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3] 燕小六队之冰雪世界收队记

 

第一次参加燕小六的队,第一次走孔涧,上石城,第一次看到这么厚的雪,第一次做收队,于是乎,敲打出以下字符,以此纪念我的N多第一次。

登山是为了一份好心情,我从来不自虐,所以,除了祥瑞的活动,我几乎没报过别人的队,对于绿野上一些号称“跑山族、暴走族”一类的领队,我向来退而避之三舍。之前走过东灵、北灵、西灵,唯差南灵,所以看到燕小六的南灵活动有些心动,在阿杜的支持下就报了。阿杜说:“你报燕小六的队,多跟一个领队,以后可以多走一些路线。”并叮嘱我紧跟着小六走,安全。


缘起

周五晚到达南宁饭庄,下车前燕小六要找一CFO,他说:“找一女生吧。”于是,听到男生放松的吐气声。不公平,要我,就抓一迟到的为大家服务。小六说:“百合,你做CFO吧。”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别,我不做CFO 。”回答的干脆响亮,不服从领队的工作分配,他也没计较,另找了一个女生。

周六早起,清晨六点一刻,车快到孔涧了,燕小六说要找一收队,他说:“百合,你做收队吧。”本来我已计划好,下车后就走中队,可进可退,可攻可守,他一句话就把我放到了队尾,是拒绝还是答应?想到众目睽睽下,昨天未经大脑就拒绝了一次,这次再不合作,以后不带我玩了,所以,我说:“好吧,我收队。”回答的有几分无奈。同时,小六还安排了一个帅哥“糖炒票子”做我的搭档,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收队不容易

刚下车时,天还没亮,一轮明月高高的挂着,雪地泛着白光,不用头灯也能看清前行的路。我押着4个女生和18个壮如牛犊的大老爷们前进,一个人落在后面。

收队是一件辛苦的活儿,你永远走在最后一个,别人一有啥事儿停下来,你就得在旁边等候。比如:系鞋带的、脱衣服的、喝水的、整理背包的、鞋里进雪要倒雪的,等等。只有对拍照的我是毫不客气,逼着他们前行,在我前五米不许停下来拍照,并再三提醒他们,要拍照,只能走前队或中队,后队严禁拍照。

收队也是一件具有潜危险的活儿,一旦发生意外,前队能下山,后队只能留宿山头。但今天时间很充裕,出发时还不到六点半,再说,燕小六也是资深领队,咱要有信心!

只是,小六啊,我第一次参加你的活动,为什么你就对我情有独钟啊?


雪中行

温度大概是零下十几度吧,很多人因为出汗,蒸气在头发上结冰,有点儿“怒发冲冠”的感觉,燕小六的帽檐前始终挂着一条冰柱。



有队员的水袋冰上了,吸不出水,“键盘”的水袋冻裂了。我冬天不带水袋,就是担心喝不了水,但带的瓶装水也逐渐冻上了,最后喝脉动时感觉像奶昔,后来就再也倒不出来了。

押着队伍迈进深山……





沿着大道缓慢上升,我前面始终是大海和他的外挂菠菜,菠菜的背包不好,肩带老滑到肩下,大海时不时帮他拉回原处,一路多加照顾。看他们走的比较费劲,我说,等会儿队伍汇合了,你们就走到前面去,前队和中队都可以休息,后队不可以休息。大海怪有一阵子也落在队尾,想停下来休息,我和票子逼着他前行,他听从了我的建议,走到前面去了,不知道后来他情况如何,应该还可以吧。但不知道为什么,大海和菠菜就是跟不上大部队。最后一次全部队员在小屋汇合后,他们整理背包,又错过了走在前面的机会。我注定要收着他俩上山了,sigh…


没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脚下,开始急剧的上升。



在一处断崖大家停下来了,这里的雪很厚,大家互相帮助,你拉我拽的上去了,耗了不少时间,我们在后面等了很久,轮到我们上时,雪粒和泥沙混合在一起,已经相当滑了,多亏了键盘带了绳子,他把我们一个个拉了上去。

大海的鞋在这时候暴露出了问题,鞋底太滑不抓地,键盘不得不下去助他一臂之力。



费了好大周折,终于全部上了断崖,前面上去的人早就不见踪影,包括我的收队搭档。


十点半,我在手台里向燕小六报告了我们已全部上了断崖,开始上升。燕小六说,上升到一处系着两条红丝带的位置要往左,为了防止我们走错,他还放了一块“望夫石”在那里。我们走到红丝带位置的时候,果然听到左边高处传到“望夫石”的声音,“鼠标的标”在那里恭候我们多时。


天空像大海一样蓝,远处零星的散落着几名队员在奋力冲顶。




大海的鞋滑,速度缓慢,我每次爬到他前一二十米的位置就坐下来等他,让他爬到我前面一段距离了,再起身追他,到他前面等候,如此反复。键盘一开始还拽着他走,但后来体力有些透支,只能作罢。我当时状态特别好,还给鼠标说,这1.5的强度让咱走成1.0了,倒是挺休闲。那时候,我们上升了还不到一半,也没开始刮风,尽管温度很低,我穿着两件抓绒,戴着滑雪手套,也没感觉冷,不行的话我背包里还装着一件小棉袄(冬天登山,这件小棉袄就一直带着,却几乎没用过)。趁等待的功夫,我把饭吃了,一烧饼加自家妈妈做的四川腊肠,美中不足的是三瓶水全冻上了,一滴水也倒不出来。

大海这会儿体力消耗了很多,感觉乏力,而且距早上吃饭也过了六七个小时了,前队已经到达山顶开饭了。我只给他吃糖,让他喝红牛,就是不许他停下来吃饭,一点儿同情心也没有,最毒妇人心嘛!道理很简单,人是有潜能的,挺一挺,憋着一鼓儿劲也就上去了,要是停下来吃饭,一泄气,再加上血液都到胃里面去了,再想上升就困难咯!是以,我逼着他继续前行。

越往上走,温度越来越低,风也越来越大,我的帽子边沿不够长,能盖住大部分耳朵,但耳垂却暴露在外面,已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我把冲锋帽也戴上,等着大海上来。老半天也没见他踪影,起身一看,他和菠菜正坐在下面休息呢,我立即手台向燕小六汇报,让他留两男生支援。

我大声呼唤他俩上来,二位听到我的声音,就起身继续前行。菠菜走到我跟前时,大海才走了一半,我朝他走下去,让他把背包给我。不出所料,他不同意让我替他背包,而我又坚持要替他背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释当务之急是大家一起上到山脊。后来,他妥协了,让菠菜背他的包,我背菠菜的包,因为菠菜的背包要轻一点儿。其实菠菜那会儿也有些体力不支了,但因为大海走的慢,所以每次菠菜走到前面时,还能坐下来休息休息,喘口气。

以前夏天爬山,我曾较有意识的练过负重,背西瓜上百花山、灵山,否则,还真不敢随便替人背包。说实话,菠菜的包也不轻,而且肩带不好,重量全压在双肩上,上面再压上我的包,死沉死沉的,前面还挂一腰包。我想起大白兔和茶凉来。他俩都是红包,而且大白兔时常替茶凉背包,也是像我这样两包重在一起,大白兔说:“像不像两瓢虫,在造小瓢虫?!”想到这句话,我不禁一乐。

重量一上来,速度马上就下去了,一步一个脚印,追上大海时,已是大口喘气,往地上一坐,背包顶着地,能让肩上的担子轻一点儿。平缓一下心跳,再往上,累了再坐着松一下肩,如此反复,我把1.5强度走成2.0了。就在我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有两男生下来了,一人取走了菠菜肩上的包,“不走不看不想”径直走向我,取走了一个包。肩上的担子一下就松了,顿时感觉身轻如燕,脚步也轻松起来。

下午一点上到山脊,与中队汇合,喝到了热汤,据说是咖啡、奶粉、豆浆、还有面汤的混合物,可想而知,他们当时有多FB。


回头看看刚才上来的大陡坡(右坡),真不容易啊!




稍稍休息了一下,顶风前行,上到石城的玛尼堆,一路狂风大作,把人吹得东倒西歪。山脊的雪很厚,要不是腿卡在雪里,估计人就被风刮下山了。



“三不”一直护着大海,时不时拉他一把。到了玛尼堆,看到下面蚂蚁般的人,除了bigm登西灵去了,燕小六和其他队员全在那儿等我们呢。考虑到部分队员的体力及装备,小六改变了原定路线,改为大牧场下撤,我与南灵擦肩而过。


押着队伍下山:





下山是件幸福的事,雪很厚,燕小六叫了三个体力好的男生在前方趟雪开路,坡度较大的地方,我们就坐着滑雪下去,一点儿也不耗体力。






下山时,三不和天涯行客帮大海和菠菜背包,菠菜因为步履不稳,下山费力,三不就拽着他下去。

大海一直没有机会吃饭,此时已是饥肠辘辘,我陪他吃了点儿东西,所以落在最后。他左一口右一声的叫我“前辈”,逗得我合不拢嘴,敢情我是武林江湖中某内功深厚的师太?


全副武装的师太:



下山大海倒是很快,鞋滑的优势出来了,我们一路追赶上了不少人。四点下了山,又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平路出了村。上车时,时针正好指向五点,历时十一个小时的雪中行划上了句号,我也完成了此次收队的使命。


尾声

谢谢小六对我的额外关照,收队的经历不同寻常,丰富了我爬山的阅历。以后还是心疼一下女生吧。下次走个熟的路线,我做领队,你做收队。:)


PS:本游记照片由多位队员拍摄,特此鸣谢!

山百合发表于2010-07-24 10:22  
分享到 
(756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星空
    下回你发个活动,我给你收队呗,收队我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