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寺庙道观之 法源寺 篇

在今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口东侧,有一座现存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古老寺庙― 法源寺,距今已有1300 余年了。旧时,法源寺是北京著名的内八刹之一。如今,该寺又是北京地区现存比较完整的大型佛寺之一,寺内珍藏的各类文物也极为丰富。

 

法源寺,原名悯忠寺。相传唐贞观十九年(465 年)唐太宗远征高丽,为了悼念和安抚阵亡将士,曾诏令在

当时的幽州镇城内东南隅立寺,但未能实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 年)追感先帝遗愿建成,赐名“悯忠

寺”.唐安史之乱时一度改名顺天寺。天宝十四年(755 年)和至德二年(757 年),安禄山、史思明分别

在寺内东西各建一砖塔,现塔已无存,仅存史思明《 无垢净光塔颂》 的塔铭,这是寺内最早的石刻之一。

唐中和二年(882 年)寺毁于大火,至景福年间重新修建。辽道宗清宁三年( 1057 年)幽州城地震,悯忠寺

再次受灾,随后奉诏修复。辽咸雍六年(1070 年),在寺名前加“大”字,称为大悯忠寺。现在我们所见的

法源寺可能是那时重修的规模。靖康之变,宋钦宗(赵恒)被金兵掳至燕京,曾被拘押于寺内。金大定十三

年(1173 年)这里曾作过策试女真进士的考场。元至元二十六年(1 289 年)宋遗臣谢杭得被囚于此寺。明

正统二年(1437 年)寺僧相落进行修葺,改名崇福寺。清代初年,顺治帝(福临)曾命在这里设立戒坛。雍正十二年(1734 年)寺僧性质再次修建,赐额“法源寺”,并改为律宗庙。乾隆四十三年(1780年)又重

修,二年后竣工,乾隆帝亲自临幸,并赐御书“法海真源”匾额,寓指当时被赐名“法源寺”的含意。至今这匾依然悬挂在大雄宝殿中间梁上。

 

北宋亡国之君徽、钦二帝及后妃侍从等,被金人掳至燕京,一度拘押在该寺内。南宋遗臣谢枯得抗元失败被俘,也被拘押在此,坚贞不屈,绝食至死。忠臣而死于悯忠寺,令人赞叹不已。

 

用“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来形容法源寺是最恰当不过了。法源寺中繁茂多姿的花草树木一向名冠京华,

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游客们也常常慕名前来观赏。法源寺里的花木之冠,是一株元代栽种的白皮松。白皮松

也叫虎皮松,它的外皮每逢冬春脱落,片片落下,好象剥落一样。白皮松皮形奇特,姿态挺拔,是我国特产

的观赏植物之一。法源寺的古白皮松原来有两株,东西分列在寺阁前院。一九一二年,寺里驻兵,不知保护,经常把未熄灭的煤灰倒在树根下,以致西边的一株死去。目前东边的一株生长得非常茂盛,参天直立,树干粗壮,一人无法围袍。

 

寺内藏经阁前有一株银杏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阁前的银杏、海棠绿荫满院,更显得这座古寺幽静清雅。


法源寺里的丁香,驰名遐迩。多年来,别的花种时有盛衰,只有丁香一直长盛不衰。这里的丁香属“华北紫

丁香”.紫丁香原为紫色,白色的是其变种。清朝时期就常有诗人相约聚在这里举行“丁香大会”。这些诗

人们在这里赋诗赏花,情趣高雅。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由徐志摩陪同,前来赏丁

香,观古刹,被后人传为佳话。有着悠久历史的花木,给法源寺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丰富了我国的寺庙文化。

 

法源寺之所以盛名不衰,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寺庙

格局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而在这些建筑中又陈列了丰富的佛教文物供游人观赏。法源寺院内,殿宇巍峨,神像庄严,平面建制采用中轴对称的格局,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悯忠台、净业堂、大悲坛、藏经阁和东西廊庞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建筑均设置在高大的台基上,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一组传统的宗庙建筑。

 

山门面对一座红墙灰瓦的宽阔影壁,门前有大石狮子一对。红色的山门三座,中门上用大理石镌刻着金黄色

的“法源寺”三字。

 

步人山门便是一个长方形封闭式院落,这里松柏薪郁,幽雅静穆。院内东西两侧建有钟、鼓二楼,鼓楼前

有一株文官果树,树姿雄伟,枝干挺拔高达数米,相传至今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了。文冠果又称文官果,

是奇数羽状复叶,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法源寺中这棵长得如此高大,甚为奇特,清代诗画家罗聘,别号

称“花之寺僧”,曾为该树赋诗一首,并留刻石上。诗云:
首夏入香刹,奇花仔细看。
僧原期得果,花亦爱名‘官,。
朵朵细丝贯,茎茎碎玉攒。
拆来堪着句,归向胆瓶安。

 

院落北端是天王殿,殿前列置铜狮一对和铁炉一只,皆清雍正时铸造。殿内中央供奉明铜铸弥勒佛像,笑面

迎人。左右两壁原有泥塑四大天王彩色坐像,今改为四尊明代铜制天王站像,均高1.2 米,是从原大石桥胡

同内拈花寺移来的。明铜铸护法韦驮坐像坐于弥勒背后,它是佛教的护法神,双手合掌。肃穆庄严,给人以

神圣不可侵犯之感。

 

天王殿前东侧还立有三块元碑,对干了解和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

 

穿过天王殿即大雄宝殿,它是法源寺重要建筑,坐落在一个宽敞的凸字形高台上。台下东西两侧立有明、清

时期的石碑,碑记是研究寺庙历史的重要资料。通向大雄宝殿的甫路中间放置着大明嘉靖三年(1757 年)铸造的铁炉一个。高大的台基上建有面阔5 间,进深3间,歇山顶,盖以青灰色筒瓦、吻兽的大雄宝殿,雕梁画栋,精美华丽。大雄宝殿内高悬清乾隆帝御书“法海真源”匾额,殿内正面供奉明代木胎贴金罩漆的毗卢遮

那佛,左右两侧站立文殊和普贤菩萨,俗称“华严三圣” ,是明代极其珍贵的造像精品(此佛像系国家从故宫博物院调拨而来,此殿原塑像毁于文革)。两厢陈列十八罗汉。左右摆放钟、鼓各一,乃明嘉靖内宫监所造。大殿西南两柱础,作覆盆式,雕刻卷叶莲瓣花纹,具有唐代风格,似是辽代遗物。

 

悯忠台亦称观音阁,在大雄宝殿后。院正中放置一个高大的青石刻花焚香炉,为清乾隆时造,造型别致,花纹精美,乃属罕见。悯忠台建在一个四周护以砖墙的台基上,最初三层巨阁,为唐景福二年(893 年)唐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在重修悯忠寺时加盖的,供奉观音。辽天禄四年(950年)阁毁,至应历五年(955 年)又在原址重修,只是矮了一层,后人简称悯忠台。我们现在所看的悯忠台建制,可能是明代中叶所修。这里保存有该寺历代原藏石刻、经幢等,如唐代永徽元年“毛藏妹等造像”等。其中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张不矜撰、苏之灵书《 无垢净光宝塔颂》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 年)《 唐悯忠寺重藏舍利记》 、辽应历七年(957 年)( (承进、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 ,辽重熙十二年( 1043 年)《 佛顶心观世音陀罗尼幢》 ,辽大安十年( 1094 年)《 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记》 及金大定十八年(1178 年)《 礼部令史题名记》 等。另外,山墙外壁上还嵌有清翁方纲复制的唐《 云魔将军碑》 残柱础、《 法源八咏》 、《 心经》 以及最近一次重修时从地下新出土的唐永徽元年石雕佛像等,都是研究寺史的重要资料。唐至德二年史思明的“无垢净光宝塔颂”碑,是北京市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唐碑。

 

毗卢殿原名净业堂,净业堂前廊两侧放置着明万历年间童子拜观音画像刻石及达摩始祖渡江图刻石,是从南

横街圣安寺迁来的。殿中原供奉有唐僧玄类法师头顶骨,1949年被盗去。现供奉有高大的明代铜铸毗卢佛五

方佛巨像。这座造像的形制非常少见,造像通体铜制,共分三层铸造,通高近5 米,下层为千佛莲花宝座,每一莲瓣上雕一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分别面向东、南、西、北,顶上是毗卢遮那佛。毗卢佛乃《 华严经》中所说是莲华藏世界的教主。其所坐莲坐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迩牟尼佛。每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这座铜像安置干石须弥座土,四面雕刻有力士龙云的像,古朴庄严与铜像相得益彰。铜像三层高4.58 米,石座高1.07 米,通高5.65 米。整座造像造形奇特,做工精美,颇为游人注目。该像系由西四报子胡同内圣柞隆长寺移来,是一尊极为少见的珍品,显示出我国古代高超的冶炼技术。

 

殿前院从悯忠台至净业堂中间的甫路上放一巨大的青石钵,双层石座,周身雕刻海水云龙、八宝等花纹,镂刻精致,是北海公园团城玉瓮亭中“读山大玉海“的底座,为清代制品,原存于南长街真武庙内,1979 年迁移

至此。

 

东配殿(斋堂)曾辟为“云居寺石经拓片陈列室”,藏有云居寺全部石经拓片。西配殿(禅堂,法堂)内供奉

一较小的毗卢佛,为佛学院学员坐禅道场。

 

净业堂后又有一处较小的殿堂― 大悲坛。大悲坛,原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塑像。后曾辟为“历代佛经版本

展室”,展览法源寺收藏的历代版本经书,阵列着唐人写经、五代人写经、宋版开宝藏、思溪藏、绩砂藏、

元代普宁藏、明代南藏、北藏、嘉兴藏、世存唯一残本武林藏和清代龙藏。另外还展出贝叶经、西夏文经、

回骼文经、傣文经、藏文经、蒙文经等少数民族文字的一些善本经书,以及各国赠送的经像文物。现已恢复

旧观,共供奉形态各异铜铸、木雕观音像七尊,为元、明、清三代制造,其中铜制自在观音像原在护国寺中

供奉。供桌上排列有三件清乾隆时造铜制珐琅宝塔,原是故宫博物院藏展品,三座珐琅塔,高2.4米,都是乾

隆三十年制造,是大内内务府造办处的珍品。殿中高悬有清康熙皇帝为当时法源寺住持授玺和尚所御书“存

城”匾额。据清雍正十二年《 御制法源寺碑文》 记载:“圣祖仁皇帝(康熙)赐御书匾额日‘觉路津梁’

日‘存城’。”现仅有“存城”巨匾悬挂在该殿正中梁上。堂的后檐下一间抱厦与前殿结成一体,称“庄严

亭”, 由此可通后殿藏经阁。

 

大悲坛院内的东配殿是善本藏书室,内有宋版、元版、明版、清版等各朝代善本经书1300 余卷,还有唐人手写经文20 件。

 

藏经阁在最后一进院落的北端,分上下两层,均面阔5 间、进深3 间。东、西两侧建有小楼,扶廊把小楼和藏经阁连为一体。阁前古老的银杏、海棠绿阴满院,更显得这座古庙幽静清逸。藏经阁楼下是“历代佛造像展

室”,阁中正面供奉一尊长达7 . 4 米的巨大木胎罩金卧佛,神态安详,作睡卧状,双腿伸直,左臂平放腿上,右臂弯曲托头,枕于吉祥兽。这是1979 年重修法源寺后,从北京崇文门外东卧佛寺移置来的,是北京市现存明代术雕中最大的一尊。东西两侧陈列着北京房山县北郑塔村出土的五代长兴年间( 930 年)陶幢和陶塔。四周陈列着历代佛、菩萨造像。有东汉陶座、东吴魂瓶、北魏石雕弥勒下生像、北齐造像、隋代伎乐夭石雕像、唐代石雕造像、五代后唐同光二年铁菩萨像、采代庆历七年木雕罗汉像、辽代木雕佛像、金代木雕佛像飞元代青铜观音像、明代术雕伏虎罗汉及琉璃佛像和法华三彩瓷观音菩萨像,还有干手干眼观音像,最后是清代顺治脱沙菩萨像和铜铸十八罗汉像。这个展厅将各个朝代,各种类型的佛教人物造像汇集于一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佛教文物。楼阁上层供奉着明代木胎干漆雕塑的三世佛及明、清两代所刻的藏经。1980 年鉴真大师塑像从日本回国巡展时曾于此陈列。


藏经阁楼上供奉着明代木胎干漆雕塑的三世佛像,周围的经柜藏有明代南藏、北藏、嘉兴藏和清代龙藏等经书。东,西各有一座方丈院,西院原为法尊法师住所,当时任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是著名的中国佛教五老之一(中国佛教五老:法尊,明真,正果,观空,巨赞),他们为中国的佛教发展和继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东方丈院是历任法源寺方丈的住所。西方丈院楼上珍藏有藏文甘珠经、丹珠经和房山云居寺石经全部拓片。楼下辟为“房山石刻展室”,陈列有关图片、重要题记、碑刻及研究房山石经的论述文章。法尊老法师圆寂后,此院一直关闭。

 

1949年后,政府为维护信仰自由,保护宗教合法权益,于1956 年在这里设立了中国佛学院,在“文革”中法源

寺破坏严重,全寺文物除石刻外,毁坏殆尽,几成废墟。落实宗教政策后,1979 年,法源寺被列为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国家拨款大修,恢复了往日的庄严,并成立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收集散落于各处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佛教文物和造像,修复后陈列于寺中各殿。这不仅挽救了大量濒于消失的珍贵文物,而且还使法源寺成为首都文物荟萃之地及佛教艺术的展览中心。

 

法源寺这座闻名干世的千年古刹,历经无数劫难,更加庄严整肃。多年来她吸引着无数的游人,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各国的佛教代表团和旅游团都经常到这里进香参观,他们无不被该寺独有的魅力所感染。

 

今日编撰文稿,过几日附上相关照片.

博雅散人发表于2010-07-10 23:23  
分享到 
(5783次阅读/19个评论/0人赞过)
    蒙泰恩
    曾在法源寺认识一位“能行”师傅。当时去寺里闲逛,一座殿中设一小塔,我在左顾右盼,一位老师傅过来说,“你看看,塔中有一座佛哪~~”,我左看右看,只看见塔的第一层镶着一块玻璃,忽然,一拍脑门,呵呵,明白了老师父的话,老师父看俺“朽木可雕”,就叫上俺到他的寮房小叙片刻,可惜,于佛缘毕竟不深,后来不甚了了~~呲牙

      我知道能行师傅,一直在看殿,不少俗家人拜他做师傅,人缘不错.

       

      入佛道,要有缘分.大概是由理入,或由行入.通俗的说就是学佛的学问,或学佛的品行.

       

      受过逻辑实证主义训练的人很难接受佛学,例如讲解心经中一句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逻辑实证主义会说,这是狡辩,好比说你说张三死了,又说没有死,到底死了没有呢? 西方科学主义者很少接受佛学,也是有原因的.

       

      唐僧花了很多力气和时间取经,他传得是纯粹的印度大乘佛学唯实法相宗一脉,传了两代就自生自灭了,禅宗结合中国六朝玄学,被广泛接受,六祖又简化了成佛过程,不用累世修行,顿悟就可,更符合中国人追求的境界-内圣外王.

       

      大唐国力昌盛,人们的自信心强,禅学流行,而且是狂禅,很多人打破藩篱,自成一统.宋以后,国力渐衰,百丈立清规,没有源头活水,这禅也就没有了味道,走到头了.

      以后,净土流行,讲的是 常颂阿弥陀佛号,也能往生极乐,就更简单了.

       

      现在寺庙又开始热闹起来,睁开眼看,不过是一出戏而已:

      春风得意靠自己,山穷水尽靠上帝(佛,菩萨).

      即使是净土,还需要你念诵个多少遍才能达到什么目的,而现在有些寺院竟是一炷香了就能达到什么目的,快速的不行,离“佛”的本意真是谬以千里~~

      很不喜欢被僧道众圣强迫着进香,这种时候,往往言到“我是信啥啥啥的,不能瞎拜的”来为自己解脱~~

       

      《姜太公祠中遇小道士强索功德金,祠中有太公衣冠冢。》07/8/01

      丘土空余草树遮,

      新碣字浅去年勒。

      素衣小道南音重,

      命向炉前付功德。

       

      但是喜欢弘一法师。

       

      《西泠夜色中访李叔同故迹未得》

      题壁崖石尚在无?

      莫向红尘论僧俗。

      夜色难得寻旧迹,

      可堪云月浸西湖。

       

      得意

    蒙泰恩
    学习~~呲牙抱拳

      抱拳 谢谢来访!

       

      你与一直走老师的"轻车一日走三陉"很不错,如果能办成一个自然文化两日游行程就好了.

       

      太行八陉北段的三条陉道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距离北京很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涵很高,可以作为一个好的线路推介给大家.

       

      太行八陉无论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来讲都是个很好的话题.

       

      蔚县是汾渭堑谷北端地质构造下的一个小盆地.

       

      空中草原也是地质奇观,在地形地貌研究领域称为"甸子梁面"(甸子梁夷平面).甸子梁夷平面与大五的北台夷平面,是华北地区的标准夷平面.

       

      中国华北山地保存着三级山地夷平面。 自上而下:中生代末至古新世的北台期山顶准平原(简称北台面),渐新世的甸子梁期宽谷—山腰面(简称甸子梁面)和上新世的唐县期宽谷—山麓面(简称唐县面)。三级夷平面之间均为斜坡接触。其中,北台面分布在高山的顶部,以小面积的塬状面残留,向中、低山逐渐变为梁状面、峁状面、甚至是蚀余山。甸子梁面分布在中山的顶部,以较大的塬状面保留。向高山逐渐变为宽谷面嵌入在北台面下;向低山逐渐变为梁状面、峁状面、甚至是蚀余山。唐县面分布在低山的顶部,为大面积保留的缓起伏的波状面。向中山逐渐变成宽谷面嵌入在甸子梁面下:向丘陵逐渐被切割成梁状面、峁状面、甚至是蚀余山,最后被埋藏在洪积—冲积平原之下。

      是呀,那一次是纯试探性的行走。在那之前,对飞狐陉毕竟不甚了了,看网上资料也是云里雾里不确切,没想到这条路轻轻松松的就走通了,看网上总说有一段土路不好走,攻略上竟提到要绕行东边那条国道,其实,这条所谓的土道本是柏油路,只不过是因地基或大车碾压而导致路面损毁,只要有一点技术就完全没问题的。

      如计划成两日文化游,蔚县的旅游项目也很精彩的,那次去,顺路的代王城本是计划中的呢~~呲牙握手

      当时和老师都带了宿营设备,本准备两日行程哪~~呵呵~~

      如果这个二日文化游的计划能成行,影响将会很深远.

       

      这条道路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文化含量很高. 很值得推广.

       

      有机会你组织各自驾游的活动,走一下这条路.

       

      博雅兄有兴趣组队吗?一直走老师以后会考虑组队,我个人喜欢独往独来,但若有需要,定当协助~~呲牙

      很有兴趣,我的个人兴趣爱好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太行八陉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研究,另外对汾渭堑谷地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也是我的兴趣.

       

      希望有机会向你请教这条道路的相关情况.握手

      握手

      这月底或下月初,再和老师走一趟元三都之旅,也是人文民俗之行。

      人文、民俗,另有一番诱惑~~

      http://www.517huwai.com/blog/10164

       

      自然之外,更喜欢人文的东西

      我看了你的行程,很好的历史人文之旅.

       

      元大都-野狐岭-元中都-金昌州九连城-元上都遗址-多伦汇宗寺-正兰旗.

       

      去年七月到锡林郭勒盟开国际学术会,到过上述你的行程中的一些地方,在元上都参观,当年的考古发掘主持人魏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年发掘和修复工程的一些情况.日本友人白石典之先生是国际上研究北元问题的权威,也是目前研究成吉思汗陵墓走的最近的人,也给我们讲了一些他的见解.很受益.

      克什克腾和多伦有两个项目在做,这条路,近两个月我跑了不下十来次啦~~,所以,忽然想到,作为一条路线介绍出去也不错~~
      呵呵,也该称呼你老师的~~呲牙

      我就是一个散人.只是爱好读书,以前做科研开会爱发言,结果把人搞得下不了台,自己事后也后悔,何必呢,生活中毕竟常见面,人家要靠这养家糊口吃饭呢,现在明白了.就与那个圈子保持距离了.我觉得这样最好.

       

      我喜欢与爱好相近的交友,谈天说地,交流心得.

      提一点建议,元大都-野狐岭-元中都-金昌州九连城-元上都遗址-多伦汇宗寺-正兰旗之行,请关注一下,这些地方的"城墙"遗迹.

       

      元代都城的城墙肯定是受南面的汉人建筑城墙形式的影响的,在元上都遗址有一段修复的城墙,我看到有"马面"的建筑形式,这是中原地带城墙常见的形式.

       

      元大都遗址,是土城墙,每年防雨要靠采集大量的芦苇来遮挡,自然的冲蚀很厉害,很难说准这个土城墙的高度,但是从现存的高度看,要比元上都遗址城墙高度大.元上都遗址的城墙是用岩石块有规则的垒筑的,高度不大.

       

      两地城墙的高度差异,我猜测是两地的作战形式差异造成的.

      元大都深处内地,大都是以步兵作战,城墙高大且有"马面"防御结构也是为防步兵攀爬破城.

      元上都地处草原,以骑兵作战为主,城墙的高度不需要很高,能阻滞骑兵集群冲击就可.

    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