顶上看到三不,他热情的招呼我:“百合,那边景色好,你们去那边拍照吧。”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正是风景绝佳时,云雾缭绕,远处的峰峦时隐时现,犹如仙境。远眺鳌鱼托金龟、老鳖下蛋,时而曝露,时而隐藏,像是披上了一件神秘的白纱。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奇松怪石暂且不提,昨天下了雨,才得以看到今天的云海。不经风雨怎能见云海?当然,这里说云海是有点儿夸张了,黄山只有在冬天才有几天的云海大观。


 




我们准备奔赴下一个景点,因为有好几条分路,不知道走哪条。通过手台,我联系上三不,问他下一处是哪里,他告诉我,他往迎客松、天都峰的方向前进了。

到了白云宾馆,又有分路,分别通往西海大峡谷和天都峰,再一次和三不通手台,他说他先去天都峰,返回白云宾馆后再去西海大峡谷。其实,正确的路线应该是从光明顶去西海大峡谷,再上天都峰,直接下山。我们不知道,领队小六没带手台,其他有手台的队员也没有纠正,我们就按照三不说的路线前进了,错误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四人在绿野玩了几年了,经常一起爬山,边走边说磨磨蹭蹭的落在队尾,1.5级别的山对我们来说就像走了一趟香山,第二天起床要是不使劲回忆,都不记得头天爬过山。我们经常和祥瑞一起玩,祥瑞的速度,妇孺皆知,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速度和他差不太多。

我们像往常爬山一样一路溜达,九点过了百步云梯,到了龟蛇守云梯处,这里能上莲花峰,但目前处于封山期。


台阶都是在光秃秃的岩石上刻凿出来的,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



十点到了迎客松,这里游客很多,人山人海,手台里传来三不的声音,说已经上到天都峰了。


迎客松:


 


我们过了迎客松,下到天都峰脚,云雾随着一阵风散开,一排直插云宵的石阶霍然呈现在眼前,坡度在60度以上,令人生畏。如果是穿越路线,我们肯定上了,因为之前三不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往返路线,想到上去后还得下来,我们速度又不快,担心六点不能下山。我们不想让别的队员在车里等,于是忍痛放弃了。其实以我们的体力,天都峰走两个来回都没问题。

云雾中宏伟绚丽的天都峰:



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游客很多,一线天排起了长龙,无奈之下,我们走了一段土路,并且攀爬岩石,至少少排了二十分钟的队,终于在12:30过了一线天,此时云雾全部散尽,与光明顶遥遥相望,三不已经在鳌鱼峰等候我们了。

鳌鱼吃螺狮,你能看出张嘴待食的鳌鱼吗?



我们五人返回白云宾馆的路通畅无比,而另一条反向的路却塞满了人,寸步难移,一些队员也夹在其中。我们最先看到梨花几人,她说她们没上光明顶,直接去的西海大峡谷,她们是第一拨上到鳌鱼峰的,其他队员都还在后面。我大致算了一下,早上七点出发到现在,已经6个小时了,如果我们也去西海,再回到北海宾馆,可能就下不了山了。梨花按压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西海大峡谷太美了,非常值的去!”我们加快了步伐,在白云宾馆遇到小乐一伙人,当他们一听说我们要去西海大峡谷时就有队员说:“一个大下降,下到谷底,再来一个大上升,很耗体力的。”我们研究了一会儿地图,大家纷纷劝我们别去大峡谷了,跟他们一起上天都峰。他们那方向从白云宾馆一直堵到鳌鱼峰,得一步一步的挪,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再说我们从天都峰过来,刚走了一个往返,不想再走第三次了,但走完西海大峡谷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都不清楚,心里沉甸甸的。再往前走没多远,看到小六一伙人迎面而来,他很奇怪我们逆向而行,问清楚后,他同小乐一样,想劝降我们,如果不是三不在,我想我们四人肯定被劝降了。小六见我们去意已定,于是告诉我们走完大峡谷后直接到白鹅岭,那里有缆车可以下山。这时候,我们四人才找回一点信心,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我们还有坐缆车的希望,至少可以当晚下山。

我每次叫“三不”时,我脑海里想的是“三步”这词儿,他是一头不折不扣的强驴,他只需走上两三步,就可以轻松的把我们四人远远的甩在后面。我想路程那么远,他体力又那么好,他肯定要离我们而去。所以,我给他说:“你往前走吧,有岔路就手台告我一声。”三不说:“没事儿,我们一起走。”他放慢了脚步,我们四人则加快了脚步。

从西海大峡谷南入口进,下了一段陡峭的台阶后,在一处平台,13:30我们开始了午餐。午餐用时很少,因为还有很多路要赶,十分钟用餐完毕,每人都很努力的往嘴里塞食物,大家都明白,在下到停车场之前,我们没有时间用餐了。


西海大峡谷:



越往下,心里越凉,损失的海拔等会儿得靠做功才能弥补。事到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下了。

约摸下了五十分钟,终于到了谷底,开始上升。

我看到一保安坐在旁边,于是问道:“上到顶一般得多长时间?”

保安回复:“两个小时。”描我一眼,又道:“也许一个半小时吧。”

我自己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上去,绝不给三不拖后腿。于是,开始了我登山四五年来第一次玩命。

我们14:20开始爬升,我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带着阿杜、兔子、茶凉往上。三不如鬼魂一样飘忽不定,时而在队前让我们歇歇,时而在队尾要求替我们背包,因为兔子的背包很沉,他也提出替兔子背包。

回到车上提起这事,我们开兔子的玩笑,拿捏他的心理活动:“想当初,我好歹也是一领队,要把背包给你,以后没法在绿野混了,黄山回来得改ID了。”

同时,我们理解了“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深刻内含,不是说五岳不美,而是我们一阵狂奔后,身体需要调养一段时间,也就没力气再上五岳了。所以黄山归来不看岳嘛!当然,这是我们开玩笑说的话。

西海峡谷又称梦幻景区,早上在云雾中格外美丽,有“不走西海大峡谷,不见黄山真面目”这么一说。我们下午去时,云雾早已散尽,再加上我们眼皮都不抬一下,只顾抬腿赶路了,什么景色也没欣赏到,只有当三不大声赞叹“啊,太美了,鬼斧神工啊!”我才抬一下眼皮匆匆看一眼。

我默数着台阶,每上升100,就停下来在本上画一横,第四个“正”字还没有写完就到出口了,共有1761台阶,正负不超过5。


西海大峡谷:



上到顶时15:05分,除了每上升100步停下来记数时休息10-15秒,中间没停过,一气呵成上到顶,用时45分钟,我们四人很有成就感,当然,如果没有我们,相信铁人三不半个小时都不用就能上到顶。

管理学中有“鲶鱼效应”,我们四人就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沙丁鱼,缺乏活力与新鲜感,惰性已经根植于骨子里,而三不则是那条生性好动的鲶鱼,如果不是他,我们四人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少,兔子(此处可不是指大白兔528)急了会咬人,我们急了会跑山!

上升太花力气,我的脸涨红的像关羽,这张照片是我上到顶后已经缓过来了,血色还没有完全消退。



后来,燕小六说,三不以前是当兵的。我说呢,怎么每次看到他都那么猛,就像打鸡血了。

此时,大家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因为我们肯定能在天黑前下山了。

半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北海宾馆,这是今天第三次从这里出发了。第一次是5:00为了看日出,第二次是7:00上光明顶,现在15:30,我们再一次路过,心里百感交集,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早上七点,我一定要先走西海大峡谷再登天都峰。

回家后查了一下资料,天都峰和莲花峰是轮流开放的,各轮6年。今年是天都峰开放的第三个年头,接下来的三年如果有时间计划走其它景点,所以,下次上天都峰估计得十年以后了。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人们常说“不上天都峰,白走一场空”。天都峰,我的痛,我的遗憾!

北海宾馆往前一公里就是白鹅岭,花80元可以坐缆车下山。我们四人都是守财奴,前面玩命的上升都挺过来了,下降的7.5公里也不在话下。现在轮到兔子一马当先了,他始终跑在队伍的前头,带动我们的速度,我们的脚快速翻动着,狂奔下山。从16:00开始下山,17:10下到停车场,中间稍作休息两次,不到70分钟的时间我们跑了7.5公里,可以说速度相当的快。下山途中,我在超越一名轻装的挑山工时,他明显的也加快了速度,好像想和我比试比试。仗着年轻腿脚好,硬是超过了他,他在后面问道:“你是军人吧?”我说:“不是。”他不甘心:“你肯定参加过军训吧?”我说:“没有,我就是一名普通游客。”我心想,俺从北京来,比起普通游客,就多爬过几次山而已。

我们出的是云谷寺大门,离黄山大门还有13公里!当时,我们真想一口气跑下去,今天真是跑爽了!最后,还是理智的打了一个车。

我们居然是第一拨回到车上的,时间还不到17:30,过了不到十分钟,梨花、芳芳等五个女孩子也返回了,她们说上到迎客松后,感觉时间不够,就直接下山了。其实,她们是游完西海大峡谷走在最前面的,这么有时间观念,反倒是走在后面的队员,几乎都登了天都峰。哎,我说梨花,你咋就跟我一样实在呢?

赶在六点集合时间前回来的就我们十人,其余四十多人,几乎都是两人一对、三人一伙、五人一团的下来,全队下来时已经快八点了。

一小时后,车到宏村,一群从黄山下来的吃荤的驴冲进了农家,以为可以放开大吃一顿,犒劳一下当天体力的付出。一桌十人十个菜(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菜”啊),南方菜份量不大,米饭倒是一大锅,却是夹生的,可想而知那饭吃的多没劲,我多想念昨晚山顶上吃的卤猪手啊!

早点睡吧,睡着了就不觉得饿了!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由于头晚没吃饱,于是对早餐抱有很大期望,只求吃饱,不求吃好。肯定是饿了的缘故,那馒头是我这一生中吃的最好吃的,白白的面团,一口咬下去,松松软软的,只是个头小了点,长的像南方人,小六一口塞一个。我刚吃完一个,见盆里还有四个,就问小六:“馒头限量供应吗?”北京的农家院,早餐5元,馒头随便吃,但这里是景区,我得先问清楚,如果不是的话,我得赶紧下手了。小六说:“不限量供应,随便吃。”我放心了,等那四个馒头没了,叫老板再上时,老板说,一人两馒头,没了。我肚子还咕咕叫着,见小六从吃完早餐的临桌捡了一馒头,就眼巴巴的盯着,盯的小六不好意思了,把那馒头给了我,要的就是这效果。我毫不客气的接过来,分了一半给茶凉,她和我一样,只吃了一个馒头,我们只好使劲喝粥充饥。


上午逛了宏村,观光宏村的游客很多,跟着解说员绕宏村走一圈大约四五十分钟,往往一个景点还没介绍完,又一个团到了。我觉得跟着解说员走上一圈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自己看,看不明白。解说员指着一处景点给我们介绍,早些年8分钱的邮票拍摄的皖南民居就在这里取景的,一看,果然有点儿眼熟,后来还在照片陈列室看到江泽民站在屋前开怀大笑的照片,不过,如今这房子墙上刷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内设厕所”有点儿大煞风景。

 

 

兔子说:“百合姐,我最喜欢和你一起玩了,因为你写游记总会写我,还会给我上照片。”

 

美男子大白兔528:

 

跟着解说员转了一圈后,自己又在村里逛了逛,除了观光的游客多,来这里写生的也挺多。

 

 

在此,我就不过多描写宏村美景了,你在google上一搜,保证介绍的比我详细。


说好11点上车集合,结果到11:30了,还有队员拎着刚买的纪念品上车,搞得我第二天差点儿没赶回公司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


下一站是西递,只有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西递和宏村差不多,但既然花了500元的车费,也就不在意这几十元的门票了。西递的游客比宏村少多了,显得很冷清,当然也就觉得更加原滋原味。跟着解说员转了一圈,就没时间自己逛了。


车往回返的路上,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队员纷纷叫停,我们拍了唯一的合影。

 

 

后记

 

此次活动,除了没登上天都峰很是遗憾外,其它都玩的挺好。特别感谢三不,三不的加入犹如给我们这个四人的团队打了一针鸡血(其实,我是想说注入新鲜的血液来着),潜在的活力被激发出来,原来我们也能跑山;感谢领队燕小六,尽心尽责忙里忙外鞍前马后为大家服务;还有同行的队员,可惜数量太多,虽然在一起玩了三天,很多都认不全,所以我不能像去年国庆阿尔山之行那样写游记,把全车16名队员都写出来,并且贴照片以此留念(见阿尔山游记:[2008.9.2810.5]一路向北——只为阿尔山的秋颜(花弄影、祥瑞领队))。此次游记以自己亲临的事件为主线,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登山时再好好认识一下。至于以后走长线,我会选择小队伍,人数最好控制在20人以内,这样行动起来也方便。

 

最后,未经许可擅自采用叶展颜、蔚蓝的空、小象、天健、绿色果冻拍摄的作品,特此鸣谢!

山百合发表于2010-07-24 10:25  
分享到 
赞过
(1240次阅读/1个评论/1人赞过)
    糖醋鲤鱼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