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狮子坐落在沧州市东南20公里沧州旧城开元寺前,东关村西0.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的铸铁艺术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1957年由主管部门予以补项补趾,并修池建亭,周围还设有铁栏,建亭后由于铁狮见不到阳光,氧化较快,于1972年将亭拆除。1984年11月铁狮子移位到其身后两米高的水泥台座上,气势更加雄伟。
铁狮子系用泥范明浇法,共有500余块范块拼铸而成。铁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7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体重约50吨。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背负文殊菩萨莲座,姿态雄伟生动,仿佛昂首怒吼,巨吻大张,作奔走之状。是我国早期最大的铸铁艺术珍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铁狮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三个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铁狮腹腔内满铸有《金刚经》文。然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灭不全。在铁狮子右项及牙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铸造”字样,可以断定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掌握这样精巧的塑造艺术。